一种面向新型配电系统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510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7387.3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新型配电系统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涉及配电系统建模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多元组和邻接矩阵的形式对物理层、信息层和耦合层进行矩阵化建模,提出了基于混成计算的统一矩阵化建模计算方法;针对不同的通信场景,研究各种场景下模型的通信效果;基于构建的配电系统的物理层、通信网络的信息层及耦合网络的耦合层模型和数据通信,提取同维邻接矩阵中的延时类和概率类关键数据,建立统一化模型,实现了新型配电系统电力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建模。本发明有效改善了非理想通信工况下新型配电系统中各层级之间的交互效果,提高了新型配电系统电力信息物理耦合模型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基于LSTM预测校正的储能多时间尺度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674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75264.1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一种基于LSTM预测校正的储能多时间尺度优化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电网储能控制技术领域,解决如何降低净负荷曲线的峰谷差和波动性,减轻系统调峰压力同时提高储能经济收益问题;采用LSTM对风电和负荷数据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净负荷数据;基于预测净负荷曲线构建预测规划模型,以调峰效果为目标,考虑储能容量和充放电功率的限制规划充、放电电量,再根据规划充放电量之间的差值建立兼顾净负荷标准差和储能运行收益的目标函数,满足系统和储能的相关约束下规划储能在剩余未动作时段的出力;根据预测规划模型中的剩余电量和储能实际运行时的剩余电量之间的差值对填谷削峰功率线进行在线校正,优化储能实际出力功率和SOC,提高调峰效果和经济收益。

    面向配电网络分布式协同控制的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112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75309.5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一种面向配电网络分布式协同控制的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涉及配电网络分布式协同控制技术领域,解决如何通过信息物理系统架构实现配电网络中的分布式通信控制,以改善非理想通信工况下分布式协同控制效果的问题;采用多元组和邻接矩阵的形式,构建信息物理系统架构下的配电网络的物理层、代理网络的信息层及耦合网络的耦合层模型;选取电力数据和信息指令作为耦合层模型的数据通信,采用混成计算法提取耦合层模型中的通信时延分量;基于构建的配电网络的物理层、代理网络的信息层及耦合网络的耦合层模型和数据通信,建立成本增量模型;采用分布式控制进行主次代理节点的控制变量处理,实现配电网络间的协调和配电网络内的趋同功能。

    一种传输距离自适应且可重构接收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0975603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811637970.7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距离自适应且可重构接收线圈,在接收线圈的内侧或外侧对称设置若干螺线管结构的附加线圈,每个附加线圈以开关控制正反接的形式与接收线圈相连,当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传输距离发生变化时,控制投切进接收线圈的附加线圈个数,保持接收线圈磁通不变。本发明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传输距离发生变化时,对接收线圈的磁通进行削弱或补偿,维持收发线圈互感的恒定,从而保证了系统传输功率的恒定。

    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变桨控制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929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099978.3

    申请日:2020-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变桨控制器设计方法,当风机参与电力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时,除风速外,电网的功率指令也会影响风机的运行稳定性,针对传统变桨策略无法应对这两种运行工况的复杂变化而可能出现转速振荡的问题,该方法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多运行工况的变桨控制器,充分考虑了不同运行工况对桨距角调节气动功率灵敏度的影响,能够根据运行工况的变化快速调整桨距角的调节速率。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均具备较优的转速调节性能,有效提高了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