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飞机大部件点云语义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93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354429.5

    申请日:2022-04-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飞机大部件点云语义分割方法,包括:获取大型飞机的整机实测点云数据,进行k近邻图建模,得到k近邻图;构建金字塔动态图卷积网络,通过k近邻图对金字塔动态图卷积网络中的每一个游走核卷积模块进行多尺度的二阶随机游走采样,结合高斯混合模型进行Fisher向量编码,得到多尺度图的统一特征编码表示;将实测点云数据输入金字塔动态图卷积网络中,进行多尺度点云特征提取,依次将高尺度点云特征插回低尺度点云特征中,再进行点云特征转换,将点云特征转换为飞机大部件语义分割结果。本发明方法实现了精准大规模点云语义分割。

    一种飞机进气道曲面过渡生成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373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61804.3

    申请日:2022-08-31

    IPC分类号: G05B19/409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进气道曲面过渡生成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自定义B样条形式的进气道关键截线和进气道关键截线的控制点和节点;关键截线包括进口截线、中间截线和出口截线;对进气道关键截线进行C2光滑约束,得到进气道关键截线的控制点位置;根据进气道关键截线的控制点位置构建进气道曲面拉普拉斯方程;根据进气道曲面拉普拉斯方程计算关键界限控制点位置;根据关键界限控制点位置对进气道曲面进行拟合过渡。本发明只需要提供关键界限控制点信息,即可得到过渡曲面;避免转换为UG软件规定的阵列点格式,直接将关键界限控制点信息导入UG软件,根据离散的控制点生成三维曲面;对管道的走向、每个截面的面积和管道宽度进行精确控制。

    基于点、体素特征表示的工业场景3D点云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306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32332.6

    申请日:2022-06-07

    摘要: 基于点、体素特征表示的工业场景3D点云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基于“点+体素”的点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融合技术,得到密集、均匀的高分辨率点云模型,利用体素的3D特征提取粗精度邻域信息,结合高精度点特征生成器提取的点特征进行补充;通过点云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进行点云法向量估算,由粗到细、逐步求精生成适用于高效的三维深度学习的3D点云模型,增强点云特征;探索融合法向量等多特征的3D点云对抗网络构建方法,进一步优化3D点云特征。设计点精度、点密度、法向量准确度等的损失函数,引导3D点云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修正。本申请处理三维数据存在噪声及缺失,进行增强完善,从低质量三维数据中快速重构高精度点云模型。

    一种大型飞机大部件点云语义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93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54429.5

    申请日:2022-04-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飞机大部件点云语义分割方法,包括:获取大型飞机的整机实测点云数据,进行k近邻图建模,得到k近邻图;构建金字塔动态图卷积网络,通过k近邻图对金字塔动态图卷积网络中的每一个游走核卷积模块进行多尺度的二阶随机游走采样,结合高斯混合模型进行Fisher向量编码,得到多尺度图的统一特征编码表示;将实测点云数据输入金字塔动态图卷积网络中,进行多尺度点云特征提取,依次将高尺度点云特征插回低尺度点云特征中,再进行点云特征转换,将点云特征转换为飞机大部件语义分割结果。本发明方法实现了精准大规模点云语义分割。

    基于点、体素特征表示的工业场景3D点云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306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632332.6

    申请日:2022-06-07

    摘要: 基于点、体素特征表示的工业场景3D点云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基于“点+体素”的点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融合技术,得到密集、均匀的高分辨率点云模型,利用体素的3D特征提取粗精度邻域信息,结合高精度点特征生成器提取的点特征进行补充;通过点云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进行点云法向量估算,由粗到细、逐步求精生成适用于高效的三维深度学习的3D点云模型,增强点云特征;探索融合法向量等多特征的3D点云对抗网络构建方法,进一步优化3D点云特征。设计点精度、点密度、法向量准确度等的损失函数,引导3D点云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修正。本申请处理三维数据存在噪声及缺失,进行增强完善,从低质量三维数据中快速重构高精度点云模型。

    一种应用于卫星太阳翼的空间展开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8393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0541802.1

    申请日:2018-05-30

    IPC分类号: B64G1/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卫星太阳翼的空间展开机构,该机构主要包括第二杆组、第三杆组、实现光能吸收的复合材料薄膜、同步展开装置以及驱动机构,其中,第二杆组杆件端部通过中心铰链依次连接,第三杆组通过自锁铰链与第二杆组连接;同步展开装置使第二杆组同步展开,同时限制展开角度;第三杆组最外侧的杆件上装有电机作为驱动,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杆组外侧的杆件上,另一端与机构另一侧的电机相连接,第二杆组和第三杆组上分别装配有滑轮和环形凹槽,钢丝绳绕过滑轮和环形凹槽,电机转动,通过钢丝绳传递拉力实现整个机构的展开。本发明的结构简单、紧凑、可靠,可实现航天器卫星太阳翼的展开,具有高功质比、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飞机进气道曲面过渡生成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3730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061804.3

    申请日:2022-08-31

    IPC分类号: G05B19/409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进气道曲面过渡生成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自定义B样条形式的进气道关键截线和进气道关键截线的控制点和节点;关键截线包括进口截线、中间截线和出口截线;对进气道关键截线进行C2光滑约束,得到进气道关键截线的控制点位置;根据进气道关键截线的控制点位置构建进气道曲面拉普拉斯方程;根据进气道曲面拉普拉斯方程计算关键界限控制点位置;根据关键界限控制点位置对进气道曲面进行拟合过渡。本发明只需要提供关键界限控制点信息,即可得到过渡曲面;避免转换为UG软件规定的阵列点格式,直接将关键界限控制点信息导入UG软件,根据离散的控制点生成三维曲面;对管道的走向、每个截面的面积和管道宽度进行精确控制。

    一种微小型仿生扑翼机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3441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54006.4

    申请日:2020-04-29

    IPC分类号: B64C33/02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小型仿生扑翼机构,涉及仿生扑翼设计技术,能够兼顾轻量化和输出升力。本发明包括:包括传动齿轮、电机、连杆、摇杆,以及固定电机和传动机构的固定架;空心杯电机安装在固定架上,电机轴上安装的小齿轮与传动机构的大齿轮啮合,每个大齿轮上铰接一根连杆,每根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一根摇杆;这样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实现的扑翼不但能满足扑翼飞行器较高的频率要求,而且能产生足够的竖直方向的升力。本发明适用于轻量化扑翼飞行器。

    一种基于长足大竹象后翅折展机理的折叠翼

    公开(公告)号:CN11164585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354307.7

    申请日:2020-04-29

    IPC分类号: B64C33/02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长足大竹象后翅折展机理的折叠翼,涉及两栖移动平台设计领域,能够携带方便,拆卸灵活,同时便于在复杂的环境下隐藏。本发明包括:由固定杆、主翅脉杆、铰链、固定销组成,其靠近翅根附近的两根主翅脉杆通过铰链连接,靠近翅尖附近的三根主翅脉杆在一点处连接并通过固定销与前一级主翅脉杆相连。在固定杆的一端沿着轴向施加一定载荷即可实现主翅脉杆的运动,进而实现仿生翼的折展运动。本发明基于仿生学原理,在前期对长足大竹象后翅折展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模仿后翅的折叠形式设计出一种仿生翼。本发明适用于两栖移动平台设计领域。

    一种基于长足大竹象后翅折展机理的折叠翼

    公开(公告)号:CN11164585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54307.7

    申请日:2020-04-29

    IPC分类号: B64C33/02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长足大竹象后翅折展机理的折叠翼,涉及两栖移动平台设计领域,能够携带方便,拆卸灵活,同时便于在复杂的环境下隐藏。本发明包括:由固定杆、主翅脉杆、铰链、固定销组成,其靠近翅根附近的两根主翅脉杆通过铰链连接,靠近翅尖附近的三根主翅脉杆在一点处连接并通过固定销与前一级主翅脉杆相连。在固定杆的一端沿着轴向施加一定载荷即可实现主翅脉杆的运动,进而实现仿生翼的折展运动。本发明基于仿生学原理,在前期对长足大竹象后翅折展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模仿后翅的折叠形式设计出一种仿生翼。本发明适用于两栖移动平台设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