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2651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0475459.2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统计电动汽车单位里程耗电量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基础属性、用户驾驶习惯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法从影响因素中筛选出电动汽车单位里程耗电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主要影响因素输入至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对应的电动汽车单位里程耗电量;根据电动汽车日行驶里程以及起始充电时刻的概率分布,利用蒙特卡洛抽样并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曲线。本申请通过筛选主要影响因素,自动学习主要因素对耗电情况的影响模式,实现电动汽车负荷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46806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09056.1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终端的烧录及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响应于烧录及测试指令,将系统软件下载至充电控制终端,并将系统软件烧录至预设的分区中;将测试软件下载至充电控制终端,并向充电控制终端发送启动测试软件的指令;读取测试项配置文件,得到至少一个测试项,以及向充电控制终端发送各个测试项的测试指令;接收测试软件的响应消息,并根据响应消息获取测试结果;其中,所述响应消息包括:充电控制终端执行各个测试项的测试指令时所得到的测试结果。本申请烧录及测试的整个过程不涉及过多的人工操作,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减轻了对人员的技术素养的要求,并减轻了人员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32688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707813.4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双层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规划配电网对应的第一负荷曲线和电动汽车信息;根据所述电动汽车信息,模拟各电动汽车对应的充电负荷曲线;叠加所述第一负荷曲线和所述充电负荷曲线,得到第二负荷曲线;基于所述第二负荷曲线,根据机会约束方法构建用于配电网规划的双层优化模型;求解所述双层优化模型,得到所述待规划配电网的规划结果。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网规划方法无法基于电动汽车负荷对配电网进行规划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46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25515.0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EV聚合商参与的需求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S1:计算用户平均收益比;S2:计算EV聚合商平均盈利增比;S3:计算电网公司收益比;S4:根据所述用户平均收益比、所述EV聚合商平均盈利增比、所述电网公司收益比以及预设的权重系数计算需求综合响应目标;S5:以所述需求综合响应目标最大为目的,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电网公司的最优激励电价以及每一个EV聚合商的最优申报比和最优基准补偿电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EV聚合商参与的需求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自动调整电网公司的最优激励电价以及每一个EV聚合商的最优申报比和最优基准补偿电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63983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02413.0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立项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科技项目立项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价模型;根据层次分析法获取所述立项评价模型包括的每一个分析系统的第一权重值;获取科技项目的立项数据;根据所述立项数据提取出每一个分析系统对应的待分析数据;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对应的分析系统,以获取每一个分析系统的评分结果;根据每一个分析系统对应的第一权重值和评分结果获取所述立项评价模型的评分结果;根据所述立项评价模型的评分结果获取所述科技项目的评价报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科技项目立项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科技项目在立项时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59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1318121.2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10/0635 , H02J3/00 , H02J3/24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有序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建立电网公司、充电站运营商和电动汽车用户参与有序充电的决策优化模型,以电网公司、充电站运营商和电动汽车用户的净收益比之和最大为目标函数;计算电动汽车用户在考虑时段电价差后的充电时段转移概率,以计算充电站运营商的充电负荷转移概率;根据所述充电站运营商的充电负荷转移概率,调整电网公司对充电站运营商的补贴策略;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所述决策优化模型,确定充电站运营商的最优电价决策。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控制装置,实施本发明,能有效考虑电网公司、充电站运营商和电动汽车用户参与有序充电的决策行为特性及其相互影响,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和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4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79082.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量绝缘界面击穿强度的实验装置及系统,该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框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用于向待测的实验样本施加压力的施压机构;支撑框架设有空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在空腔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施压机构可移动地连接在支撑框架上;在测量实验样本时,第一电极用于与高压电源连接,第一电极的端面抵靠在实验样本的左侧表面;第二电极用于接地,第二电极的端面抵靠在实验样本的右侧表面;施压机构抵压在实验样本上。该实验装置及系统可实现在不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附件握力以及不同界面涂覆料等多应力条件下对绝缘界面击穿强度的测量,具有良好的测量效果;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62651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75459.2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统计电动汽车单位里程耗电量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基础属性、用户驾驶习惯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法从影响因素中筛选出电动汽车单位里程耗电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主要影响因素输入至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对应的电动汽车单位里程耗电量;根据电动汽车日行驶里程以及起始充电时刻的概率分布,利用蒙特卡洛抽样并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曲线。本申请通过筛选主要影响因素,自动学习主要因素对耗电情况的影响模式,实现电动汽车负荷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239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87457.2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双层协同调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基于充电站与调度中心的分布式协同调度架构,将车辆充电方案的调度任务配置在充电站,由下层调度模型进行车辆充电方案调度优化求解,再由配置在配电网调度终端的上层调度模型,基于下层调度模型得出的车辆充电方案调度结果进行调度优化求解,以得到该充电站的充电总功率调度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采取的集中式优化调度方式,需要建立配电网和电动汽车统一调度模型,但电动汽车接入规模较大时,存在计算速度低、求解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3930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75429.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博弈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时间、离开电网时间和日行驶里程的概率分布,建立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模型;考虑负荷三相不平衡度和负荷峰谷差,建立配电网单相用户实时电价机制;根据单相用户实时电价机制以及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模型建立配电网单相用户参与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基于CPLEX的算法求解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动态博弈模型,得到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案。本申请能够提高配电网电能质量和用户消费体验,降低配电网运行损耗和延缓配电网建设投入,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