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口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6145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12396.8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口装置,包括格栅,还包括:调整滑槽,固定在所述格栅上且与所述格栅的长度方向平行;边框,位于所述格栅的两侧宽边处,且连接于所述调整滑槽上,并可在所述调整滑槽上沿所述格栅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发明提供的风口装置中,通过边框在调整滑槽中沿格栅的长度方向移动来调节边框与格栅的宽边之间的间隙L1,以改变风口装置的整体长度尺寸,从而控制了风口装置安装后与间壁之间的间隙L2的均匀性。本发明提供的风口装置具有长度可调节的功能,因此,对于不同的列车内部安装结构,不再需要对风口装置现车研装后划线切割尺寸,从而实现了风口装置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提高了风口装置的安装效率。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暖风机

    公开(公告)号:CN105216814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63054.0

    申请日:2015-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暖风机。该暖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分为加热腔和控制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元件和风机,且所述壳体的前侧面还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风机设置于靠近进风口的位置,在所述壳体的后侧面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加热腔内,所述控制腔内设有用于接线的接线端子排和用于控制暖风机的电气控制装置。将暖风机的加热部分和控制部分分开设置,结构布局合理,有效减小了暖风机的体积,适合安装于座椅下方,减少暖风机对车厢空间的占用及对车厢内部外观的影响,且减少高温对控制腔内线路和电气元件的影响,提高暖风机的安全性。

    一种消音风道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4859674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06259.3

    申请日:2015-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27/0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音风道及轨道车辆,在空调机组的送风口处安装有消音风道,消音风道包括风道体,在所述风道体上设置入风口和排风口,在所述入风口和排风口之间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呈放射状设置的多个导流板及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消音板,所述导流板之间及消音板之间形成气体流路。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风道内气流路径进行了重新设计,通过导流板及消音板的设置有效降低了风道内的气动噪声。而且除导流板和消音板之外还在风道的两侧设置穿孔板进一步降低风道内的气动噪音,有效消除噪音达14dB(A)以上。

    一种轨道车辆用电热装置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455431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98966.4

    申请日:2014-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30/42 B61D27/0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电热装置及轨道车辆,包括罩壳,在所述罩壳内部安装有电热元件,所述罩壳吊挂于座椅的下方,在所述罩壳的顶板内壁设置有一层隔热层,在所述罩壳的四个侧板及底板上均设置有通风口。本发明将电热装置吊挂于座椅下方,结构紧凑,不用占用车内空间,不影响车内的整体美观,而且电热装置的四个侧面及底面均开有通风口,实现从底部进风及从四个侧面出风,使得电热装置的空气对流效果更好,更容易向车内辐射热量,散热效率高,同时,通过设置隔热层,有效避免座椅温度过高,保证乘坐的舒适性。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暖风机

    公开(公告)号:CN205098205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794758.7

    申请日:2015-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暖风机。该暖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分为加热腔和控制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元件和风机,且在所述壳体的前侧面还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风机设置于靠近进风口的位置,在所述壳体的后侧面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加热腔内,所述控制腔内设有用于接线的接线端子排和用于控制暖风机的电气控制装置。将暖风机的加热部分和控制部分分开设置,结构布局合理,有效减小了暖风机的体积,适合安装于座椅下方,减少暖风机对车厢空间的占用及对车厢内部外观的影响,且减少高温对控制腔内线路和电气元件的影响,提高暖风机的安全性。

    一种电加热器以及应用其的列车

    公开(公告)号:CN203753147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20008814.5

    申请日:2014-0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以及应用其的列车,适用于三相三线制,包括:加热器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底板上的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第一电热管组、第二电热管组、第三电热管组。其中,所述第一电热管组的电源引线与所述第一接线盒的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第一接线盒的电源引线与所述第二接线盒相连。所述第二电热管组以及所述第三电热管组的电源引线均与所述第二接线盒相连。所述第二接线盒的接线端子依次与车辆侧的三相电源引入线相连。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适用于三相三线制,满足了列车的采暖需求,且保证三相电压的平衡。

    一种列车客室车厢及其送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110044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20371643.2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车客室车厢的送风系统,包括:主风道,所述主风道位于客室车厢的中顶板的上方,所述主风道的底板上开设有出风口,且所述主风道的底板与所述中顶板之间形成气流缓冲室;设置在所述中顶板上的且连通所述气流缓冲室与客室的通风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列车客室车厢的送风系统,由于气流从客室车厢的车顶中部进入客室,客室车厢中部由于空间较大,利于气流迅速扩散,从而使客室车厢内部的温度场更均匀,并且气流先进入气流缓冲室,再进入客室,减弱了气流的速度,从中部送风,避免了强风直接吹向位于车厢两侧的乘客,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送风系统的列车客室车厢。

    一种风口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66675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848842.3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口装置,包括格栅,还包括:调整滑槽,固定在所述格栅上且与所述格栅的长度方向平行;边框,位于所述格栅的两侧宽边处,且连接于所述调整滑槽上,并可在所述调整滑槽上沿所述格栅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口装置中,通过边框在调整滑槽中沿格栅的长度方向移动来调节边框与格栅的宽边之间的间隙L1,以改变风口装置的整体长度尺寸,从而控制了风口装置安装后与间壁之间的间隙L2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口装置具有长度可调节的功能,因此,对于不同的列车内部安装结构,不再需要对风口装置现车研装后划线切割尺寸,从而实现了风口装置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提高了风口装置的安装效率。

    一种消音风道及轨道车辆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36866U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20383212.2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风道及轨道车辆,在空调机组的送风口处安装有消音风道,消音风道包括风道体,在所述风道体上设置入风口和排风口,在所述入风口和排风口之间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呈放射状设置的多个导流板及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消音板,所述导流板之间及消音板之间形成气体流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风道内气流路径进行了重新设计,通过导流板及消音板的设置有效降低了风道内的气动噪声。而且除导流板和消音板之外还在风道的两侧设置穿孔板进一步降低风道内的气动噪音,有效消除噪音达14dB(A)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