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非线性负荷的电能计量异常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921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47302.X

    申请日:2021-08-18

    Inventor: 唐文斌 张迈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非线性负荷的电能计量异常识别方法,包括:(1):调取用户电能表的电参量;(2):计算实际瞬时总功率;(3):计算实际瞬时总功率与电能表总功率差值;(4):判断差值是否大于参考值,是,至(5);否,计量正常;(5):列出异常用户状态特征系数矩阵;(6):异常因素权重向量矩阵;(7):计算异常因素模糊量化值;(8):调取异常设备因素权重向量矩阵;(9):计算异常设备因素模糊量化值;(10):计算异常设备因素评价系数;(11):评价系数越高,出现故障的几率越大。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非线性负荷的电能计量异常识别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判断出电能计量设备异常位置。

    一种包含非线性负荷的用户供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507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47428.7

    申请日:2021-08-18

    Inventor: 唐文斌 张迈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非线性负荷的用户供电控制方法,包括(1):采集信息;(2):提取t0时信息;(3):计算瞬时总功率;(4):判断瞬时总功率是否大于参考值,是,计时,至(5);否,t0=t0+1,至(2);(5):提取t0+1时信息;(6):计算瞬时总功率;(7):判断瞬时总功率是否大于参考值,是,至(5);否,停止计时,至(8);(8):判断计时时间是否大于参考值,若是,报警显示,至(9);若不是,至(9);(9):计算实际总电量;(10):判断是否大于参考值,是,报警;否,至(11);(11):判断是否继续检测。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非线性负荷的用户供电控制方法,准确计算实际瞬时总功率,更好的限制非线性负荷。

    一种电网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7968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0815437.3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电网设备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电网的无向拓扑图模型;当监测到电网设备发生故障时,在无向拓扑图模型中将与发生故障的电网设备对应的顶点确定为故障顶点;根据故障顶点,对无向拓扑图模型进行故障检测,生成电网的故障分析结果。通过使用图论方法和图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电网设备故障影响范围的自动分析,突破了大规模电网设备故障影响范围分析这项技术难点,提升电网故障影响范围的分析效率,能及时处理电网的故障设备进而对其他在影响范围内的设备进行保护,以防止电网系统进一步出现大规模的停电故障,确保电网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

    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电弧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777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27815.2

    申请日:2019-12-04

    Inventor: 唐文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电弧故障检测方法,包括:(1):采集电流信号;(2):滤波;(3):计算第一个采样周期的电流平均值;(4):将第一个采样周期的电流平均值作为基准值;(5):定义m=2;(6):计算第m个采样周期的电流平均值;(7):计算第m个与第一个采样周期电流平均值的差值;(8):判断差值是否大于差值参考值,若是,进入步骤(9);若不是,m=m+1,返回步骤(6);(9):对电流信号采用db5小波进行小波分解,得到第5层分解细节信号;(10):计算电弧能量值;(11):判断电弧能量值是否大于电弧能量参考值,若是,发生电弧故障;若不是,m=m+1,返回步骤(6)。

    一种带二次锁的储能用线对板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579986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1552934.7

    申请日:2022-12-06

    Inventor: 毛艳芳 唐文斌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二次锁的储能用线对板连接器,包括板端端子,布置于电路板左部顶端的边缘处;固定板,布置于所述板端端子的左侧;线端端子,布置于所述板端端子的左侧;弹性卡扣,布置于所述线端端子的前端;二次锁紧组件,布置于所述板端端子的顶部;其中,所述二次锁紧组件通过螺钉与板端端子的顶部螺纹连接;防护盖,布置于所述板端端子的底部;其中,所述防护盖通过铰链与板端端子的底部转动连接。本发明设置板端端子、固定板、线端端子、弹性卡扣、二次锁紧组件和防护盖,使得本发明避免了因拉拽导线导致连接器损坏的问题,同时还具有快速对接、防脱落和稳定性高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