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1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84634.7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落电池的热阻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单个电池热阻模型;建立电池组角落电池的热阻模型,具体地:基于极耳内热阻和壳体内热阻,以及,极耳与空气之间的换热热阻和壳体与空气之间的换热热阻构建热阻模型;采集检测电池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并计算热阻的参数值,利用参数值及电路模型求解角落电池传热过程。该方法依赖于对电池在不同工作负荷下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和监测,并运用数学模型来计算和描述电池组角落电池的热阻。通过这一方法,可以精确评估电池组角落电池的热阻特性,为电池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有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3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4195.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1R31/36 , G01R31/389 , G01N25/20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热阻值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应用于目标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通过获取目标电池的温度分布参数确定热量传导路径,并基于目标电池的结构参数确定出多个不同的热阻节点,再基于多个热阻节点建立针对目标电池的等效热阻模型,确定出等效热阻模型的等效热阻以及等效热源体。接着,结合热量传递路径以及目标电池的热传导性能参数,确定出目标电池的理论热功耗以及等效热源体的理论温度,最后基于理论热功耗、环境温度以及理论温度得到目标电池的理论热阻值。该电池热阻值确定方法利用模型对目标电池的热阻进行计算和表征,可以较为准确地表征目标电池的热阻特性,为目标电池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17289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89726.X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H01M10/0587 , H01M4/75 , H01M10/0525 , H01M50/107 , H01M50/202 ,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50/289 , H01M50/474 , H01M50/48 , H01M50/531 , H01M50/548 , H01M50/559 , H01M50/586 , H01M50/5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效果的卷绕式锂离子蓄电池,涉及卷绕式锂离子蓄电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锂离子蓄电池内部需要注入电解液,其电解液一般由碳酸酯类溶剂和电解质组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从而使得锂电池在使用时存在安全的问题。所述蓄电池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套管,且第一套管与蓄电池外壳插接连接,所述蓄电池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套管,且第二套管与蓄电池外壳的顶部插接连接,所述蓄电池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卷芯,所述蓄电池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正极端,所述蓄电池外壳的下边面设置有负极端,所述蓄电池外壳上安装有固定套,所述正极端的四周设置有顶部垫片,所述顶部垫片的下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绝缘垫。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1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926191.9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 , H01M50/112 , H01M10/46 , H01M10/42 , H01M50/244 , H01M50/258 , H01M50/202 , H01M50/55 , H01M50/553 , H01M50/502 , H01M5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反复充电大容量组合式动力锂电池及其组合方法,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锂电池整体的电池容量较小,在充电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等待电池充满才能进行再次放电,造成影响锂电池动力供应效率的问题。所述锂电池专用台座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摆放槽,所述底座摆放槽的内部安装有铁质底座,所述铁质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锂电池外壳,所述锂电池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三个电解质槽,三个所述电解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正极板和负极板,两个所述正极板和两个所述负极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正极延伸端板和负极延伸端板,相邻两个所述正极延伸端板和相邻两个所述负极延伸端板的外壁上均安装有套接板。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1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31655.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H01M10/0525 , H01M10/48 , H01M50/204 , H01M50/242 , H01M50/289 , H01M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塑壳动力型锂离子蓄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锂离子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后的安全性无法得以保障的问题。所述塑壳动力型锂离子蓄电池第一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腔体,所述第一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芯体,所述第一芯体外壁的一圈设置有第一高强度隔断挡板,所述第一高强度隔断挡板的内侧设置有镍防腐涂层,且镍防腐涂层与第一高强度隔断挡板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一高强度隔断挡板的外侧设置有压力腔体,所述压力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压力检测传感器,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保护垫片,所述压力腔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高强度隔断挡板。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89876.0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8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采集动力电池实时端电压、电流及初始SOC;建立电池模型,并根据所述电池模型和安时积分法建立模型预测值方程;利用所述端电压与所述模型预测值方程结合EKF算法进行SOC估算,输出SOC;判断所述SOC是否低于10%,若所述SOC低于10%,则切换所述安时积法进行所述SOC估算,若所述SOC不低于10%,则继续利用所述EKF算法进行所述SOC估算。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解决长时间使用安时积分法所造成的累计误差问题,以及EKF算法末端发散的问题,以提高SOC长时间估算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