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7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1457070.X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厦门紫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容量石墨烯/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具体方法为:通过改性的Hummer法制备一定氧化石墨烯溶液,然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按照一定比例与氧化石墨烯、镁粉均匀混合后超声分散,接着通过喷雾干燥机将混合溶液干燥成粉;最后,在一定的氛围中高温还原,并使用稀酸和蒸馏水进行清洗多遍,烘干,研磨成一定细度的粉末。本发明以用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相容性好,反应时间可控,并且硅可以更加有效地被石墨烯包裹,从而提高硅的导电性,同时阻碍充放电过程硅膨胀现象的发生,提高硅负极材料电池的循环性能和电池倍率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57070.X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厦门紫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容量石墨烯/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具体方法为:通过改性的Hummer法制备一定氧化石墨烯溶液,然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按照一定比例与氧化石墨烯、镁粉均匀混合后超声分散,接着通过喷雾干燥机将混合溶液干燥成粉;最后,在一定的氛围中高温还原,并使用稀酸和蒸馏水进行清洗多遍,烘干,研磨成一定细度的粉末。本发明以用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相容性好,反应时间可控,并且硅可以更加有效地被石墨烯包裹,从而提高硅的导电性,同时阻碍充放电过程硅膨胀现象的发生,提高硅负极材料电池的循环性能和电池倍率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1046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371244.0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厦门紫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2/02 , H01M6/50 , H01M10/613 , H01M10/6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92 , H01M6/5038 , H01M10/613 , H01M10/6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石墨烯的高散热电池外壳,该含石墨烯的高散热电池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塑料层,所述第二塑料层的下端依次粘贴有第二单层石墨烯薄膜层和第二石墨烯改性塑料层;所述含石墨烯的高散热电池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石墨烯改性塑料层和第三石墨烯改性塑料层,所述第一石墨烯改性塑料层的内侧一侧粘贴有第一单层石墨烯薄膜层和第一塑料层。该含石墨烯的高散热电池外壳结合单层石墨烯薄膜横向导热以及石墨烯改性塑料辐射散热的优点,可以较快降低电池工作产生的温度,减少因电池温度原因造成的鼓包、电解液分解等问题,极大的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12312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381990.8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厦门紫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锡/掺氮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改进过的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然后对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和含氮源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即可获得一定形状的三维掺氮石墨烯海绵,将这种三维掺氮石墨烯海绵浸泡在二氧化锡反应的前驱体溶液中,再次进行水热反应,最后在惰性气氛中一定温度下煅烧处理,既可得到负载有二氧化锡的三维掺氮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极好的倍率性和优秀的循化性能,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比容量,提高电子和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构建更多的电子和离子传输通道,提高二氧化锡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73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457258.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厦门紫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涂层的电池极耳及其制备方法,基于石墨烯涂层的电池极耳设置有极耳,极耳的上端面喷涂有石墨烯涂层;极耳的前端为使用端,极耳的尾端为焊接端,焊接端的下端插装在电池极片内部;焊接端与极片的接触长度为1mm-30mm,在距离焊接端0.5mm-5mm的区域内分别设置有一排对称的中空圆孔。中空圆孔减小极耳的横截面积,在电流超过安全要求时,极耳融断,起到保护电池作用,避免因为承载电流过大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利用石墨烯的优异导电性,将石墨烯涂层喷涂在极耳金属层上面,石墨烯涂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可以有效降低极耳的阻抗,提高电池极耳的导电性,有利于承载大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207572453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776471.7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厦门紫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极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专用的石墨烯柔性电极片,包括石墨烯层、碳纤维层和碳纤维网布层,所述的石墨烯层涂覆于碳纤维层上,所述的碳纤维层涂覆于碳纤维网布层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电极电阻,提高了功率密度,耐腐蚀,强度高,厚度薄,可弯折,由于石墨烯材料中的电子迁移率非常快,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快,并且电阻率非常小,有助于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镶嵌或脱附,从而使电池的循环充放电速度增大,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充放电过程,石墨烯材料优异的电性能和碳纤维材料高强度相结合发挥协同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207572456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789248.6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厦门紫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极片制造业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容量电池专用的石墨烯电极片结构,设置有导电材料层,所述导电材料层的上下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石墨烯层和第二石墨烯层;所述第二石墨烯层的下表面涂覆有集流体层。该具有高容量电池专用的石墨烯电极片结构使电极电阻降低,提高了功率密度,由于石墨烯材料中的电子迁移率非常快,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快,并且电阻率非常小,有助于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镶嵌或脱附,从而使电池的循环充放电速度增大,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充放电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07572410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776472.1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厦门紫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2/02 , H01M6/50 , H01M10/613 , H01M10/6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石墨烯的高散热电池外壳,该含石墨烯的高散热电池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塑料层,所述第二塑料层的下端依次粘贴有第二单层石墨烯薄膜层和第二石墨烯改性塑料层;所述含石墨烯的高散热电池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石墨烯改性塑料层和第三石墨烯改性塑料层,所述第一石墨烯改性塑料层的内侧一侧粘贴有第一单层石墨烯薄膜层和第一塑料层。该含石墨烯的高散热电池外壳结合单层石墨烯薄膜横向导热以及石墨烯改性塑料辐射散热的优点,可以较快降低电池工作产生的温度,减少因电池温度原因造成的鼓包、电解液分解等问题,极大的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72442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776330.5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厦门紫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容量锂电池石墨烯改性隔膜结构,设置有上石墨烯改性聚烯烃微孔聚合物膜,所述上石墨烯改性聚烯烃微孔聚合物膜的下表面喷涂或涂覆有多孔石墨烯聚合物膜,所述多孔石墨烯聚合物膜的下表面喷涂或涂覆有多孔陶瓷层,所述多孔陶瓷层的下表面喷涂或涂覆有下石墨烯改性聚烯烃微孔聚合物膜;所述多孔石墨烯聚合物膜和多孔陶瓷层上还设置有贯穿的空隙。在以多孔陶瓷层为基底,将石墨烯与聚合物相结合,在不影响聚合物绝缘性的基础上,增加隔膜强度,对电池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均匀的扩散分布。并且多孔陶瓷层是波浪线型结构,在不影响长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相同直线长度的空隙数量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207572409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776329.2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厦门紫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高导热性的电池软包,基于石墨烯高导热性的电池软包设置有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的上表面涂覆有导热粘结层,所述导热粘结层的上表面包裹有保护层;所述石墨烯层的下表面涂覆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的下表面涂覆有密封层。通过改进原有软包结构,增加其阻隔性能以及导热性能,减少鼓包、电解液分解以及阻隔性差导致的电池内部污染问题,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结合单层石墨烯优异的气密性阻隔性能以及超高的导热性能,通过不同层材料的控制,可以防止电解液扩散以及外部环境对于电池的影响,同时可以将电池工作所产生的热量迅速排除,减少鼓包以及电解液分解现象,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