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6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67620.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承力接续线夹加速试验台,包括机械系统、大电流发生器、测量系统以及PC上位机,机械系统由系统机架、万能拉力加载机构、调频变形激振机构、同心摆动调位机构及电动轴向加载机构组成;大电流发生器的正极连接在架空高压电缆上,其负极连接在引流线上;测量系统通过串口通讯与PC上位机相连。本发明的一种非承力接续线夹加速试验台,通过万能拉力加载机构、调频变形激振机构能够对架空高压电缆进行拉力加载和调频变形激振试验,通过同心摆动调位机构、电动轴向加载机构能够分别对引流线进行同心摆动及轴向加载试验,从而实现对模拟真实配网环境下的非承力接续线夹的寿命预期和性能退化的监测和评估,准确度高,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8577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94044.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89 , F24F11/61 , F24F1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融合的空调虚拟机组控制方法,包括:1、采集原始样本数据,对居民空调负荷进行聚类,建立空调负荷虚拟机组模型;2、基于改进WF2Q+调度算法进行聚合商云平台协调控制,协调各虚拟机组空调负荷响应状态信息传输至聚合商云平台的时间;3、确定其管控下各虚拟机组内空调负荷的响应优先级顺序,进行空调虚拟机组的动态调度;4、通过构造空调用户需求曲线,满足虚拟机组控制的灵活性及用户舒适性需求,实现调度层面的最优控制。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由于通信延迟导致聚合商云平台对高响应优先级机组的滞后响应问题,通过聚合商对分散的空调负荷的虚拟聚合管控,从而实现削峰填谷的目的提高了电网供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8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00830.1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路避雷器带电安装装置,包括连接支架以及安装组件,其中,连接支架的一端与横担连接,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避雷器安装在连接支架远离横担的一端;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冲击扳手、冲击扳手辅助工具以及安装架,第一冲击扳手与辅助工具连接,辅助工具与连接支架连接,第一冲击扳手通过固定架与安装架一端的底部连接。本发明有效地实现了避雷器的带电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67620.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承力接续线夹加速试验台,包括机械系统、大电流发生器、测量系统以及PC上位机,机械系统由系统机架、万能拉力加载机构、调频变形激振机构、同心摆动调位机构及电动轴向加载机构组成;大电流发生器的正极连接在架空高压电缆上,其负极连接在引流线上;测量系统通过串口通讯与PC上位机相连。本发明的一种非承力接续线夹加速试验台,通过万能拉力加载机构、调频变形激振机构能够对架空高压电缆进行拉力加载和调频变形激振试验,通过同心摆动调位机构、电动轴向加载机构能够分别对引流线进行同心摆动及轴向加载试验,从而实现对模拟真实配网环境下的非承力接续线夹的寿命预期和性能退化的监测和评估,准确度高,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6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11855.1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设备变工况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建模方法,包括:1、建立考虑能源转换效率随负载率变化的动态能源集线器模型;2、分析氢燃料电池和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产出机理,考虑影响其热电输出功率的不同因素,建立氢燃料电池和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产出模型。3、考虑设备负载率对设备运行效率的影响,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设备效率与负载率的函数关系,进而建立考虑设备变工况特性的设备模型;4、基于建立的变工况设备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模型。本发明考虑了设备效率的影响因素,能够有效降低模型误差,提高风电消纳程度,从而促进综合能源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67617.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4 , B64U10/14 , H01R43/027 , H01R11/14 , B64U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人机的配电网防雷验电接地环的自动安装工具,包括无人机系统、自动安装系统及吊装系统,自动安装系统包括装置壳体、安装平台、下接地环夹具组件、电缆夹具组件、激光传感组件及上接地环夹具组件,安装平台安装在装置壳体内;激光传感组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的前后两端面上,电缆夹具组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上端面的前后两侧,下接地环夹具组件安装在安装平台的下方,上接地环夹具组件安装在安装平台上。本发明结构紧凑,利用无人机和自动化安装工具,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了配电网防雷验电接地环的自动化安装,大幅减少了人力需求,显著提高了配电网带电作业的效率和水平,安全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40813.1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娄伟 , 朱胜龙 , 赵成 , 孙立成 , 史亮 , 王明 , 张蔚翔 , 周建军 , 刘蔚 , 陈振宁 , 胡钰杰 , 胡若男 , 左宇翔 , 王鲸杰 , 杨艳 , 杨越 , 杨晓东 , 齐先军 , 陈一驰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可调节负荷响应能力概率建模方法,步骤包括S1、收集可调节负荷的历史响应数据;S2、选取前一天用电量、当天温度、当天申报响应功率组成一个输入变量的向量X,然后把当天实际响应功率作为另一个向量Y;S3、基于X,Y的历史数据,建立高斯混合模型,并拟合[X,Y]的联合概率分布;S4、对于未来的响应情况,给定X之后,根据[X,Y]的联合分布来求得Y的条件分布;S5、求取均值、标准差和各个概率的分位数,作为可调节负荷响应能力的概率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对负荷响应的多样性进行全面刻画,在不同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概率分布,使得负荷响应的预测更加灵活且适应性强,精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2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67617.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4 , B64U10/14 , H01R43/027 , H01R11/14 , B64U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人机的配电网防雷验电接地环的自动安装工具,包括无人机系统、自动安装系统及吊装系统,自动安装系统包括装置壳体、安装平台、下接地环夹具组件、电缆夹具组件、激光传感组件及上接地环夹具组件,安装平台安装在装置壳体内;激光传感组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的前后两端面上,电缆夹具组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上端面的前后两侧,下接地环夹具组件安装在安装平台的下方,上接地环夹具组件安装在安装平台上。本发明结构紧凑,利用无人机和自动化安装工具,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了配电网防雷验电接地环的自动化安装,大幅减少了人力需求,显著提高了配电网带电作业的效率和水平,安全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0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00831.6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器安装装置,具体为:包括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总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总座上的冲击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导轨组件;通过支架组件,能够保障上夹板以及下夹板在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夹持组件,该夹持组件是通过三点定位实现对多尺寸避雷器的有效夹持;通过导轨组件能够确保支架组件在安装过程中保持居中位置,不向两侧偏移,确保避雷器的安装质量;本发明结构灵巧,使用方便,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0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4527.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冯玉 , 陈振宁 , 马骁兵 , 吴少雷 , 吴凯 , 王鲸杰 , 戚振彪 , 葛锦锦 , 范申 , 左宇翔 , 杨艳 , 杨瑞奇 , 王刘芳 , 丁国成 , 李君 , 詹斌 , 冯乔
IPC: H02G1/1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导线剥皮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轮式旋进导线剥皮器,包括固定面板,且固定面板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运动面板,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面板,所述固定面板的表面开设有容纳空腔,且容纳空腔的内部用于容纳导线,所述运动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夹持驱动组件,且夹持驱动组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块,所述夹持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两个活动块同步运动。本发明通过设置斜向滚轮,可通过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大幅降低了装置在导线表面前进时的运行阻力。此设计不仅减少了能量消耗,降低了传动机构和电机的工作负荷,显著延长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还使整个装置运行更加平稳、高效,为长时间、大批量的剥皮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