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6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286062.4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04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Fe5Ni4S8纳米颗粒/3D多孔碳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先对高温固相法制得的Fe5Ni4S8进行球磨预处理,然后再进行盐酸刻蚀制备Fe5Ni4S8纳米颗粒;通过对银杏叶碳化、造孔和酸化接枝制备了活性基团接枝的3D多孔碳载体材料;最后将Fe5Ni4S8纳米颗粒与3D多孔碳载体材料混合搅拌得到高活性Fe5Ni4S8纳米颗粒/3D多孔碳复合电催化剂,该材料可以实现Fe5Ni4S8在尺寸‑晶面‑催化活性间的定向构建,从而定向合成具有高活性的Fe5Ni4S8材料。实现活性提高的电催化析氢反应。降低碳载体材料的成本,简化制备工艺,具有实际推广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911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54400.9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CoFe2O4介孔型碳核壳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介孔数量多、孔隙多,电磁波在介孔和孔隙中来回反射,使得总的吸收效率大大提升。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得电磁波在入射到材料表面时发生的界面极化增多,交变外电场引起界面两侧的电子在界面处聚集,发生极化损耗,衰减电磁波。复合材料内部的CoFe2O4磁性核心具有较高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在交变磁场中产生反复磁化过程导致磁滞现象,从而衰减电磁波。该复合材料最大反射损耗高,吸收带宽也覆盖于常规吸波材料难以覆盖的低频波段。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710413970.8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隙可调的BN(Al)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Al掺杂的方法实现对六方BN带隙更自由的调控,增加其紫外光的吸收范围,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富硼的氮化硼靶材,在溅射过程中对衬底施加高偏压诱导出大量的N空位缺陷,同时通过共溅射使Al原子进入薄膜中N空位缺陷处,实现带隙可在较宽范围内调控的新型BN(Al)薄膜半导体材料。本发明中BN(Al)薄膜半导体材料采用射频共溅射法获得,工艺简单且效率高,可用于波长可调的发光器件,近紫外光吸收材料或光探测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5222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37910.2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掺杂镍黄铁矿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以镍铁普鲁士蓝类似物作为前驱体,通过溶剂热法硫化后获得镍黄铁矿,再置于有磷源的管式炉内煅烧,得到磷掺杂镍黄铁矿电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相比于高温固相法具有易于操作、所需时间更短等优点,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磷掺杂镍黄铁矿催化剂制备方法制得的磷掺杂镍黄铁矿电催化剂与Fe5Ni4S8相比,磷掺杂有效提高了OER活性,且磷掺杂镍黄铁矿催化剂具有低过电位与高电流密度,且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材料为非贵金属,生产成本更低,稳定性高,在析氧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142281.9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G51/00 , C01B32/956 , C01B32/198 , C09K3/00 , H05K9/00
Abstract: 一种微波吸收材料rGO/SiC/CoFe2O4的制备方法,属于微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通过水热反应形成rGO/SiC/CoFe2O4复合样品,解决微波吸收材料“薄”“轻”“宽”“强”和一种材料很难满足在不同厚度下都有高性能吸波的问题,制备一种将磁、介电介质和半导体复合在一起的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快捷,不需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即可实现高效、大规模的制备rGO/SiC/CoFe2O4微波吸收材料,且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材料具在多个厚度下包括较薄厚度下的高性能微波吸收,具有商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55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22643.X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五氧化二钒粉末、肼单盐酸盐、盐酸和水混合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二氯氧钒前驱液;将二氯氧钒前驱液与水混合,得到稀释前驱液;将稀释前驱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得到钒溶胶;将钒溶胶在衬底表面依次进行预涂覆、旋涂和干燥,得到钒凝胶涂层;将钒凝胶涂层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退火,得到二氧化钒薄膜。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严格控制各工艺参数,在无掺杂和单层膜条件下,即可实现二氧化钒薄膜在可见光透射与红外突变率之间较好的平衡,在2500nm红外波段处的红外突变率高达69.7%,可见光透射率高达38.1%;且操作简单便捷,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59561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256515.9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5B11/073 , C25B11/04
Abstract: 一种Fe5Ni4S8析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解水析氧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二价铁盐、二价镍盐、硫脲、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所述Fe5Ni4S8析氧电极材料;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Fe5Ni4S8析氧电极材料具有较快的电子转移能力,从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析氧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安全廉价的特点,适于工业化的生产,为提升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析氧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36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142281.9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G51/00 , C01B32/956 , C01B32/198 , C09K3/00 , H05K9/00
Abstract: 一种微波吸收材料rGO/SiC/CoFe2O4的制备方法,属于微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通过水热反应形成rGO/SiC/CoFe2O4复合样品,解决微波吸收材料“薄”“轻”“宽”“强”和一种材料很难满足在不同厚度下都有高性能吸波的问题,制备一种将磁、介电介质和半导体复合在一起的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快捷,不需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即可实现高效、大规模的制备rGO/SiC/CoFe2O4微波吸收材料,且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材料具在多个厚度下包括较薄厚度下的高性能微波吸收,具有商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03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1370877.6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变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真空反应室中,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基底表面溅射二氧化钒后,升高基底温度进行原位退火,得到二氧化钒薄膜;基底和二氧化钒薄膜之间不设置缓冲层;射频磁控溅射的条件为:基底的温度为250~300℃;氩气通入反应室的流速为0.8sccm;氧气通入反应室的流速为40sccm;反应室的气压为0.8Pa;溅射时间为15~20min;溅射功率为95W;原位退火的温度为460~520℃,保温时间为200s;升温至原位退火的温度的时间≤7s。所述制备方法可以在不进行缓冲层设置的前提下,同样得到光学性能良好的二氧化钒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578954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61497.1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简便可控的在二维材料上制备电极的方法属于材料科学及电子技术领域,步骤有,将载网(3)粘在打孔的胶带(4)的粘性面上,将聚合物薄膜(5)固定在胶带(4)的光滑面上,利用微观操作手转移至二维材料(2)的目标位置处并压紧,在载网(3)和二维材料(2)上沉积金属电极,用镊子去除载网(3),在二维材料(2)上得到微电极(7)。本发明的方法对设备要求低、条件温和、操作简便;而且仅通过改变载网的种类,即可方便地调控电极的形状及尺寸,适用性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