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9058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275419.X
申请日:2020-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圣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1/575 , A61P7/02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人参三醇PPT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领域。原人参三醇PPT或其盐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原人参三醇或其盐在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原人参三醇对胶原、二磷酸腺苷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对血液流变学参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出血实验表明,原人参三醇给药的小鼠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出血活性,而同样浓度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给药组有非常明显的出血活性,这说明原人参三醇在抗血栓作用中能够降低出血风险,使用安全,疗效明确,有效物质的剂量可以根据服用方式,病人的年龄和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和其它类似的因素而改变,为原人参三醇的拟临床用量为5‑500mg/天。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097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53343.3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贝毒素单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小分子贝毒素单抗用于动物免疫和杂交瘤细胞筛选的抗原为同一偶联物,减少了常规小分子物质单抗制备方法中免疫原与检测原不同制备的麻烦与浪费;并采用了正筛法和负筛法相结合的筛选法进行单抗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可减少大量标准抗原的消耗,其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具有较好的抗原竞争活性。本发明积极效果是抗原制备简单、标准抗原用量小,节约成本,抗体竞争活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73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801327.1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样本处理方法、生物样本的亚铁离子或总铁离子测定方法及检测试剂盒。上述生物样本处理方法,酸性溶液通过低渗透原理既可以将细胞充分涨裂,同时也可以使细胞内的铁离子在酸的作用下充分释放,并且不与显色剂发生其它反应,不影响对铁离子的测量。上述生物样本的亚铁离子测定方法和生物样本的总铁离子测定方法,通过提高了还原剂的浓度,使铁离子充分还原,通过增加了碱液,使得三吡啶基三嗪和溶液中的亚铁离子生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可用于亚铁离子的检测,简单易行且较为准确。上述亚铁离子和总铁离子检测试剂盒,可用于生物样本中亚铁离子和总铁离子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23029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29094.9
申请日:2021-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6/28 , A61P19/02 , A61P29/0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菴闾中总香豆素及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用途,属于中药有效成分制备和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将菴闾切片风干后,加入粉碎机粉碎,过20~40目筛,称取粉末,加入到超临界CO2萃取装置中进行萃取。本发明的优点是首次从菴闾中提取并富集具有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总香豆素;该提取物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该提取物具有显著减轻骨关节病动物炎症反应、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并明显减轻关节软病理损伤的药理作用,可用于制备具有抗骨关节炎作用的各种药物或保健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1030587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18994.6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玉米小斑病菌ChCDC3基因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来自玉米小斑病菌的控制菌落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形成和子囊孢子形成的ChCDC3基因,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提供的ChCDC3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ChCDC3基因可在植物抗玉米小斑病基因工程领域中应用;通过对玉米小斑病菌控制菌落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形成的蛋白质ChCDC3进行缺失、突变或修饰,而使其生长缓慢、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形成受限,导致玉米小斑病菌生命循环受阻,可作为靶标在设计和筛选抗玉米小斑病药剂中应用,尤其是在植物中不存在该类蛋白质,对植物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35039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9111.9
申请日:2021-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6/28 , A61P19/02 , A61P29/00 , C07D307/93 , C07G5/0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花风毛菊总倍半萜内酯及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用途,属于中药有效成分制备和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将美花风毛菊的干燥全草粉碎,采用正己烷或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进行提取,获得粗提物后,再经大孔吸附树脂或硅胶柱层析进行富集,获得美花风毛菊总倍半萜内酯提取物。优点是首次从美花风毛菊中提取并富集具有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总倍半萜内酯,该提取物富含洋蓟苦素、美花风毛菊碱等成分,该提取物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该提取物具有显著减轻骨关节病动物炎症反应、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并明显减轻关节软病理损伤的药理作用,可用于制备具有抗骨关节炎作用的各种药物或保健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58683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86783.0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5D1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纯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电致变色膜层的微弧氧化制备方法属于电致变色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以钛或钛合金为基底,以Al(OH)3胶体为处理液;首先将基底表面打磨超声波清洗,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其次将基底连接微弧氧化电源的阳极后浸入处理液中,在阳极脉冲电压300~550V、脉冲频率1000Hz条件下微弧氧化10~30分钟;最后取出基底水洗烘干,在基底表面制备出电致变色膜层。本发明所用基底取材容易;微弧氧化工艺简单,处理时间短;所制备的膜层为纯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在含氢离子溶液中实现电致变色,并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可以生成高耐磨、耐腐蚀、厚度很高的变色膜层,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24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266346.9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蛙油酶解液对罗伊氏乳杆菌冻干保护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林蛙油制备林蛙油酶解液,并按照林蛙油酶解液20%‑30%,海藻糖15%‑25%,抗坏血酸3%‑5%的比例配制冻干保护剂,然后将培养离心获得的罗伊氏乳杆菌菌体加入到配制好并除菌的冻干保护剂中混匀,其中菌体与保护剂的体积质量比为1:1‑10,最终将混匀后的菌悬液真空冷冻干燥。使用该冻干保护剂,罗伊氏乳杆菌冻干菌粉的存活率在6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38460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22037.2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6/258 , A61P1/12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山西洋参在制备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药物中的应用,属生物医学领域。本发明采用林下山西洋参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动物模型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所述林下山西洋参乙醇提取物对抗生素联合用药所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实验模型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小鼠结肠和回肠病理变化有逆转作用;对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并可恢复小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可为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30587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618994.6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玉米小斑病菌ChCDC3基因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来自玉米小斑病菌的控制菌落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形成和子囊孢子形成的ChCDC3基因,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提供的ChCDC3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ChCDC3基因可在植物抗玉米小斑病基因工程领域中应用;通过对玉米小斑病菌控制菌落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形成的蛋白质ChCDC3进行缺失、突变或修饰,而使其生长缓慢、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形成受限,导致玉米小斑病菌生命循环受阻,可作为靶标在设计和筛选抗玉米小斑病药剂中应用,尤其是在植物中不存在该类蛋白质,对植物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