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50673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319452.1
申请日:2013-07-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R19/18
Abstract: 一种汽车吸能盒属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仿生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呈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吸能块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两者经连接件固接,由非牛顿流体和发泡聚丙烯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填充于仿生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圆筒中,挡板固接于仿生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前端;仿生吸能槽设于结构吸能块壳体外表面,且沿结构吸能块轴线方向呈螺旋状分布,螺旋线升角为25°-35°,吸能槽深0.5-1.5㎜,吸能槽宽为3-10㎜,吸能槽截面曲线方程为:y=-52.8x4+15.83x3+182x2-95.83x+70,式中:59.5≤|y|≤78.5,59.5≤|x|≤78.5;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本发明中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和结构吸能块共同作用,可逐级吸能,故能很好地降低汽车的受损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7212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44482.8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C5/06
Abstract: 仿生芯铧式播种开沟器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基于土壤洞穴动物穿山甲的鳞片表面结构和凸包型结构具有耐磨、减粘、降阻的特征,根据优化分析和几何测量所确定的,芯铧前部基体的上表面规律分布有鳞片型几何结构和凸包型几何结构,鳞片型几何结构和凸包型几何结构两者中心距L为5~25mm;鳞片型几何结构和凸包型几何结构与基体加工成一体。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减轻土壤粘附和降低工作阻力的技术效果,可提高播种和施肥质量,减少动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972128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544482.8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C5/06
Abstract: 仿生芯铧式播种开沟器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基于土壤洞穴动物穿山甲的鳞片表面结构和凸包型结构具有耐磨、减粘、降阻的特征,根据优化分析和几何测量所确定的,芯铧前部基体的上表面规律分布有鳞片型几何结构和凸包型几何结构,鳞片型几何结构和凸包型几何结构两者中心距L为5~25mm;鳞片型几何结构和凸包型几何结构与基体加工成一体。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减轻土壤粘附和降低工作阻力的技术效果,可提高播种和施肥质量,减少动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3128752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10105212.1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仿生剁骨刀属金属切割器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刀柄固接于刀体一侧上端,刀刃固接于刀体下端;刀刃为具有獾犬牙结构特征的刀齿,单个刀齿长度H2为2.6—7.5mm,单个刀齿大端宽度d为2~3mm,单个刀齿长度H2与单个刀齿大端宽度d的比值H2:d为1.3:1~2.5:1,刀刃长度和刀体长度L1均为160~170mm,刀柄长度L2为140~150mm,刀体宽度H1为70~80mm,刀体厚度b为2~3mm;单个刀齿包括正面曲面和反面曲面,刀齿正面和反面交错排列;刀齿曲面具有扩张角θ,扩张角θ为70°~0°,且自起始刀齿点k点至终止刀齿点M点逐渐减小。本发明较普通不锈钢刀具使用寿命长、省力、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35067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319452.1
申请日:2013-07-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R19/18
Abstract: 一种汽车吸能盒属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仿生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呈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吸能块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两者经连接件固接,由非牛顿流体和发泡聚丙烯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填充于仿生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圆筒中,挡板固接于仿生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前端;仿生吸能槽设于结构吸能块壳体外表面,且沿结构吸能块轴线方向呈螺旋状分布,螺旋线升角为25°-35°,吸能槽深0.5-1.5㎜,吸能槽宽为3-10㎜,吸能槽截面曲线方程为:y=-52.8x4+15.83x3+182x2-95.83x+70,式中:59.5≤|y|≤78.5,59.5≤|x|≤78.5;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本发明中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和结构吸能块共同作用,可逐级吸能,故能很好地降低汽车的受损程度。
-
-
-
公开(公告)号:CN10279425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82532.X
申请日:2012-08-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5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仿生基体表面结构,其是由扇形结构单元排列而成,扇形结构单元符合h=asin(θ/2)/cot(β/4);其中θ∈(0.1°, 3.5°),β∈(0°, 180°),a∈(0, 10)mm,h不大于0.3mm;其中,θ1是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放射角;θ2是相邻两个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间隔(θ1=θ2=θ);β是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圆心角;h是扇形结构单元放射肋的高度;a是扇形结构单元所对应的外切正方形边长;所述扇形结构单元应用于基体表面的排列方式是扇形结构单元中心放射式排列,扇形结构单元顺时针旋转排列,扇形结构单元交叉排列,扇形结构单元平行排列及扇形结构单元线性排列。本发明扩大了涂层与基体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且有利于涂层与基体表面处于良好的机械结合状态,进而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319321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8275.7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2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磷酸钙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水溶性钙盐提供钙源,以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提供磷源,两种原料按照钙磷原子比为1.45-1.55:1进行混合,放入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在85℃-95℃条件下进行反应,2小时以后将得到的胶状混合物放入烘干炉中脱水,温度为150℃,脱水后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升温速度3℃/min,烧结24小时后,便可得到仿生材料β-磷酸钙粉体(β-TCP);它可以应用于硬组织替代材料、骨填充材料、牙齿等。本发明工艺简单、材料组成均匀、无杂相,制造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