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InS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0184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68907.X

    申请日:2010-12-01

    申请人: 同济大学

    IPC分类号: C01G15/00 B82Y40/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分子辅助溶剂热合成CuInS2纳米颗粒的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配制铜源溶液,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铟源,混合均匀后,将硫源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再滴加无机碱性溶液调节上述混合溶液呈弱碱性,并搅拌均匀;最后将上述溶液放入高压反应釜中,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经溶剂洗涤后,干燥,得到CuInS2纳米颗粒。本发明通过采用无毒的生物分子L-半胱氨酸为硫源,避免了有毒气体的排放,降低了工艺成本。L-半胱氨酸不仅能够作为硫源,而且能够作为反应的导向剂,有利于生成结构和形貌更为特别、光伏性能更为优异的产物,为合成其他半导体光伏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种载油溶性物质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3817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87720.2

    申请日:2010-09-20

    申请人: 同济大学

    发明人: 滕新荣 王晓明

    IPC分类号: A61K9/50 B01J13/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业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一种蛋白质或聚合物分子的水溶液与溶解或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的纳米粒子或晶体进行超声反应,从而获得以蛋白质或聚合物为壳,油溶性物质为核的微纳米胶囊,并通过对胶囊进行聚电解质自组装得到稳定的复合微胶囊。该材料的特征在于所包含的油溶性客体材料广泛,可应用于药物输送,生物标记,磁性诊疗,农药,化妆品等领域,且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普适性强。

    一种载油溶性物质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3817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10287720.2

    申请日:2010-09-20

    申请人: 同济大学

    发明人: 滕新荣 王晓明

    IPC分类号: A61K9/50 B01J13/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业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一种蛋白质或聚合物分子的水溶液与溶解或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的纳米粒子或晶体进行超声反应,从而获得以蛋白质或聚合物为壳,油溶性物质为核的微纳米胶囊,并通过对胶囊进行聚电解质自组装得到稳定的复合微胶囊。该材料的特征在于所包含的油溶性客体材料广泛,可应用于药物输送,生物标记,磁性诊疗,农药,化妆品等领域,且工艺简单,容易操作,适用性强。

    一种CuInS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0184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568907.X

    申请日:2010-12-01

    申请人: 同济大学

    IPC分类号: C01G15/00 B82Y40/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分子辅助溶剂热合成CuInS2纳米颗粒的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配制铜源溶液,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铟源,混合均匀后,将硫源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再滴加无机碱性溶液调节上述混合溶液呈弱碱性,并搅拌均匀;最后将上述溶液放入高压反应釜中,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经溶剂洗涤后,干燥,得到CuInS2纳米颗粒。本发明通过采用无毒的生物分子L-半胱氨酸为硫源,避免了有毒气体的排放,降低了工艺成本。L-半胱氨酸不仅能够作为硫源,而且能够作为反应的导向剂,有利于生成结构和形貌更为特别、光伏性能更为优异的产物,为合成其他半导体光伏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种磁性纳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0514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201399.9

    申请日:2009-12-18

    申请人: 同济大学

    摘要: 一种磁性纳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该磁性纳米物质表面包覆有有机配体长链胺,其以长链胺为表面活性剂、高沸点的有机物为溶剂,对含碳的铁盐进行高温降解反应制得该磁性纳米物质。该磁性物质稳定性较高,不易氧化,无毒副作用,可被多种胶囊包覆而用于生物体内(如生物医用材料),基于其较好的磁性,因此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定向到达靶位,具有定向运输的功能,且可以在新陈代谢的作用下可排出体外。也可以应用于诸如磁流体、磁共振成像、传感器以及数据存储等领域。

    栅格钢桥面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81877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21415.6

    申请日:2010-03-10

    申请人: 同济大学

    IPC分类号: E01D19/12

    摘要: 一种栅格钢桥面板,其将桥面板设置为由栅格构成,栅格包括横肋、纵肋和斜肋,纵肋垂直横肋布设构成方格,斜肋沿方格对角线布置。横肋设有供纵肋穿过的缺口,纵肋上下缘设有与横肋缺口卡嵌的凹槽,纵肋穿入横肋的缺口,转动至纵肋垂直于水平面完成铆接,最后对接口缝隙及斜肋进行焊接形成栅格。横肋、纵肋及斜肋的上表面还设有矩形齿口,以增加车辆通过时的摩擦力。本发明的栅格钢桥面板可采用工厂预制,其应用于公路桥梁的架设和维修可实现快速施工完毕,缩短工期。

    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构件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073610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2478282.3

    申请日:2023-09-12

    IPC分类号: E04G23/02 E04B1/58 E04B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柱、钢构件和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连接混凝土柱与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包括围板、锚筋和连接件;所述的围板围合于混凝土柱外表面,所述的锚筋连接于围板内侧并埋入混凝土柱内部;所述的连接件连接于围板外侧,所述的钢构件与连接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后置埋件将新增钢构件连接到既有混凝土柱上,需要大量植筋对原结构节点区域损伤较大、且传力效果较差的缺陷,实现了连接形式简单、传力路径明确的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构件的连接。

    一种钢结构用压型钢板墙体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211669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0358821.8

    申请日:2021-02-07

    IPC分类号: E04B2/00 E04B1/66 E04B1/6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用压型钢板墙体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墙体板,纵向相邻的两个墙体板通过工型梁连接,所述墙体板为压型钢板,该压型钢板包括依次设置且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卡块、钢板本体和第二连接卡块,一个墙体板的第一连接卡块与纵向相邻的另一个墙体板的第二连接卡块匹配卡接后与所述工型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性能佳、安装方便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