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3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66675.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D13/20 , E04H12/00 , E04B1/98 , E04H9/02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高强钢约束阻尼增效段的风电塔架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其中,高强钢约束阻尼增效段包括高强材料层、阻尼层、约束层,高强材料层的上下端分别与塔身的非耗能段连接,阻尼层与约束层不与非耗能段直接连接,阻尼层一侧贴敷于高强材料层、另一侧贴敷有约束层;设计方法包括:首先进行风电塔以及其基础的初步设计、确定高强钢约束阻尼增效段的布置位置;采用高强钢制作加工高强材料层;通过模态阻尼比计算,进行高强钢约束阻尼增效段的参数分析与优化,确定出相应的结构方案与附加阻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克服当前基于惯性和基于材料的技术所存在的局限性,实现对附加阻尼的协同增效作用,在降低用钢量的同时提升阻尼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9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9183.7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约束阻尼风电塔,包括风电塔和约束阻尼结构,风电塔包括塔筒,约束阻尼结构设置在塔筒上,与塔筒的筒壁紧密连接。其中,约束阻尼结构包括阻尼层和约束层,阻尼层设置在约束层与塔筒的筒壁之间。本身请通过将约束阻尼结构设置在塔筒的预设高度,利用阻尼层的粘弹性,以及塔筒的筒壁和约束层的刚性特点,使塔筒能够在以弯曲模态振动时,阻尼层能够随塔筒弯曲变形,而约束层又进一步限定阻尼层随塔筒弯曲变形,进而使阻尼层在塔筒筒壁和约束层之间产生剪切应变耗能,以提升塔筒的阻尼性能,降低塔筒的局部应变,并在复杂动力响应下为风电塔提供一定程度的减振效果,降低风电塔产生疲劳失效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2626.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F17/1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析评估风电支撑结构附加阻尼措施降本增效性能的方法,包括: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计算对应的单位寿命的用钢量成本;将不同设计方案对应的单位寿命的用钢量成本进行比较,筛选出具有最优降本增效性能的设计方案;采用归一化的成本效益,对筛选得到的设计方案进行成本效益的上下限估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减振措施对疲劳寿命的延长效应量化,并与减振措施带来的用钢量变化相结合,通过计算单位疲劳寿命所需钢材成本来分析降本增效效果,采用单位寿命用钢量作为评估指标,能够使得各约束阻尼方案在统一尺度下进行比较,也避免了在阻尼方案比选阶段对原塔的重新设计,从而便于方案设计阶段的快速评估与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97612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965418.5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14 , G06F111/0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约束阻尼风电塔及参数优化方法,该参数优化方法首先提供了带有约束阻尼和风电塔的复合结构模型,然后在基于模态应变能法获得约束阻尼风电塔的复合结构模态损耗因子;接着建立约束阻尼风电塔的力学计算模型,获得复合结构模态损耗因子与所述约束阻尼的参数化方程;最后再以复合结构模态损耗因子的最大值作为优化设计目标,确定出约束阻尼的优化参数。本申请通过建立复合结构模态损耗因子与约束阻尼的参数化方程,确定约束阻尼各参数对复合结构模态损耗因子的影响规律,为约束阻尼参数的设置提供依据,相比于现有技术大量的有限元建模计算,简化了约束阻尼的参数优化过程,为约束阻尼风电塔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更为简洁和有效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2766.8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滩涂地区的光伏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确定光伏安装区,光伏安装区包括由前至后依次交替布置的排桩区和停靠区;排桩区包括多个沉桩区和位于相邻两个沉桩区之间的间隔,且相邻两个停靠区之间的至少一个间隔区为过渡区;依次对各个停靠区和各个过渡区进行固化土吹填,使停靠区和过渡区内成型固化土层;将坐底式打桩船移入成型固化土层的停靠区内以将各个桩基础打入对应的沉桩区内;对打入桩基础的沉桩区进行固化土吹填;本发明分区确定停靠区、过渡区和沉桩区,并对停靠区进行固化土吹填,以利用停靠区吹填的固化土支撑坐底式打桩船进行打桩作业,以避免潮水对打桩作业的影响,从而提升打桩精度和打桩作业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58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93854.1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F03D13/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风电塔架非线性能量阱及控制方法,风电塔架非线性能量阱,包括基座、叠变质量块、变曲率轨道;基座用于支撑设置变曲率轨道,变曲率轨道内设置叠变质量块;变曲率轨道包括基础轨道板、可弯轨道板、伸缩杆阵列,基础轨道板固定设置,基础轨道板、可弯轨道板之间设置有伸缩杆阵列,伸缩杆阵列用于调整可弯轨道板;风电塔架非线性能量阱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变曲率轨道的目标轨道形状函数;步骤二,初始化变曲率轨道的伸缩杆阵列;步骤三,计算伸缩杆阵列的各个目标伸缩长度;步骤四,调节变曲率轨道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51384.X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F7/104 , F03D80/00 , F03D13/20 , F16F15/023 , F16F15/067
Abstract: 一种风力发电机塔架阻尼器及全角度减振方法,包括至少一个阻尼器,阻尼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滑轨、锥形弹簧、质量块、粘滞流体阻尼器、旋转驱动装置;阻尼器通过外壳体固定在风机塔架上,外壳体、内壳体之间设置滚珠,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内壳体相对外壳体旋转调节;内壳体内有滑轨,滑轨的末端两侧设置限位弹性支撑,限位弹性支撑用于限位质量块的位移极限;内壳体的底部和侧壁设置加强肋;滑轨上滑动设置有质量块,滑轨、质量块之间设置润滑膜;质量块的一侧设置有平行于滑轨的锥形弹簧,质量块的另一侧设置平行于滑轨的粘滞流体阻尼器;全角度减振方法,旋转装置获得风力发电机塔架的振动方向,使滑轨旋转,使滑轨靠近振动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0535.9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结合导管架基础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海水冷却系统。海水冷却系统包括:导管架、过渡连接结构和换热组件;导管架内有第一换热介质;过渡连接结构设置于导管架顶端;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于过渡连接结构,其具有两个液体通道,第一液体通道内流通第一换热介质并通过第一进液管道和第一出液管道与导管架连接,第二液体通道流通第二换热介质并通过第二进液管道和第二出液管道与发热设备连接。本发明通过第二换热介质对发热设备冷却,第一换热介质在换热器内与第二换热介质热交换后会进入导管架与海水换热降温。换热器通过导管架传递热量给海水,具有较大的热交换面积,散热效果更好,散热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794807.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的风机塔筒减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力‑位移关系曲线;S2,建立配置磁流变阻尼器的海上单桩风力结构的多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S3中,LQR算法根据反馈的塔基位移和速度信号计算出目标控制力向量U,结合磁流变阻尼器的可调整阻尼力范围,得到期望控制力Ud;模糊控制策略将期望控制力Ud作为输入,以阻尼器相应电流为输出,实现期望控制力Ud到控制电流I的转换;将控制电流I施加在阻尼器上,实现实时追踪期望控制力Ud,降低塔架的动力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146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36110.1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上风力发电储能并网调峰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的海上风电系统及调峰控制方法,包括具有风力发电机和导管架基础的风力发电模块;包括多个内腔能够与外界连通的储能气罐的潮汐能收集模块;包括多个能够弹性变形的集能气囊的波浪能收集模块,集能气囊通过空气输入管路与储能气罐连通;与风力发电机电连接的汽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通过空气输出管路与设置在集能气囊下方的储能气罐连通;与风力发电机电连接的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通过空气输入管路与储能气罐连通。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波浪能、潮汐能和风能的综合利用和存储,还提高了海上风电系统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