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257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0920693.X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钢渣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方法,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钢渣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方法。包括:(1)获取未掺钢渣的混凝土的自收缩值;考虑钢渣骨料对混凝土自收缩的限制约束作用,基于钢渣骨料和天然骨料的弹性模量计算钢渣混凝土的等效骨胶比;构建钢渣混凝土的自收缩预测模型;(2)获取未掺钢渣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考虑钢渣骨料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限制约束作用,基于钢渣骨料和天然骨料的弹性模量计算钢渣混凝土的等效骨料体积分数;构建钢渣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预测模型;(3)基于钢渣混凝土自收缩预测模型与干燥收缩预测模型构建到钢渣混凝土的总收缩值预测模型,以进行钢渣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425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20693.X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钢渣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方法,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钢渣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方法。包括:(1)获取未掺钢渣的混凝土的自收缩值;考虑钢渣骨料对混凝土自收缩的限制约束作用,基于钢渣骨料和天然骨料的弹性模量计算钢渣混凝土的等效骨胶比;构建钢渣混凝土的自收缩预测模型;(2)获取未掺钢渣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考虑钢渣骨料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限制约束作用,基于钢渣骨料和天然骨料的弹性模量计算钢渣混凝土的等效骨料体积分数;构建钢渣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预测模型;(3)基于钢渣混凝土自收缩预测模型与干燥收缩预测模型构建到钢渣混凝土的总收缩值预测模型,以进行钢渣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425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20691.0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等效水胶比的高性能混凝土徐变变形的预测方法,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未全面考虑复掺硅灰、粉煤灰、矿粉与膨胀剂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发展速率和徐变终值的影响,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硅灰、粉煤灰、矿粉和膨胀剂的“物理填充效应”与“化学偶联反应”对混凝土徐变发展速率和徐变终值的影响,按照硅灰、粉煤灰、矿粉和膨胀剂的质量取代率计算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发展速率的等效水胶比和徐变终值的等效水胶比;进一步计算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发展速率和徐变终值的等效强度;基于原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修正因子、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终值的等效强度和高性能混凝土徐变发展速率,计算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42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789020.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分布的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再生混凝土内水化反应计算、再生混凝土内湿度扩散计算、再生骨料释放水计算、相对湿度修正等步骤。从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内湿度的影响机理出发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分布的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再生骨料的“孔隙联通”效应和内养护效应。在使用过程中仅需测定或推测再生粗/细骨料、再生混凝土、边界条件的基本参数,即可计算得出再生混凝土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相对湿度结果。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分布和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6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636412.8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传湿路径的钢‑混凝土组合柱徐变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基本性能参数、在传湿层面计算混凝土传湿路径长度、在材料层面计算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在结构层面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变形等步骤。本模型从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传湿机理出发建立了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柱、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等多种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钢部件阻隔混凝土内部湿度向外部环境传递,进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湿度沿横向、纵向不均匀分布对徐变的影响,又同时考虑了粉煤灰、矿粉的物理填充效应与化学火山灰反应的影响。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多种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变形经时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7275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22723.1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1D12/00 , E01D11/04 , E01D6/00 , E01D19/00 , E01D21/00 , E01D101/3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构造的三层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斜拉桥及施工方法,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层钢桁架、中层钢桁架、下层钢桁架,上层钢桁架、中层钢桁架、下层钢桁架由上向下依次排列,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焊接于上层钢桁架、中层钢桁架、下层钢桁架,以使上层钢桁架、中层钢桁架、下层钢桁架相对固定。本发明充分利用斜拉桥上层净空大的优势,将上层钢桁架与中层钢桁架设计为具有通行功能,并充分利用下层空间进行复合构造以大幅提升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这种具有复合构造的三层钢桁架形式,不仅节省了桥位,同时增加了桥梁截面高度,增强了结构抗弯性能,大幅提升了桥梁的跨越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4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89018.3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38 ,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湿度的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参数、计算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水化反应计算、湿度扩散计算、再生骨料释放水计算、相对湿度修正、标准养护条件下体积模量计算、量化体积模量随深度的分布、计算一维自由收缩、变形协调计算等步骤。本模型从收缩机理出发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再生骨料含量、吸水率、含水率和拌制方法对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的影响,又同时考虑了再生骨料的内养护效应和“孔隙联通”效应。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密闭环境或干燥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67101.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9/14
Abstract: 考虑初应力和徐变影响的桁式柱轴压稳定承载力预测方法和系统,属于桁式混合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由于未考虑初应力和徐变影响而导致的预测桁式柱轴压稳定承载力精度低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确定基本参数、考虑桁式柱剪切变形对初应力的影响、考虑桁式柱剪切变形对徐变的影响、稳定系数的计算、桁式柱稳定承载力的计算等步骤。本模型从力学原理出发,建立平衡微分方程,运用稳定理论进行数学计算和推导,综合考虑剪切变形、初应力、徐变对桁式柱轴压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提出桁式柱稳定承载力预测方法。本发明适用于预测桁式柱初应力和徐变影响的轴压稳定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36412.8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传湿路径的钢‑混凝土组合柱徐变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基本性能参数、在传湿层面计算混凝土传湿路径长度、在材料层面计算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在结构层面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变形等步骤。本模型从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传湿机理出发建立了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柱、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等多种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钢部件阻隔混凝土内部湿度向外部环境传递,进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湿度沿横向、纵向不均匀分布对徐变的影响,又同时考虑了粉煤灰、矿粉的物理填充效应与化学火山灰反应的影响。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多种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变形经时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42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789018.3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38 ,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湿度的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参数、计算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水化反应计算、湿度扩散计算、再生骨料释放水计算、相对湿度修正、标准养护条件下体积模量计算、量化体积模量随深度的分布、计算一维自由收缩、变形协调计算等步骤。本模型从收缩机理出发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再生骨料含量、吸水率、含水率和拌制方法对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的影响,又同时考虑了再生骨料的内养护效应和“孔隙联通”效应。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密闭环境或干燥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分布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