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湿路径的钢-混凝土组合柱徐变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6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636412.8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传湿路径的钢‑混凝土组合柱徐变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基本性能参数、在传湿层面计算混凝土传湿路径长度、在材料层面计算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在结构层面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变形等步骤。本模型从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传湿机理出发建立了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柱、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等多种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钢部件阻隔混凝土内部湿度向外部环境传递,进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湿度沿横向、纵向不均匀分布对徐变的影响,又同时考虑了粉煤灰、矿粉的物理填充效应与化学火山灰反应的影响。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多种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变形经时发展。

    一种考虑二次荷载的波纹钢管加固墩柱轴压偏压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005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790850.5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考虑二次荷载的波纹钢管加固墩柱轴压偏压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建筑结构试验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试验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够在轴压和偏压作用下,了解偏心距、预压力等参数对波纹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模式以及短柱承载力、刚度和延性系数等力学指标的影响,技术要点:包括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下方安装有格构式垫板,格构式垫板下方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上刀铰,上刀铰底部设置有格构式反力梁。本申请能够便捷调节预压力、偏心距,从而在轴压和偏压作用下,了解偏心距、预压力等参数对波纹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模式以及短柱承载力、刚度和延性系数等力学指标的影响。(56)对比文件方勇 等.“波纹钢管-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9,第40卷(第S1期),第126-133页.郭全全 等“.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3,第34卷(第12期),第103-111页.Qinghe Wang 等.“Time-dependentflexural performance and designprocedures for steel-bars truss slabs”.《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2021,第73卷(第17期),第904-918页.Dongming Huang 等.“Research oneccentric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steelfiber reinforced recycled concrete-filledGFRP tube columns”《.CompositeStructures》.2022,第301卷第116179页.

    一种基于相对湿度的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84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89018.3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湿度的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参数、计算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水化反应计算、湿度扩散计算、再生骨料释放水计算、相对湿度修正、标准养护条件下体积模量计算、量化体积模量随深度的分布、计算一维自由收缩、变形协调计算等步骤。本模型从收缩机理出发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再生骨料含量、吸水率、含水率和拌制方法对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的影响,又同时考虑了再生骨料的内养护效应和“孔隙联通”效应。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密闭环境或干燥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分布情况。

    适用于多种尺寸组合构件的纯扭徐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701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33021.5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多种尺寸组合构件的纯扭徐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通过高度可调的固定端夹梁和加载端夹梁作为支座可夹紧固定试件;通过设计弧形滑动支座的圆心与试件截面扭转中心的重合以确保试件处于纯扭状态;通过若干钢垫板调整弧形滑动支座高度来改变其圆心位置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形状的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截面;通过在加载端夹梁悬臂端上放置带滑动支座的加载持荷装置以实现加载点与扭转中心距离的控制;该试验装置各部分采用分离式设计,整个试验装置主要由钢梁、螺杆、螺母、弹簧、钢棒等钢材组成,可按照设计尺寸首先在工厂预制,之后在实验室安装即可,主要采用螺栓等机械连接方式,以便于安装、维修和调试。

    一种具有复合构造的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梁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1315278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99944.8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复合构造的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梁构件,主要应用于住宅、公共场所等民用建筑,该构件的抗拉钢板位于负弯矩区混凝土上表面,钢板下表面为毛面,并开设浇筑孔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栓钉连接件、槽钢连接件焊接于钢梁上表面,与压型钢板底部可靠焊接;拉结螺栓上部与抗拉钢板栓接,下部与压型钢板上凸处栓接;再生混凝土密实填充于压型钢板和抗拉钢板之间,为全部或部分采用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微粉或掺加其它废料的混凝土。通过在组合梁中设置复合构造,可大幅提高负弯矩区的抗弯能力,解决再生混凝土负弯矩裂缝宽度过大的问题,显著增加各部分的连接程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一种现场浇注钢-混凝土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1845871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010213912.9

    申请日:2010-06-30

    Abstract: 一种现场浇注钢-混凝土组合梁,它涉及一种组合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存在的钢筋混凝土梁与柱连接节点构造复杂、施工困难的问题;普通组合梁存在的用钢量大、结构造价高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1215855的组合梁存在的与钢筋混凝土墙柱连接,操作复杂、施工不便,承载力低、刚度小、跨越能力弱、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宽度大和应用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的两个工字形钢梁段的下翼缘与受拉区钢板制成一体,纵向钢板加劲肋通过抗火纵筋连接,两个工字形钢梁段的上翼缘通过受压区纵筋连接,箍筋沿抗火纵筋的纵向均匀布置,楼板钢筋铺设在组合梁劲性骨架上,混凝土浇注在楼板钢筋和组合梁劲性骨架上。本发明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中。

    一种现场浇注钢-混凝土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184587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213912.9

    申请日:2010-06-30

    Abstract: 一种现场浇注钢-混凝土组合梁,它涉及一种组合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存在的钢筋混凝土梁与柱连接节点构造复杂、施工困难的问题;普通组合梁存在的用钢量大、结构造价高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1215855的组合梁存在的与钢筋混凝土墙柱连接,操作复杂、施工不便,承载力低、刚度小、跨越能力弱、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宽度大和应用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的两个工字形钢梁段的下翼缘与受拉区钢板制成一体,纵向钢板加劲肋通过抗火纵筋连接,两个工字形钢梁段的上翼缘通过受压区纵筋连接,箍筋沿抗火纵筋的纵向均匀布置,楼板钢筋铺设在组合梁劲性骨架上,混凝土浇注在楼板钢筋和组合梁劲性骨架上。本发明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中。

    一种3D打印高强圆钢管短柱局部几何缺陷测量及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73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41062.1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3D打印高强圆钢管短柱局部几何缺陷测量及评估方法。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和增材制造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对3D打印高强钢圆管短柱进行复制,得到精细化覆膜样品;对精细化覆膜样品进行几何扫描和结果验证;将扫描得到的圆管短柱精细化覆膜样品进行三维分析,确定精细化覆膜样品的点云数据;处理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而计算局部几何缺陷;对获取的局部几何缺陷进行评价,调整优化工艺直至满足。本发明解决了圆管短柱内表面存在扫描盲区的问题。通过制作橡胶复制品,并切开复制品,根据能扫描到的部分来验证橡胶复制品的精度,同时利用质量密度法验证3D扫描的精度,保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