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48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23891.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F1/1506 , G02F1/1516 , G02F1/153 , G02F1/1523
Abstract: 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它属于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液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使用寿命低、存在安全隐患,严重限制其发展的问题。方法:一、预处理;二、制备准固态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三、组装器件。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将电解质盐和含羟基聚合物基质经凝胶化处理,得到准固态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随后通过夹胶工艺,得到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本发明选用含羟基聚合物基质作为凝胶态电解质,因为其不仅能够形成准固态电解质,同时其分子链上的羟基还可加速金属沉积型电致变色器件电解质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有利于加速变色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88782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1910283580.2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反应中间体质谱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研究装置需高压电离环境等因素对反应有干扰、尤其是不能对电中性分子的检测、造成对反应机理研究不透彻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化学反应中间体质谱检测装置,依次包括反应器、进样系统、热辅助管装置、偏转电场装置、电离源和质谱仪;反应器为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样口的密闭的结构,反应器的出样口通过毛细管与热辅助管的进口端相连通;进样系统被毛细管贯穿,且其内部设有雾化气套管;热辅助管的出口端处连接设有偏转电场装置,电离源设置于偏转电场与仪器接口之间的中轴线上;同时提供其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2053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551075.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历史库信息的红外小目标跟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目标离线库;创建目标在线库;对待测红外小目标轨迹进行特征提取,基于提取结果构建待测红外小目标融合特征;基于所述待测红外小目标融合特征确定分割阈值,通过所述分割阈值对待测红外小目标下一帧图像进行分割,得到疑似红外小目标点;将所述疑似红外小目标点分别与所述待测红外小目标融合特征和所述红外小目标共性特征进行对比,得到疑似红外小目标跟踪定位结果。本发明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提高了弱目标的检测成功率和精确度,解决了在长期跟踪过程中目标检测分割阈值不适配问题,能够实现鲁棒性目标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02541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545237.0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三片式组合轮辋的成型模具,本发明涉及轮辋成型模具领域。一种碳纤维三片式组合轮辋,外轮圈的里端面与内轮圈的外端面通过高强度胶粘接密封固定连接组成了轮辋本体,轮辐的里端设有中心凸台,轮辐的中心凸台设置在轮辋本体的中心腔内,轮辐与轮辋本体锁固连接。成型模具包括外轮圈模具组和内轮圈模具组,当外轮圈模具组的上模与下模合模时,上模的环形凸台顶面与下模的圆环形内凹槽的槽底面之间形成与待制作的外轮圈轮廓形状一致的空腔,用以形成外轮圈轮廓;内轮圈模具组的圆管内芯与模盖及圆饼内芯之间同轴设置且相互插接定位,圆管外模与模盖及模底之间同轴设置且相互插接定位。本发明用于成型碳纤维轮辋。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5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080903.8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N27/626 ,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解‑质谱技术的微塑料检测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微塑料含量研究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能准确实现对微塑料中各组分定量分析、易受环境干扰、误差大、准确率低且费时费力、仪器占地面积大、只能在实验室中运行,难以应用于现场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热解‑质谱技术的微塑料检测装置,装置整体为一个通过管路连接成密闭的气路装置系统,装置依次连接包括工作气源、热解装置、过滤器和质谱仪,将微塑料样品放入热解装置中后,通过热解装置实现微塑料样品热解,微塑料样品的热解产物在工作载气的带动下,再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分析;同时提供其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微塑料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5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62482.X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F1/1506 , G02F1/155
Abstract: 一种多模式可调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单一的可逆金属电沉积型器件面临无法兼容多种可调光学模式和对比度低的问题。一种多模式可调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FTO透明导电玻璃、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电解液、ITO透明导电玻璃和绝缘垫片。方法:一、预处理:二、制备导电面上生长有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FTO透明导电玻璃;三、配置电解液;四、组装器件。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多模式可调的电致变色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08980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10414498.X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Low‑E玻璃不能任意调控辐射率,且不能实现颜色调控的问题。方法:一、基底ITO玻璃的清洗;二、制备电解质层薄膜;三、玻璃封装。本发明利用low‑E玻璃的金属膜层,通过控制金属膜层表面颗粒的粒径、密度、形貌控制其可见及红外波段的光学性能,开发了一种新型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即不仅能够依据自身需求,调节玻璃可见波段的透过率与红外段的反射率、辐射率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需求;同时还可任意调节玻璃的颜色,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本发明用于制备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36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226876.0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N21/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等离子体光谱检测土壤重金属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检测土壤中重金属过程操作不便,检测效率低、速度慢,无法实现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等离子体光谱检测土壤重金属装置,包括电磁加热装置、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装置、气路系统和电池;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加热管一端为锥尖向外的圆锥状且与所述主管的第一进气口平滑过渡连接,加热管另一端通过密封塞进行密封,加热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加热管的外侧壁上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的加热管内部还固设有金属样品舟,同时还提供其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土壤重金属光谱分析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50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80903.8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解-质谱技术的微塑料检测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微塑料含量研究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能准确实现对微塑料中各组分定量分析、易受环境干扰、误差大、准确率低且费时费力、仪器占地面积大、只能在实验室中运行,难以应用于现场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热解-质谱技术的微塑料检测装置,装置整体为一个通过管路连接成密闭的气路装置系统,装置依次连接包括工作气源、热解装置、过滤器和质谱仪,将微塑料样品放入热解装置中后,通过热解装置实现微塑料样品热解,微塑料样品的热解产物在工作载气的带动下,再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分析;同时提供其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微塑料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07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438580.1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9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缆索检测与养维护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式缆索锈蚀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方法通过微型内窥式成像装置获取待测缆索内钢丝的表面形貌及锈蚀状态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得到图像的灰度统计特征、识别相关定量特征信息,根据相同位置不同时刻的图像匹配与识别算法判断锈蚀发展倾向性,然后根据通过试验室试验得到的不同表面形貌、不同锈蚀程度条件下钢丝表面图像的灰度统计特征以及定量特征信息,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性分析以及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判定所述待测缆索内钢丝的表面锈蚀状态及锈蚀程度。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检测区域大、检测效率高、可靠性高、适用性强、安装简单、所使用检测装置体积小便于实际应用、成本低廉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