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级板式集储换热一体相变储释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7549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728056.9

    申请日:2021-06-29

    IPC分类号: F28D20/02 F28F2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级板式集储换热一体相变储释热装置,包括外壳和储热结构,储热结构设置在外壳内,在储热结构外侧与外壳的四个壳板之间分别设有一层保温板,储热结构包括多级板式模块化相变单元和若干换热盘管;多级板式模块化相变单元和若干换热盘管之间上下交替布置,每级板式相变单元的前后两侧均与外部连通,相邻两个相变储热模块之间设有间隙,若干间隙形成换热流体区域;在储热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每层换热盘管的进出液口依次穿过右侧盖板、右侧保温板和右侧的壳板;在换热流体区域和换热盘管内通入不同种类换热流体。本发明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适用温度范围广,设备热容量可调节,能同时进行储释热操作。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太阳能智能储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418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704435.X

    申请日:2020-07-2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太阳能智能储热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储热相变子系统、冷却‑负载子系统、采集与控制子系统,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包括用于加热空气的太阳能集热单元,储热相变子系统包括用于储热/放热的储热单元,冷却‑负载子系统用于利用所述储热相变子系统输出的热空气为用户发电,采集与控制子系统用于监测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储热相变子系统、冷却‑负载子系统,并基于神经网络控制该系统的工作模式。本发明能够在太阳辐照充足时利用储热单元存储多余的热量,在辐照不足时再通过储热单元释放热量,从而实现较为稳定的持续输出,提高能量利用率,满足用户用电需求。

    一种新型多级板式集储换热一体相变储释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7549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28056.9

    申请日:2021-06-29

    IPC分类号: F28D20/02 F28F2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级板式集储换热一体相变储释热装置,包括外壳和储热结构,储热结构设置在外壳内,在储热结构外侧与外壳的四个壳板之间分别设有一层保温板,储热结构包括多级板式模块化相变单元和若干换热盘管;多级板式模块化相变单元和若干换热盘管之间上下交替布置,每级板式相变单元的前后两侧均与外部连通,相邻两个相变储热模块之间设有间隙,若干间隙形成换热流体区域;在储热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每层换热盘管的进出液口依次穿过右侧盖板、右侧保温板和右侧的壳板;在换热流体区域和换热盘管内通入不同种类换热流体。本发明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适用温度范围广,设备热容量可调节,能同时进行储释热操作。

    一种可实现多模式运行的新型储释热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2672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21323.8

    申请日:2020-10-19

    IPC分类号: G01N25/2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实现多模式运行的新型储释热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包括加热子系统、储释热子系统、冷却子系统和换热子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在实验室情况下测试情况单一、难以详细模拟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储释热过程问题,可实现开式储释热运行模式、闭式循环储释热运行模式和开式储释热系统和闭式储释热系统自由切换模式,以及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多种变工况实验,该新型储释热实验系统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运行模式(如太阳能储热和余热回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储释热与储能装置实验,并能满足低温、中温、高温储释热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的研发与测试。

    一种利用椭偏参数测量固体材料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0161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341853.6

    申请日:2015-06-18

    IPC分类号: G01B11/30

    摘要: 一种利用椭偏参数测量固体材料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本发明涉及测量固体材料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测量方法原子力显微镜速度慢、扫描电子显微镜需要测量样品能够导电以及光切显微镜精度不高的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步骤一、对不同固体材料粗糙表面特征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即通过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求得该固体材料粗糙表面近场的空间电磁场分布;步骤二、通过近远场变换求得远场的复电场,计算镜反射方向的辐射偏振特性,并建立数据库;步骤三、当固体材料生产完成后,对该固体材料表面的光学椭偏参数进行测量,并与数据库比对,得到均方根粗糙度和自相关长度。本发明应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领域。

    的辐射特性参数为消光系数β、散射系数σs和不基于GPU并行加速的悬浮溶液辐射特性参数 对称因子g。本发明应用于悬浮溶液光学特性测反演的方法 量技术领域。

    公开(公告)号:CN10463476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069532.5

    申请日:2015-02-10

    IPC分类号: G01N21/51

    摘要: 基于GPU并行加速的悬浮溶液辐射特性参数反演的方法,本发明涉及GPU并行加速的悬浮溶液辐射特性参数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浮溶液辐射特性参数测量结果准确率低,以及耗费大量的计算机的问题。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步骤一、准备待测悬浮溶液,将待测悬浮溶液装在石英玻璃做的样品容器中;步骤二、测量装有悬浮溶液的样品容器的BSDF,获得不同散射方向的一组BSDF实验测量数据BSDFexp;步骤三、基于GPU加速算法结合优化算法进行样品容器悬浮液的辐射特性参数的反演,悬浮溶液(56)对比文件Jaona Randrianalisoa∗and DominiqueBaillis†.Improved Inverse Method forRadi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losed-CellAbsorbing Porous Media《.Journal ofThermophysics and Heat Transfer》.2006,第20卷(第4期),871-883.Lihong Wang et al.MCML-Monte Carlomodeling of light transport in multi-layered tissues《.Computer Methods andPrograms in Biomedicine》.1995,第47卷131-146.

    考虑光子晶体表面氧化膜分布的偏振特性数值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228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30651.X

    申请日:2015-01-21

    IPC分类号: G01N21/21 G01J4/04

    摘要: 考虑光子晶体表面氧化膜分布的偏振特性数值计算方法,本发明涉及偏振特性数值计算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未考虑不同位置处膜厚的不均匀性及工作量大、速度慢的问题。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步骤一、在已知光子晶体结构参数的情况下,通过FDTD数值模拟方法,求得光子晶体上方的空间电磁场分布;步骤二、计算辐射偏振特性,用光学椭偏参数表示;步骤三、计算穆勒矩阵元素,建立数据库;步骤四、利用仪器对光子晶体表面的光学椭偏参数进行测量,并计算穆勒矩阵元素,然后与数据库对比,得到对应的光子晶体表面氧化膜厚度及氧化膜分布不同位置。本发明应用于测量光子晶体表面氧化膜领域。

    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反演优化方法及装置、半透明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59879.X

    申请日:2022-07-21

    摘要: 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反演优化方法及装置、半透明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光学性质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致采用椭偏测量无法得到半透明光学薄膜的光学常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伪光学常数;步骤2:采集搜索范围内参数的初值,作为迭代参数;步骤3:采集迭代参数对应的入射偏振光波长和角度;步骤4:根据迭代参数和的波长和角度获得椭偏参数;步骤5:根据椭偏参数计算当前迭代参数的适应度;步骤6:判断适应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满足则输出当前迭代参数作为结果,不满足则返回并依次执行步骤2至步骤6。适合应用于探索半透明光学薄膜的光学常数。

    一种近场热辐射实验装置及其调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40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94204.5

    申请日:2021-05-07

    发明人: 赵军明 李松 裘俊

    IPC分类号: G01S17/50 G01N25/00 G09B23/16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近场热辐射实验装置及其调平方法,其中,近场热辐射实验装置包括:壳体、支架、移动平台、固定平台、固定装置以及真空系统。移动平台用于支撑第一样品。固定平台于支撑第二样品。固定装置用于将第二样品与第一样品完全贴合后固定。本申请提供的近场热辐射实验装置,通过移动平台向固定装置移动直至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完全贴合,当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完全贴合时,两个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处于平行状态,再通过固定装置将第二样品固定,保证了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之间的平行度,以便进行近场热辐射实验,由于上述调平是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接触实现的,因此能够保证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之间纳米级别的平行度,从而保证后续的检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