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转动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5444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6576.5

    申请日:2021-01-08

    Inventor: 王浩然 李爽 刘坤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转动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该连接结构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相互垂直并通过弧形约束钢板与弧形转动钢板的配合进行连接,弧形转动钢板与弧形约束钢板通过矩形摩擦垫片进行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横向穿过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形成的整体,且在端部通过若干预应力筋锚具进行固定。解决了如何有效解决干式连接节点耗能不佳,且在强震作用下变形严重的问题,本发明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间的连接,以满足实际设计与施工中的需要。

    一种针对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快速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936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45618.X

    申请日:2015-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Abstract: 一种针对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快速修复方法,本发明涉及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修复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建筑物连续倒塌时,将整个结构拆除造成的经济损失大、重建周期长的问题,该方法是通过一、搭建千斤顶、支墩和钢垫板组成的支撑系统;二、将搭建的钢垫板支撑在受损柱受损梁底部;三、将倒塌结构顶起到未倒塌结构标高;四、将钢垫板支撑在受损柱上方各层受损梁的底部;五、敲碎受损梁端部区域的压溃混凝土;六、调直梁中未断裂钢筋,将断裂钢筋截断;七、使用植筋方法修复断裂钢筋;八、绑扎箍筋、支模、浇筑灌浆料、拆模;九、修复受损柱;十、移除受损梁下的支墩、千斤顶和垫板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领域。

    一种基于位移评价指标的倒塌反应谱

    公开(公告)号:CN1054252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938413.9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一种基于位移评价指标的倒塌反应谱,本发明涉及基于位移评价指标的倒塌反应谱。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无法直接针对抗倒塌能力进行设计以及现有倒塌能力谱在以位移指标作为倒塌评价标准的抗震设计中无法使用的问题。步骤一、选择N条地震动记录;步骤二、给定单自由度结构的周期T;步骤三、设计单自由度结构的动力特征:m、k0、ξ;步骤四、选择单自由度结构的恢复力模型;步骤五、绘制所选择的编号为n的地震动记录对应的增量动力分析曲线;步骤六、计算倒塌时对应的基于位移评价指标的倒塌反应谱值;步骤七、绘制出基于位移评价指标的倒塌反应谱;步骤八、得到平均倒塌反应谱。本发明应用于抗倒塌能力设计领域。

    一种计算地震响应的单体建筑简化模型的构建和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7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33723.3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地震响应的单体建筑简化模型的构建和修正方法,包括:步骤1:查阅‑建筑图纸或公开数据,获取建筑结构的基本信息;步骤2:基于建筑结构的基本信息构建初始单体建筑简化模型;步骤3:基于地震传感器获取监测信息,对监测信息进行预处理;步骤4: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分阶段修正初始单体建筑简化模型,得到单体建筑简化模型。步骤5:将地震动时程记录输入单体建筑简化模型中计算结构各层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响应,并对修正结果进行评估。本发明基于监测数据修正模型,更适用于对结构信息不足的建筑进行地震响应计算,同时模型修正阶段粒子群算法采取并行计算确定结构参数,明显缩短计算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