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热-换热管组件、高温储热-换热强化元件及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94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82377.5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储热‑换热管组件、高温储热‑换热强化元件及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涉及新能源利用和高温储热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为空间太阳能热发电与地面运行模式不同,不适应高密度非均匀热流,现有的套管式结构不具备高倍聚集太阳能的收集、转换和储存功能,造成热源储能效率低、结构内部局部过热和无法满足轻质性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高温储热‑换热强化元件,包括:外套管、换热管和传热结构,换热管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管平行、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部;所述换热管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管的轴线不重合,换热管内部以及换热管与外套管之间填充传热结构。适合应用于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实验中。

    一种热离子发电系统的端电压采样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63006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42658.X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离子发电系统的端电压采样控制电路,热离子发电系统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与负载连接,包括:参考电压源,用于输出预设参考电压;电压补偿模块,用于根据热离子发电系统输出的电流生成电压校正量;加法模块,用于对预设参考电压和电压校正量进行求和,以得到校正参考电压;电压采样模块,用于采集电力电子变换器输入端的初始电压;控制调节模块,用于在负载需求功率变化时根据电力电子变换器输入端的初始电压和校正参考电压调整电力电子变换器模块输入端的电压。本发明通过将校正参考电压和电力电子变换器输入端即远端电压进行配合,可以实现热离子发电系统输出端即近端电压的稳定控制,同时有效避免长距离采样所引起的信号干扰。

    一种深远海底固定信标与导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0174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74251.2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一种深远海底固定信标与导航装置,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微能量智能管理电路、锂电池和声电换能器。放射性同位素电池通过辐射伏特效应/辐光伏效应或半导体温差热电转换效应等将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微能量智能管理电路控制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能量收集、锂电池的充放电以及声电换能器的开关,有效收集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微弱的电能为锂电池充电,也解决了声电换能器工作所需瞬时功率大的问题。声电换能器包含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将外界特定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发射器随后向外界发射含位置信息的声信号,实现为长远距离航行的无人水下载具提供精准的定位导航功能,避免其因丢失位置而遗失海底。

    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846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2312.5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包含:真空控制系统和封装系统;所述真空控制系统至少包含上平台真空支撑结构、下平台真空支撑结构、腔体真空控制系统,所述上平台真空支撑结构和所述下平台真空支撑结构合模后形成一密闭腔体,所述腔体真空控制系统对所述密闭腔体内的真空压力进行调节;所述封装系统至少包含合模动力机构、开盖动力机构、位移控制机构、上盖翻转机构、橡胶密封装置、溢胶保护薄膜;所述合模动力机构与所述下平台真空支撑结构相连接,所述开盖动力机构与所述上平台真空支撑结构相连接,所述位移控制机构连接在所述下平台真空支撑结构上,所述上盖翻转机构与所述上平台真空支撑结构相连接,所述橡胶密封装置贴合在所述上平台真空支撑结构上,所述溢胶保护薄膜用于粘贴在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和盖片表面,对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和盖片进行定位和溢胶保护。有效解决同面电极卷曲柔性砷化镓太阳电池的真空封装问题。

    一种抑制共模电流的非隔离型双Buck逆变器拓扑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8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088296.1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抑制共模电流的非隔离型双Buck逆变器拓扑及控制方法,针对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中非隔离逆变器中共模电流问题。该电路主要有两路并联的Buck电路和H桥电路级联而成,该电路通过双交错三角载波和双交错正弦调制半波的控制,可以实现两路并联的Buck电路的正弦脉宽输出和H桥电路调制极性的切换,从而得到与交流电网电压的同频同幅同相输出,并能够有效抑制由光伏阵列对地寄生电容引起的共模电流。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易行,能够实现共模电流的有效抑制,降低系统干扰,提升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在光伏逆变场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种斯特林发电机和温差发电联用的空间同位素电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451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45848.7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同位素电源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斯特林发电机和温差发电联用的空间同位素电源系统,其中,主发电单元,其包括斯特林发电机、设置于斯特林发电机热源输入端的热源模块,以及设置于斯特林发电机余热输出端的换热管模块;余热回收单元,设置于换热管模块的外部,其包括数量不少于1组的热电元件阵列板;以及,储能单元,连接于斯特林发电机和热电元件阵列板的电力输出端,其包括充电电路和与充电电路相连的输出电路;本发明将斯特林发电机、温差发电与同位素电源系统结合,发挥同位素电源系统、斯特林发电机和温差发电应用于空间探索任务的优势,实现了空间同位素电源系统的小型化、高输出功率、高能量转换效率。

    一种月面自闭环生物试验室

    公开(公告)号:CN1153628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26921.5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月面自闭环生物试验室,所述生物试验室包括:密闭腔室,中空结构,埋入月壤之中设置,且仅露出上表面;聚光透镜,镶嵌于所述密闭腔室的上表面,暴露于月壤表面,用于聚焦太阳光;相变蓄热腔室,设置于所述密闭腔室内部,且位于所述聚光透镜的下方,用于通过所述聚光透镜吸收并储存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实现所述生物试验室的温度控制;温差发电器件,设置于所述相变蓄热腔室内部,将相变蓄热腔室所储存的热能转变为电能,实现月昼月夜不间断供电。本发明解决了月面生物试验室温度控制和电能供给的两大难题,实现了月面太阳能原位利用,在月昼和月夜期间均可满足使用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