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4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82377.5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储热‑换热管组件、高温储热‑换热强化元件及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涉及新能源利用和高温储热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为空间太阳能热发电与地面运行模式不同,不适应高密度非均匀热流,现有的套管式结构不具备高倍聚集太阳能的收集、转换和储存功能,造成热源储能效率低、结构内部局部过热和无法满足轻质性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高温储热‑换热强化元件,包括:外套管、换热管和传热结构,换热管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管平行、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部;所述换热管的轴线与所述外套管的轴线不重合,换热管内部以及换热管与外套管之间填充传热结构。适合应用于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实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047939.8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测量各向异性材料高低温导热物性参数的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固体材料热物性参数测试领域。解决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导热系数测量问题,最终通过反演测试方法获得材料的热物性参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加热/冷却系统、真空系统、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所述加热/冷却系统与测量系统连接,为其提供稳定的高温/低温气流;真空系统与加热/冷却系统和测量系统连接,实现通气加热前装置内部真空;测量系统用于对试件进行试件导热物性参数的测量,测量系统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连接,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本发明可应用于复合材料、建筑保温、飞行器热防护等技术领域的设备热分析、设计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2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78192.7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太阳能模拟器聚集光束能量分布特性的移动靶瞬态热场测量方法及装置,涉及聚集太阳能高温热利用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光束辐射强度分布的获取方法中,待反演未知数将远多于方程数目,反演精度难以保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太阳能模拟器聚集光束能量分布特性的移动靶瞬态热场测量方法,方法包括:采集太阳能模拟器光轴方向上不同位置处的测试靶面瞬态温度场数据和太阳能模拟器上的光谱辐射力分布数据;获取聚集光在不同靶位处的能流分布反演结果;根据聚集光在不同靶位处的能流分布反演结果获取归零矩阵;根据不同靶位处的能流分布反演结果和归零矩阵获取辐射强度反演结果。适用于太阳能模拟器聚集光束空间分布特性测量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1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47939.8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测量各向异性材料高低温导热物性参数的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固体材料热物性参数测试领域。解决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导热系数测量问题,最终通过反演测试方法获得材料的热物性参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加热/冷却系统、真空系统、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所述加热/冷却系统与测量系统连接,为其提供稳定的高温/低温气流;真空系统与加热/冷却系统和测量系统连接,实现通气加热前装置内部真空;测量系统用于对试件进行试件导热物性参数的测量,测量系统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连接,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本发明可应用于复合材料、建筑保温、飞行器热防护等技术领域的设备热分析、设计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63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169009.8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散光抑制遮光罩,具体涉及用于星载光学系统杂散光抑制的含双层微蜂窝遮光罩。所述含双层微蜂窝遮光罩包括罩体壁、内蜂窝层、外蜂窝层、罩底固定环和罩顶固定环;所述内蜂窝层以一侧层面为粘接面粘接在罩体壁内表面;所述内蜂窝层的另一侧层面上粘接有所述外蜂窝层,并且所述内蜂窝层上的蜂窝孔与外蜂窝层上的蜂窝孔保持开口交错形式;所述内蜂窝层和外蜂窝层在遮光罩内,并且所述内蜂窝层和外蜂窝层的上下两个边沿分别与所述罩底固定环和罩顶固定环相连。所述含双层微蜂窝遮光罩能够有效阻挡视场外杂散光向光学系统内部的传播,满足星载光学系统高分辨的探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0782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463343.4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仪同时获取材料温度及光谱方向发射率的测量方法,包括:对光谱仪进行标定,得出光谱仪特征函数中的系数;将待测样片置于样片槽内,将样片加热至T1,通过光谱仪测量待测样片表面辐射得到曲线一;微调加热片使被测样片的测量温度发生小于5K的热响应变化;重复步骤二,此时被测样片温度为T2,通过光谱仪测量样片表面光谱辐射能量曲线二;选取两个特定的波长λ1和λ2,得到以下式子:利用全局最优算法解出T1和T2,得到不同时刻被测样片的真温和相对应波长的发射率。本发明是一种仅根据两组相差很小温度下的方向光谱辐射测量曲线同时获取材料光谱方向发射率与温度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780739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098245.5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英泡沫的梯级间隙式太阳能多孔吸热器,包括光学窗口、石英泡沫、多孔吸热芯组和隔热层;其中,多孔吸热芯为不同参数和材质梯级组合并通过间隙式布置的泡沫材料,气流工质从工质入口流入,经过环形通道预热,再依次通过石英泡沫和多孔吸热芯组,最后由工质出口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吸热器容易导致热斑、流动不稳定性、热应力集中,换热不充分,整个多孔吸热芯的温度差异较大,进而影响吸热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含石英泡沫的梯级间隙式太阳能多孔吸热器,提高太阳能高温光‑热转换效率的同时,可优化吸热器内部换热环境,增加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807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98245.5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英泡沫的梯级间隙式太阳能多孔吸热器,包括光学窗口、石英泡沫、多孔吸热芯组和隔热层;其中,多孔吸热芯为不同参数和材质梯级组合并通过间隙式布置的泡沫材料,气流工质从工质入口流入,经过环形通道预热,再依次通过石英泡沫和多孔吸热芯组,最后由工质出口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吸热器容易导致热斑、流动不稳定性、热应力集中,换热不充分,整个多孔吸热芯的温度差异较大,进而影响吸热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含石英泡沫的梯级间隙式太阳能多孔吸热器,提高太阳能高温光-热转换效率的同时,可优化吸热器内部换热环境,增加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310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295970.3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测量管内多孔材料与气流高温换热的实验装置,涉及一种测量管内多孔材料与气流高温换热的实验装置。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无法在高温下测量多孔材料的耦合传热基本参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由空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旁路系统、温压补偿涡轮流量计和测试段组成;所述的空气压缩机与稳压罐相连,调节阀的出口分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连通截止阀,截止阀与旁路系统相连,另一条支路与温压补偿涡轮流量计相连,测试段与出口稳定段相连;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可以完成在高温下测量多孔材料的耦合传热基本参数的操作,并且各系统间协同运行、安全稳定、拆卸组装方便、多孔材料可更换、重复测量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98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410003380.4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S4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Abstract: 应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对称式两级平面反射聚集方法,涉及一种对称式两级平面反射聚集方法。为了解决目前的太阳能量聚集系统方案存在聚集能流分布不均匀、光斑形状与太阳电池形状不匹配和跟踪难度高的问题。建立反射系统: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侧分别布置一个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两个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以垂直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光轴为轴对称设置,在两个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的焦点两侧分别对称布置一个二级斜平面反射镜;使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呈现的两个椭圆型光斑完全重合,求取反射系统的最佳结构参数,对反射系统进行跟踪误差调控;通过在两个维度下调控在轨运行的反射系统,使太阳能电池阵实现聚集能流。它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聚集能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