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发动机排气消声于一体的斯特林发动机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5854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228240.X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发动机排气消声于一体的斯特林发动机发电系统,包括发动机、排气管、消声器、斯特林发动机,发动机连通排气管,消声器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排气管,消声器的另一端为废气出口,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壳,消声器外壳里设置迷宫管路,迷宫管路上设置气孔,迷宫管路外部包有高效多孔吸声材料,斯特林发动机的热缸直接插入消声器外壳里,并位于高效多孔吸声材料里,斯特林发动机与消声器外壳之间密封连接,斯特林发动机连接发电机。本发明利用消声器消声过程中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可以对发动机排气气流进行降速。速度被严重削弱的气流能与斯特林发动机热缸间进行充分接触、换热,带动斯特林发动机和发电机运转,给用电设备供电。

    一种基于发动机排气能量回收的梯级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15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28234.4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发动机排气能量回收的梯级发电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级余热回收装置、第二级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第一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废气涡轮,发动机的尾气通入废气涡轮的废气入口,废气涡轮连接第一级发电机,所述第二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能量储存池、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所述能量储存池包括能量储存池箱体,能量储存池箱体里设置盘管,能量储存池箱体里充有储热介质,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热缸深入至能量储存池箱体并于储热介质相接触,废气涡轮的废气出口连通盘管。本发明实了现发动机排气能量的梯级回收利用,回收效率较高,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具有较强的科研价值和市场价值。

    一种适用于低温度环境模拟的实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66890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22228.6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温度环境模拟的实验台,包括实验台本体,实验台本体顶部设置顶部气体入口,实验台本体底部设置底部气体入口,实验台本体侧面设置气体出口,实验台本体底部设置多起孔结构,从底部气体入口进入的气体从多起孔结构进入实验台本体内部空间,实验台本体内部设置气体流动通道,实验台本体内部空间的气体从气体流动通道流向气体出口。本发明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实现实验台内极端温度(如低温)的温度保持,并且温度梯度非常小,更加贴近真实环境,为众多难以在常温下实现的实验提供环境。

    一种适用于液滴结冰实验的液滴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16559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22333.X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液滴结冰实验的液滴发生器,包括蠕动泵驱动器、蠕动泵泵头、蠕动泵泵管、液体注射器、实验台台架、可替代的注射器针头结构、震动结构,蠕动泵驱动器连接蠕动泵泵头,蠕动泵泵头通过蠕动泵泵管连接液体注射器,液体注射器安装在实验台台架上,液体注射器连接可替代的注射器针头结构,可替代的注射器针头结构安装于震动结构之上。本发明所设计的双层制冷表面结构,上层半导体制冷片热面和下层半导体制冷片冷面连接采用高粘性高导热系数液态材料减小损耗,可以轻松达到水的过冷温度满足液滴过冷结冰的实验要求。

    一种适用于封闭实验台的低温试验环境管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996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83969.X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温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封闭实验台的低温试验环境管路系统。本发明包括进气管道、排气管道、换热器、实验台、增压风扇;外循环时开启入口阀门、出口阀门、实验台的下进气阀门和上进气阀门,在增压风扇的作用下使实验台内气压和外界气压平衡,实现内外空气对流;内循环时关闭入口阀门、出口阀门,开启实验台的下进气阀门和上进气阀门,使气流在换热器内降温,在试验台内维持恒定温度。本发明作为一种针对性设计的管路装置其可以在低温环境下长时间、多次数的使用,并实现试验要求的制冷表面去霜和过冷液滴制备。

    一种低温液滴撞击结冰实验台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99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22028.0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液滴撞击结冰实验台,包括隔温外框、内部低温实验区外框、自动化试验台架、底板,所述隔温外框、内部低温实验区外框、底板构成实验空间,自动化试验台架位于实验空间内,所述自动化试验台架包括框架、水平活动板、螺纹丝杠,框架底部安装带孔铝板,螺纹丝杠的顶部连接框架顶部,螺纹丝杠的底部位于带孔铝板上方并连接z向低温步进电机,螺纹丝杠中部穿过水平活动板并与其相配合,水平活动板上安装x向滑轨和y向滑轨,y向滑轨上安装滑块,y向滑轨位于两个x向滑轨之间并沿其移动。本发明保证了实验区的低温环境,利用步进电机及程序控制实现同一工况下的多组实验,减少了人为因素所带来的误差。

    一种用于内燃机排气多品质余热的梯级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8984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29065.6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排气多品质余热的梯级回收系统,包括两级余热回收回路,两级余热回收回路组成如下:一级回路包括蒸发器、汽轮机、冷凝器等;二级回路包括能量储存池、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一级回路根据朗肯循环原理,工质水被高品质的排气能量加热、产生相变,并膨胀做功推动汽轮机旋转;二级回路根据概括性卡诺循环原理,汽轮机排出的二次废气中剩余的能量储存于能量储存池中,为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提供稳定热源,使其连续工作。控制单元管理系统的运行,能量评估单元进行系统参数、效率的计算。本发明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回收利用,能量转换效率高、工作可靠。

    一种集发动机排气消声于一体的斯特林发动机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585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28240.X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发动机排气消声于一体的斯特林发动机发电系统,包括发动机、排气管、消声器、斯特林发动机,发动机连通排气管,消声器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排气管,消声器的另一端为废气出口,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壳,消声器外壳里设置迷宫管路,迷宫管路上设置气孔,迷宫管路外部包有高效多孔吸声材料,斯特林发动机的热缸直接插入消声器外壳里,并位于高效多孔吸声材料里,斯特林发动机与消声器外壳之间密封连接,斯特林发动机连接发电机。本发明利用消声器消声过程中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可以对发动机排气气流进行降速。速度被严重削弱的气流能与斯特林发动机热缸间进行充分接触、换热,带动斯特林发动机和发电机运转,给用电设备供电。

    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3113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29083.4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气体燃料发动机、换热器、能量储存池、循环泵,气体燃料发动机的进口设置流量计,气体燃料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换热器,经换热器内的排气通道排出,循环泵安装在循环出口管上,循环出口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换热器的循环出口和能量储存池的进口,循环进口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换热器的循环进口和能量储存池的出口。本发明通过对整套系统形式、能量储存池和低温差热气机的合理设计以及高效换热器和循环介质的合理选取,可以实现排气能量高效率的提取、转化、储存与利用。本发明能量储存池对难以捕捉和收集的能量成功实现了转化和储存,实现排气能量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

    一种内燃机排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3113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28235.9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排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包括内燃机、相变换热器、冷凝器、汽轮机,内燃机的进口设置流量计,内燃机连通排气管,排气管连接相变换热器,排气管内的尾气经相变换热器里的废气通道通过相变换热器的废气管排出,换热增压泵安装在换热水管上,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变换热器的冷凝入口和冷凝器的冷凝出口,相变换热器的冷凝入口里的冷凝介质经相变换热器排入至蒸汽管,蒸汽管连接汽轮机入口,汽轮机出口连通冷凝器的冷凝进口,汽轮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发电机。本发明两级余热回收回路共同实现了余热的回收和再利用,具有热回收效率高、可靠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