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72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76334.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氨氢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氨重整气助燃的氨氢发动机排气能量利用结构,包括:重整气罐与第一重整气供气管道和第二重整气供气管道连接,重整气罐内的重整气通过第一重整气供气管道与第二进气管道内的空气/氨混合气混合,形成空气/氨/氢混合气,空气/氨/氢混合气经过第二进气管道进入至气缸内,气缸与第一排气管道连接,重整气罐内的氨重整气通过预燃室燃料供给管道喷入气缸的预燃室内,预燃室内设有火花塞,火花塞引燃空气/氨/氢混合气。利用预燃室内的火花塞引燃预燃室的氨氢混合燃料并使主燃室燃料开始燃烧,并通过在第二排气管道内加装重整气喷射阀和电热塞,少量氨重整气注入第二排气管道并点燃,提高排气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45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98954.8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面向可视化试验的宽压力范围氨燃料供给系统及其供给方法,涉及船舶零碳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解决氨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需要高的燃烧条件而进行的高/低压氨燃料喷雾及燃烧研究的问题。系统采用低压气相氨燃料供给通路输送氨燃料给氨燃料喷射模块,还通过加压供给通路将氨燃料加压后输送给氨燃料喷射模块;还将氨燃料输送给高压液氨供给子模块;高压液氨供给子模块将氨燃料加压处理后输送给氨燃料喷射模块;氨燃料喷射模将氨燃料输送给综合测控模块;综合测控模块进行试验;管路清洁模块用于清洁管路中的废弃氨燃料并输送给废弃燃料处理模块进行处理;本发明适用于零碳燃料喷雾燃烧领域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2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76331.8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燃烧及有害排放物抑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氢气加浓助燃的预燃室式氨氢发动机的排气结构,包括:氢气分离器,设于燃室燃料供给管道上,氢气分离器用于分离部分第一重整气供气管道内的重整气,并形成氢气,预燃室内设有火花塞,主燃室内燃料燃烧产生的尾气通过第一排气管道进入至第二排气管道,第二排气管道上设有电热塞和催化装置,第二重整气供气管道与第二排气管道连接,电热塞用于点燃尾气;催化重整器供氨管道。利用预燃室内的火花塞点燃少量喷射的氢气,从而引燃主燃室的氨氢混合燃料,并通过在排气道内加装电热塞与氨重整气喷射阀,将少量氨重整气注入排气道并点燃,以此提高排气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1320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503734.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59/44 , F02M59/46 , F02M43/00 , F02M51/00 , H01M8/04082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低温重整制氢的混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动力与能源工程领域。解决了目前氢燃料电池燃料储存和运输困难及现有动力系统响应慢、运行不稳定、机动性差的问题。它包括燃料储存罐、等离子体重整器、催化重整器、内燃机、燃料电池、蓄电池组、电动机、齿轮箱、动力输出轴、逆变器和预混合器,燃料储存罐的出料口分别与预混合器的燃料进口、等离子体重整器的燃料进口及催化重整器的燃料进口连通,预混合器的混合气出口与进气道喷射器和缸内直喷喷射器连通,燃料电池的电力出口与蓄电池组和电动机电连接,电动机与齿轮箱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65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1415068.7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进化算法和深度学习的燃料燃烧机理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对现有化学反应机理在高压下的预测仿真功能进行拓展。首先提出深度学习模型,对现有的着火延迟时间进行了回归;然后在可验证情况下丰富了高压下和高温下的着火延迟时间,作为标定依据,最后综合得到的着火延迟数据和层流火焰速度数据进行了PLOG形式的化学反应机理的优化,提升化学反应机理在提升燃料燃烧机理的准确性,以及其在高温高压下的预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76351.5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排气低温燃烧策略火花塞点燃式氨氢发动机排气系统,涉及内燃机零碳燃烧污染物排放抑制领域,解决了氨发动机氨着火困难、未燃氨逃逸与氮氧化物排放量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氨燃料系统、发动机系统和氨热解制氢重整系统,氨燃料系统分别和发动机系统以及氨热解制氢重整系统连通,氨热解制氢重整系统分别和发动机系统的进气管以及排气管连通;发动机系统的排气管通过废气再循环管道和进气管连通;排气管末端依次设置有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和氨气氧化催化器。本发明将氨重整催化器设置在排气管中,向排气管中提供氨重整气并点燃提高排气温度,来提高氨重整催化器工作效率;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和氨气氧化催化器处理未燃氨和NOx。
-
公开(公告)号:CN11528593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814288.0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及包括其的氢‑氨混合动力系统,属于动力能源领域。解决了现有氨重整器与分离装置均存在结构复杂与效率低及两者相互独立未实现耦合工作问题。它包括相互连通的氨微通道热重整模块和氢气选择性分离模块;氨微通道热重整模块包括氨气腔、废气换热腔、重整气腔一、氨气重整微通道和电热层,在氨气腔内均匀布置若干氨气重整微通道,在废气换热腔的外壁面包裹一层电热层,在废气换热腔上设有发动机废气进口和发动机废气出口,在重整气腔一上开设有重整气出口;氢气选择性分离模块包括重整气腔二、氢气分离腔、重整气腔三和氢气选择性通过复合管。本发明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氨燃料压燃活塞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2859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14288.0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重整分离一体化装置及包括其的氢‑氨混合动力系统,属于动力能源领域。解决了现有氨重整器与分离装置均存在结构复杂与效率低及两者相互独立未实现耦合工作问题。它包括相互连通的氨微通道热重整模块和氢气选择性分离模块;氨微通道热重整模块包括氨气腔、废气换热腔、重整气腔一、氨气重整微通道和电热层,在氨气腔内均匀布置若干氨气重整微通道,在废气换热腔的外壁面包裹一层电热层,在废气换热腔上设有发动机废气进口和发动机废气出口,在重整气腔一上开设有重整气出口;氢气选择性分离模块包括重整气腔二、氢气分离腔、重整气腔三和氢气选择性通过复合管。本发明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氨燃料压燃活塞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013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03734.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59/44 , F02M59/46 , F02M43/00 , F02M51/00 , H01M8/04082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低温重整制氢的混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动力与能源工程领域。解决了目前氢燃料电池燃料储存和运输困难及现有动力系统响应慢、运行不稳定、机动性差的问题。它包括燃料储存罐、等离子体重整器、催化重整器、内燃机、燃料电池、蓄电池组、电动机、齿轮箱、动力输出轴、逆变器和预混合器,燃料储存罐的出料口分别与预混合器的燃料进口、等离子体重整器的燃料进口及催化重整器的燃料进口连通,预混合器的混合气出口与进气道喷射器和缸内直喷喷射器连通,燃料电池的电力出口与蓄电池组和电动机电连接,电动机与齿轮箱连接,齿轮箱与内燃机连接,齿轮箱的输出端连接动力输出轴。本发明主要用于内燃机动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76330.3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燃烧及有害排放物抑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预燃室式柴油微引燃氨氢发动机的减排结构,包括柴油罐,设于预燃室燃料供给管道上,预燃室燃料供给管道与预燃室连接,柴油罐内的柴油通过预燃室燃料供给管道进入预燃室内,柴油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被压燃,形成射流火焰,并引燃空气/氨/氢混合气,燃烧产生的尾气通过第一排气管道进入至第二排气管道,第二排气管道上设有电热塞和催化装置,第二重整气供气管道与第二排气管道连接,电热塞用于点燃尾气;通过点燃第二排气管道内少量喷射的氨重整气、排气中的逃逸氨,提高排气温度,提高氨重整器的工作效率,为发动机系统提供充足的氨重整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