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8141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14110.1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225 , B22D11/1206 , B22D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高层建筑用钢连铸坯中心致密度的方法,所述连铸过程中,控制铸机拉速为0.75m/min~0.90m/min;采用凝固末端重压下;采用动态二冷控制,同时采用轻压下与重压下按分配固相率进行压下;控制中间包钢水过热度20℃~30℃。本方法主要是通过稳定铸机拉速、降低中间包过热度、二冷动态控制、凝固末端重压下控制等技术措施综合运用来降低高建钢铸坯的中心疏松,进而提高铸坯中心致密度,改善轧材内部质量。采用本方法生产的铸坯,实施后效果优于现有的轻压下技术,中心致密度较高,整体质量好,能够很好地满足高建钢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8141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214110.1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高层建筑用钢连铸坯中心致密度的方法,所述连铸过程中,控制铸机拉速为0.75m/min~0.90m/min;采用凝固末端重压下;采用动态二冷控制,同时采用轻压下与重压下按分配固相率进行压下;控制中间包钢水过热度20℃~30℃。本方法主要是通过稳定铸机拉速、降低中间包过热度、二冷动态控制、凝固末端重压下控制等技术措施综合运用来降低高建钢铸坯的中心疏松,进而提高铸坯中心致密度,改善轧材内部质量。采用本方法生产的铸坯,实施后效果优于现有的轻压下技术,中心致密度较高,整体质量好,能够很好地满足高建钢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5229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04849.X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物性参数分布计算的连铸坯热跟踪计算方法,涉及一种在线跟踪模型的计算方法,包括离线获取热物性参数、铸坯宽向1/2位置处的凝固坯壳生长规律和铸坯宽向不同位置处凝固坯壳生长规律关系;建立在线热跟踪计算模型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并读入铸坯初始浇铸条件与浇铸过程信息;生成跟踪单元;选取热物性参数;跟踪单元求解计算;非均匀凝固前沿计算;判断跟踪单元位置。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的单向耦合,即只考虑热物性参数对宏观凝固传热的影响,在保障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计算的坯壳厚度与实测值误差为5%左右,表面温度值与实测值温度的偏差能够控制住±10℃内。
-
公开(公告)号:CN10705229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004849.X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物性参数分布计算的连铸坯热跟踪计算方法,涉及一种在线跟踪模型的计算方法,包括离线获取热物性参数、铸坯宽向1/2位置处的凝固坯壳生长规律和铸坯宽向不同位置处凝固坯壳生长规律关系;建立在线热跟踪计算模型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并读入铸坯初始浇铸条件与浇铸过程信息;生成跟踪单元;选取热物性参数;跟踪单元求解计算;非均匀凝固前沿计算;判断跟踪单元位置。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的单向耦合,即只考虑热物性参数对宏观凝固传热的影响,在保障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计算的坯壳厚度与实测值误差为5%左右,表面温度值与实测值温度的偏差能够控制住±10℃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