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458681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23440309.1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嘉兴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组件与DC/DC升压逆变器连接,DC/DC升压逆变器通过DC‑link电容器与多功能DC/AC逆变器连接,多功能DC/AC逆变器和有轨电车电网及交流负载连接,DC/DC升压逆变器和多功能DC/AC逆变器分别连接其控制电路,涉及光伏并网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用于有轨电车辅助供电运行,能够提高逆变器的利用效率、改善光伏发电输送的电能质量、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为有轨电车绿色、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对我国按时完成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895325.X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辅助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中和城区规划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虚拟地图中放置虚拟组件的设计方式,提供一种实现人机交互的方法,并且,对于虚拟组件设置对应的主标签以及二级子标签,以通过主标签体现建筑的类型,通过二级子标签体现建筑的主要设计参数,并且,在放置虚拟组件中考虑各虚拟组件的关联关系,并确定关联参数,基于所关联虚拟组件的数量以及关联参数判定对所述虚拟组件的二级子标签进行修正时的修正方式,通过上述过程,考虑实际设计中的各项约束,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少数据运算量,相比于模型计算方式能够基于虚拟组件的调整快速的响应,辅助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96176.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校园个人碳足迹分析方法及系统,其系统包括:若干采集器,其能够进行定位和计时;若干识别终端,其与各采集器相连用以对各采集器的位置进行确认并生成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停止移动的采集器进行计时以形成对应的停留时长;若干计量终端,其用以对能量的变化进行计量;服务器,其用以收集位置信息以及停留时长,并根据计量终端的能量变化确定各待分析的目标的能量消耗;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因人流密集场所带来的采集信号被干扰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能耗信息采集的准确度,从而有效提升了个人碳足迹记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7681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895113.1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区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步骤S1,对城区内的区域按照不同职能的进行区域划分;步骤S2,统计划分的各个区域碳排放参量;步骤S3,根据各个区域碳排放参量计算每个区域的碳排放量步骤S4,对碳排放量进行汇总,计算城区整体碳排放量;在步骤S1中,根据不同职能对区域划分完成后,根据区域位置进行进一步划分,在步骤S4中,对不同职能划分的区域进行校验,判定碳排放量是否合理。本发明通过将城区按照职能进行划分,分别计算不同职能区域的碳排放量,保证了整体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别区域的计算结果进行校验,及能够对各类别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又能进一步精准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895325.X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辅助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中和城区规划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虚拟地图中放置虚拟组件的设计方式,提供一种实现人机交互的方法,并且,对于虚拟组件设置对应的主标签以及二级子标签,以通过主标签体现建筑的类型,通过二级子标签体现建筑的主要设计参数,并且,在放置虚拟组件中考虑各虚拟组件的关联关系,并确定关联参数,基于所关联虚拟组件的数量以及关联参数判定对所述虚拟组件的二级子标签进行修正时的修正方式,通过上述过程,考虑实际设计中的各项约束,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少数据运算量,相比于模型计算方式能够基于虚拟组件的调整快速的响应,辅助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76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95113.1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区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步骤S1,对城区内的区域按照不同职能的进行区域划分;步骤S2,统计划分的各个区域碳排放参量;步骤S3,根据各个区域碳排放参量计算每个区域的碳排放量步骤S4,对碳排放量进行汇总,计算城区整体碳排放量;在步骤S1中,根据不同职能对区域划分完成后,根据区域位置进行进一步划分,在步骤S4中,对不同职能划分的区域进行校验,判定碳排放量是否合理。本发明通过将城区按照职能进行划分,分别计算不同职能区域的碳排放量,保证了整体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别区域的计算结果进行校验,及能够对各类别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又能进一步精准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2356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659616.9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 G06Q30/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规划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碳社区规划设计方法,包括,减排预测模块初步模拟社区规划模型;减排计算模块计算平均基准线排放量;判定模块对所述社区规划模型进行初步评级并确定是否对所述社区规划模型进行减排规划处理,对所述社区规划模型进行低碳规划;判定模块确定针对社区内人员的行为规划强度、将社区规划模型中对应的模拟参数调节至对应值;判定模块判定减排规划后的社区规划模型的低碳排放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判定模块对第一预设平均值进行修正,以判定是否对社区规划模型进行二次规划;判定模块判定社区规划模型的低碳排放量符合预设标准时完成对社区规划模型的规划,有效对社区规划模型的碳排放量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0780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99422.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1D21/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办公建筑人员碳足迹计量方法,包括:收集办公建筑中各工作层的楼层、工作时间以及工作时长,并形成办公建筑的工作层模型;根据工作层模型设定各工作层的若干浮动收集区间以及若干持续收集区间;通过浮动收集方式对浮动收集区间进行浮动碳足迹的浮动数据收集,并形成浮动碳足迹;通过持续收集方式对持续收集区间进行持续碳足迹的持续数据收集,并形成持续碳足迹;根据工作层模型确定办公建筑对应的碳足迹;本发明通过对办公建筑的分层,在有效提升了对碳足迹计量的准确性的同时,有效降低办公建筑碳足迹计算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23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59616.9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 G06Q30/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规划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碳社区规划设计方法,包括,减排预测模块初步模拟社区规划模型;减排计算模块计算平均基准线排放量;判定模块对所述社区规划模型进行初步评级并确定是否对所述社区规划模型进行减排规划处理,对所述社区规划模型进行低碳规划;判定模块确定针对社区内人员的行为规划强度、将社区规划模型中对应的模拟参数调节至对应值;判定模块判定减排规划后的社区规划模型的低碳排放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判定模块对第一预设平均值进行修正,以判定是否对社区规划模型进行二次规划;判定模块判定社区规划模型的低碳排放量符合预设标准时完成对社区规划模型的规划,有效对社区规划模型的碳排放量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5859675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2172568.X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宇自动开关窗户,包括窗体、二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自动开关窗装置、电源。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测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并将数据发送到自动开关窗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室外温度并将数据发送到自动开关窗装置,PM2.5传感器用于测定室外PM2.5浓度并将数据发送到自动开关窗装置,自动开关窗装置根据接收的数据控制窗体的开启或者闭合,涉及窗户技术领域,能够根据室外的环境对窗户进行自动开启和关闭,可以实现更好的室内通风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