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8545789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3136721.4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四川久马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路面环境测定设备。该设备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信号收集发送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与信号收集发送装置连接;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环境因素传感器、存储器以及信号控制器,其中:环境因素传感器分别与存储器和信号控制器连接,用于采集路面环境数据;存储器与信号控制器连接,用于存储路面环境数据;信号控制器与信号收集发送装置连接,用于接收信号收集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并向信号收集发送装置发送路面环境数据;信号收集发送装置,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接收到的路面环境数据。本实用新型准确地掌握对路面的老化起到影响的环境因素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18727305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914769.7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四川久马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试验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贴合面板、第二贴合面板、第二连接板、连接部件、扣盖及密封垫;第一连接板、第一贴合面板、第二贴合面板和第二连接板依次通过各连接部件的柔性连接弯折为第一空腔;第一连接板的自由端与第二连接板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多个密封垫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板、第一贴合面板、第二贴合面板、第二连接板及扣盖表面;扣盖设置在第一空腔开口处,与第一连接板、第一贴合面板、第二贴合面板及第二连接板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多个连接板及贴合面板由连接部件连接并折叠,配合扣盖和密封垫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密封,加强了混凝土试块的密封性以及避免试验中多次包裹防水材料造成的材料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50387.8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新疆中天山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省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项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桥梁整平层、桥梁,及建造方法,该整平层包括:混杂纤维混凝土层,用于设于各梁板的顶面;至少一个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用于设于相邻梁板的间隔位置处,且从混杂纤维混凝土层的顶面嵌入至混杂纤维混凝土层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宽度大于其对应的两梁板之间的间隔宽度。本申请中的桥梁整平层,包括混杂纤维混凝土层,其内部纤维具有较高的均质性,故而可以取消传统整平层中的钢筋网片;另外在桥梁的负弯矩区设置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可以避免产生大裂纹。利用混杂纤维混凝土层和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代替传统的整平层,相比之下具有低收缩率和高抗裂的特性,能够降低整平层收缩开裂的出现,提高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1822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1035756.0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桥梁结构和桥梁建造方法,该桥梁结构包括墩柱防护层和盖梁防护层,盖梁防护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高延性底层空心柱、中层空心柱以及顶层空心柱,各空心柱构成墩柱的浇筑模板及永久性防护层,各个空心柱之间通过定位自锁条连接;盖梁防护层包括高延性底板、侧板和端板,盖梁防护层构成盖梁的浇筑模板及永久性防护层,高延性底板、侧板和端板通过定位条和定位槽连接;盖梁钢筋与高延性底板、侧板和端板上的钢筋环共同绑扎;盖梁下层浇筑混凝土,上层浇筑高延性材料封顶。本申请的盖梁、墩柱防护层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盖梁、墩柱防护层和封顶均为高延性材料,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当产生微裂缝时还可以自愈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1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1113760.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的评价方法,包括: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拌和,在拌和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点至少选取三个位点进行取样,得到样品;对所述样品进行EDTA滴定,测定EDTA的消耗量及每个时间点EDTA消耗量对应水泥剂量的极差值X;对所述样品进行筛分,得到样品的各筛孔通过率极差值的和RX和各筛孔通过率与标准值的差值的和T;将水泥剂量的极差值X、RX和T和预设值进行对比是否均匀。选用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式,从水泥均匀性和级配均匀性两个方面实现了对刚拌和水泥稳定碎料均匀性的评价,而非待凝固成型后才对均匀性进行评价,有效地避免了凝固成型后均匀性指标不合格带来的重新处理的劣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55234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10554519.2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浇筑过程中导管提升高度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三根探测杆,两个强力卡箍,一个模数转换器以及一个平板电脑。探测杆包括三根异型钢管、九个平膜压力传感器以及九个带有过滤孔的保护罩。保护罩通过螺纹与平膜压力传感器的探测端固定;压力传感器尾端通过防水螺栓固定在异型钢管上;传感器信号电线连接在模数转换器上,将模数转换器通过USB接口连接在平板电脑上,平板电脑上装有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及时输出图形。本发明的灌注桩浇筑过程中导管提升高度自动控制系统,在导管提升过程中,能够自动实时监测导管底端是否位于混凝土液面以下一定距离,防止导管从混凝土中拔出,降低断桩风险,保证桩基浇筑质量,同时省却了灌注过程中的吊锤测量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95869.1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四川睿安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监控灌注桩浇筑过程的移动设备,包括:多个检测装置,包括抱箍和多个传感器盒,传感器盒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抱箍安装在浇筑导管上;同一检测装置内的各传感器串联连接,不同检测装置之间的传感器并联连接;移动平台,包括绕线盘和收纳挂钩,绕线盘用于收放主通讯线,多个收纳挂钩收纳检测装置及通讯线;计算装置,与主通讯线电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抱箍,将各个传感器分成各个高度,同一高度的传感器过抱箍集成,不同高度位置的传感器并联连接,进而通过一根通讯线就能获取全部检测数据;在下放和提拉的过程,通过绕线盘收放一根主通讯线,即可起到协同下放或者提拉各个压力传感器的作用,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121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13760.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的评价方法,包括: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拌和,在拌和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点至少选取三个位点进行取样,得到样品;对所述样品进行EDTA滴定,测定EDTA的消耗量及每个时间点EDTA消耗量对应水泥剂量的极差值X;对所述样品进行筛分,得到样品的各筛孔通过率极差值的和RX和各筛孔通过率与标准值的差值的和T;将水泥剂量的极差值X、RX和T和预设值进行对比是否均匀。选用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式,从水泥均匀性和级配均匀性两个方面实现了对刚拌和水泥稳定碎料均匀性的评价,而非待凝固成型后才对均匀性进行评价,有效地避免了凝固成型后均匀性指标不合格带来的重新处理的劣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69763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316969.X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粗集料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再生粗集料吸水率测试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干燥的再生粗集料的质量m1;将盛有再生粗集料的网篮置于预设温度的水中使再生粗集料静置于水中1440min,分别采集吸水时长为T和1440min时再生粗集料的水中质量MT和M1;将再生粗集料取出擦拭至饱和面干状态,测量饱和面干状态的再生粗集料的质量m2;计算吸水时长为T时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WT=(MT+m2‑m1‑M1)/m1×100%。通过设置T可得到0min~1440min内任一时刻的吸水率,对再生粗集料的早期吸水率进行测试,尤其前10min的吸水率,便于预估再生粗集料对水泥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697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316969.X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粗集料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再生粗集料吸水率测试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干燥的再生粗集料的质量m1;将盛有再生粗集料的网篮置于预设温度的水中使再生粗集料静置于水中1440min,分别采集吸水时长为T和1440min时再生粗集料的水中质量MT和M1;将再生粗集料取出擦拭至饱和面干状态,测量饱和面干状态的再生粗集料的质量m2;计算吸水时长为T时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WT=(MT+m2‑m1‑M1)/m1×100%。通过设置T可得到0min~1440min内任一时刻的吸水率,对再生粗集料的早期吸水率进行测试,尤其前10min的吸水率,便于预估再生粗集料对水泥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