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26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5082.8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分公司
IPC: G06F16/957 , G06T7/11 , G06T3/40 , G06F16/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CAD图纸处理和加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包括采集CAD源文件,将所述源文件切割为若干个初始图纸;将每个所述初始图纸根据预设倍率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图片,然后为每个所述第一图片添加第一特征码;将每个所述第一图片切割为若干个第二图片,然后为每个所述第二图片添加第二特征码;将携带所述第二特征码的所述第二图片上传至服务器。本申请具有轻量化CAD源文件、提高Web页面响应速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65090.2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分公司
IPC: E21F17/00 , E21D9/00 , E21D11/00 , E21F16/02 , E21F1/00 , E21F5/00 , E21F17/18 , G06Q10/0631 , G06Q50/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施工计划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计划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掌子面桩号的地质情况数据;基于预设施工工法库,根据围岩类别,确定对应的施工工法;根据特定地质情况监测数据和有害气体监测数据,确定对应的特定施工措施;根据特定施工措施对施工工法进行工序作业调整,生成对应的施工工序;根据围岩类别和施工工法,确定掌子面桩号的预设循环进尺;根据围岩类别、施工工序和预设循环进尺,确定对应的施工作业预测时长;接收用户输入的施工组织信息,结合施工工序和施工作业预测时长,生成对应的隧道施工计划。本申请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计划进行合理地协调规划,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8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71594.5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分公司
IPC: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高地应力作用下软岩隧道变形等级的分级方法,从围岩级别、地应力大小、地下水发育条件、强度应力比、绝对变形量和相对变形量五个方面提供判定依据,并在此基础考虑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因子,提出了围岩变形程度评价指标ELD,基于围岩变形程度评价指标ELD可以将围岩变形程度分为为无大变形、轻微大变形Ⅰ、中等大变形Ⅱ和严重大变形Ⅲ四种情况。本发明能为划分挤压性千枚岩和碳质板岩隧道的变形等级提供判别标准,同时也为施工人员能全面了解挤压性千枚岩和碳质板岩的分级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本发明具有适应范围广,试验精度高、针对性强、分级方法简单、可靠等优点,为隧道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7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93731.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分公司
Inventor: 熊国斌 , 陈良川 , 罗春雨 , 卢伟 , 康海波 , 陈先国 , 邓亨长 , 于志兵 , 王跃 , 王红梅 , 范仁玉 , 赵刚应 , 王华玲 , 左兴建 , 张小平 , 孙林 , 汪大海 , 汪龙 , 金朝辉 , 王占军 , 李岚 , 吴敏祖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施工作业时间的预测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影响隧道施工作业时长的影响因素;而后映射所述影响因素至0‑1的数值之间,并获得与所述影响因素一一对应的输入值;发送所述输入值至预先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端,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所述输入值,输出一输出值,并基于所述输出值,获得预测的施工作业时长。由于在施工前获得了预测的施工时长,因此施工人员可以根据预测出的施工时长,从而建立隧道施工计划,进行明确的分工,从而可以减少施工超期的情况,因此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8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071594.5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分公司
IPC: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高地应力作用下软岩隧道变形等级的分级方法,从围岩级别、地应力大小、地下水发育条件、强度应力比、绝对变形量和相对变形量五个方面提供判定依据,并在此基础考虑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因子,提出了围岩变形程度评价指标ELD,基于围岩变形程度评价指标ELD可以将围岩变形程度分为为无大变形、轻微大变形Ⅰ、中等大变形Ⅱ和严重大变形Ⅲ四种情况。本发明能为划分挤压性千枚岩和碳质板岩隧道的变形等级提供判别标准,同时也为施工人员能全面了解挤压性千枚岩和碳质板岩的分级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本发明具有适应范围广,试验精度高、针对性强、分级方法简单、可靠等优点,为隧道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