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反馈的信任度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2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10508.2

    申请日:2024-04-07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与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生物反馈的信任度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生物反馈传感器采集用户在不同场景和任务下的生物反馈数据,并记录相应的环境和任务信息;基于生物采集的生物反馈数据,建立信任度评估模型;通过在虚拟现实的仿真平台和机器人平台中进行验证,评估不同场景和任务下信任度对人机协同效率和任务完成度的影响机制;对采集的信任度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康复护理场景下多维信任度的评估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搭建适用于不同康复护理场景的多维信任度评估模型。该方案具有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机器人信任度、促进人工智能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加强数据分析和集成等多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一种能够快速吸热的创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8905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556276.8

    申请日:2021-06-16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快速吸热的创伤敷料,主要成分为,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与2‑甲基‑2‑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混合溶液,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十二烷基磺酸钠,过硫酸钾,羟基化碳纳米管,去离子水。该快速吸热的创伤敷料由以下方法制备:将一定量的羟基化碳纳米管超声分散于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与2‑甲基‑2‑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的水溶液中,并利用少量交联剂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通过原位自由基聚合“一锅法”制得。本发明的快速吸热的创伤敷料具有快速吸热、减轻热损伤、提升治疗舒适感的功能,在烧烫伤治疗、激光治疗或应急处理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一种自抗凝双层多孔芳纶血液灌流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99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62676.X

    申请日:2022-04-08

    申请人: 四川大学

    IPC分类号: A61M1/3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抗凝双层多孔芳纶血液灌流器及其应用,包括灌流器本体;所述灌流器本体内沿血液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固态凝胶抗凝微球层和多孔芳纶吸附微球层,所述固态凝胶抗凝微球层和多孔芳纶吸附微球层的体积比为(1‑2):(3‑4);本发明可减少血液净化中的肝素用量从而减小肝衰竭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风险,同时还可实现安全有效的胆红素清除和肝细胞代谢产物的清除,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同时,抗凝微球和胆红素吸附微球的原料成本较低,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种制备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0831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116143.8

    申请日:2019-11-15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膜的方法。将前驱体和有机配体分别渗流通过多孔基膜,在流动与反应协同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膜。金属纳米颗粒或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也可用渗流的办法在膜孔内合成,并对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进行修饰。利用基膜的孔结构作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合成反应器。膜孔内流动与反应协同制得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膜可有效克服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反应液能充满整个膜孔。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膜具有催化剂分散性好、稳定性好、装载量高、催化效率高等优势。

    一种纳米结构的电催化膜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656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17282.2

    申请日:2021-05-12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动‑反应协同原位构造纳米结构的电催化膜。合成纳米材料的前驱体溶液以渗流的方式进入膜孔道,在膜孔道中反应合成催化剂纳米颗粒。最终纳米材料沿膜厚度方向均匀固载于所有的膜孔道内,得到具有纳米结构的电催化膜。电催化膜既可用于间歇反应模式,也可以用于穿流过膜连续反应模式。具有纳米结构的电催化膜由于催化剂的分散强化接触和限域强化传质将会有效强化电催化反应过程,提高电催化反应速率。

    一种面向康复护理机器人的基于用户生理状态的信任度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2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50894.8

    申请日:2024-04-15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与人因工效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康复护理机器人的基于用户生理状态的信任度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传感器获取用户的生理数据;对获取到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滤波、降噪和数据归一化;预处理好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用户主观反馈,将不同时间段用户对康复护理机器人的信任度进行标记,构建信任度标记集合;使用机器学习或者深度学习方法,以标记好的信任度数据为训练集,构建基于生理状态的信任度评估模型;使用独立的测试集数据来评估所构建模型的性能和准确度,采用交叉验证方法进行模型验证。技术方案将为康复护理机器人的应用带来显著的效益,为个性化康复护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康复机器人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体验和治疗效果。

    一种金属配位化合物为前体制备纳米结构的催化膜

    公开(公告)号:CN1131985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07725.X

    申请日:2021-05-10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配位化合物为前体制备纳米结构的催化膜。金属配位化合物前体流体以扩散或者流动的方式进入膜孔道,随后具有还原、氧化、硫化以及离子交换功能的流体进入膜孔道,并将金属配位化合物制备成具有相应功能的纳米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以及双金属。最终得到沿膜孔方向具有纳米结构的催化膜。催化膜可以作为整体催化剂用于间歇反应操作,也可以用作独立的催化床层在类似固定床的穿流过膜的操作模式下进行。与一般的固定床反应器相比,膜孔道的均匀性、分散性和限域性可以强化反应流体与纳米催化材料的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一种五层血液灌流器及血液灌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9237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081978.8

    申请日:2019-01-28

    申请人: 四川大学

    IPC分类号: A61M1/34

    摘要: 本发明属于血液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五层血液灌流器及血液灌流方法,所述血液灌流器包括灌流器本体;所述灌流器本体内沿血液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凝胶微球抗凝层、β2微球蛋白吸附层、尿素分解层、氨类吸附层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血液灌流方法包括将血液依次通过凝胶微球抗凝层、β2微球蛋白吸附层、尿素分解层、氨类吸附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的步骤。本发明具有血液净化全面、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一种PICC置管伴随症状智能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66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69699.2

    申请日:2024-03-28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PICC置管伴随症状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该模块负责采集PICC穿刺点周围的照片;图像处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对象检测模块:该模块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分类,以实现对PICC穿刺点及周围环境的智能识别;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和应用接口模块。通过图像采集、处理和智能识别的方法,能够自动化地监测和分析PICC穿刺点及周围环境的情况,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护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性。同时,它还采用了深度学习算法和精细化的图像处理方法,创新地应用于医疗领域,提供了更精准和可靠的智能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