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01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8566.1
申请日:2024-07-24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北新天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30/13 , G06F111/04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粘结滑移的隧道支护结构数值模拟方法,其步骤为:确定隧道支护结构中混凝土、钢筋网和钢拱架的材料参数,建立混凝土和钢筋网之间,混凝土和钢拱架之间的粘结滑移本构,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接触单元分别插入到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混凝土与钢筋网之间,以及插入到混凝土和钢拱架之间,确定接触单元与有限元模型中混凝土的总接触面积,在有限元模型中设置跨中垫块和边界垫块,约束边界垫块全部方向的自由度,约束跨中垫块除竖直方向外的全部方向的自由度,对跨中垫块施加竖向位移载荷,在接触单元达到预设的损伤标准后,根据接触单元的损伤面积与总接触面积计算出损伤判定标准值,根据损伤判定标准值对隧道是否失稳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07341.6
申请日:2023-10-27
申请人: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式锚碇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隧道锚的围岩力学参数以及锚碇体的结构设计参数:S2:将重力与夹持力对隧道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别考虑,获取隧道锚计算模型;S3:通过所述隧道锚计算模型计算隧道锚自重提供的隧道锚抗拔力P1;S4:通过所述隧道锚计算模型计算围岩对隧道锚的夹持力P2;S5:根据P1和P2评估隧道锚在该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性。本方案适用于悬索桥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将重力与夹持力分别考虑计算隧道锚在倒圆锥台破坏模式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得到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对隧道锚承载能力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407341.6
申请日:2023-10-27
申请人: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式锚碇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隧道锚的围岩力学参数以及锚碇体的结构设计参数:S2:将重力与夹持力对隧道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别考虑,获取隧道锚计算模型;S3:通过所述隧道锚计算模型计算隧道锚自重提供的隧道锚抗拔力P1;S4:通过所述隧道锚计算模型计算围岩对隧道锚的夹持力P2;S5:根据P1和P2评估隧道锚在该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性。本方案适用于悬索桥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将重力与夹持力分别考虑计算隧道锚在倒圆锥台破坏模式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得到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对隧道锚承载能力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6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702590.1
申请日:2023-06-14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30/13 , G16C60/00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钢纤维混凝土抗拉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获取试验数据;建立第一曲线;通过特征点计算特征点处的弯拉强度数据;建立第二曲线;将每个分段进行曲线拟合获取弯拉本构模型;将弯拉本构模型修正为抗拉本构模型。本发明钢纤维混凝土抗拉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考虑了弓形钢纤维对混凝土的二次增强作用,在开裂脱粘段和脱粘段之间加入锚固增强段,对于现有的本构模型能起到较好的优化补充作用;本发明使用简单,所需参数较少,均可以通过常规切口梁试验获得,并通过弯拉本构模型间接转化求得,计算结果更准确更贴近实测结果,可为弓形钢纤维混凝土的设计分析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02590.1
申请日:2023-06-14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30/13 , G16C60/00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钢纤维混凝土抗拉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获取试验数据;建立第一曲线;通过特征点计算特征点处的弯拉强度数据;建立第二曲线;将每个分段进行曲线拟合获取弯拉本构模型;将弯拉本构模型修正为抗拉本构模型。本发明钢纤维混凝土抗拉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考虑了弓形钢纤维对混凝土的二次增强作用,在开裂脱粘段和脱粘段之间加入锚固增强段,对于现有的本构模型能起到较好的优化补充作用;本发明使用简单,所需参数较少,均可以通过常规切口梁试验获得,并通过弯拉本构模型间接转化求得,计算结果更准确更贴近实测结果,可为弓形钢纤维混凝土的设计分析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