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6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43018.6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隧道有害气体监测装置,涉及气体监测领域。隧道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箱组件、提升组件、有害气体监测组件、盖门组件和联动开盖组件。联动开盖组件驱动盖门组件翻转打开,同时,提升组件通过螺纹传动原理,驱动有害气体监测组件逐渐伸出窗口,使其裸露于外界环境中,进行隧道内有害气体的监测,反之可收回有害气体监测组件和盖门组件,盖门组件的关闭和打开均通过驱动有害气体监测组件的驱动元件进行驱动,无需另配盖门组件的驱动元件,简化电路,而且联动开盖组件内通过蜗轮蜗杆进行直接驱动盖门组件,而蜗轮无法驱动蜗杆,使其具有自锁的效果,减少盖门组件被人为翻开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51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068968.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间桥自适应光线变化遮光棚结构,遮光棚包括光致变色玻璃和拱形的遮光架,遮光架两侧用于架设于隧道端部连接的隧间桥的两侧,光致变色玻璃铺设于遮光架。通过拱形的遮光架架设在隧道端部连接的隧间桥的两侧及上方,使得能够将光致变色玻璃铺设于隧间桥的两侧及上方,进而能够形成对光的光强进行调节的功能,即使不同时间点自然光光强不一样,但光致变色玻璃的透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是恒定的,能够对光的透光强度进行自适应调节,使得外部光照不稳定但隧道内部光照依然稳定的效果,进而使得驾驶更加安全。且通过创建一个光照强度匀速变化的光通道,解决了明暗变化剧烈的问题,解决了隧间桥明暗变化频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68968.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间桥自适应光线变化遮光棚结构,遮光棚包括光致变色玻璃和拱形的遮光架,遮光架两侧用于架设于隧道端部连接的隧间桥的两侧,光致变色玻璃铺设于遮光架。通过拱形的遮光架架设在隧道端部连接的隧间桥的两侧及上方,使得能够将光致变色玻璃铺设于隧间桥的两侧及上方,进而能够形成对光的光强进行调节的功能,即使不同时间点自然光光强不一样,但光致变色玻璃的透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是恒定的,能够对光的透光强度进行自适应调节,使得外部光照不稳定但隧道内部光照依然稳定的效果,进而使得驾驶更加安全。且通过创建一个光照强度匀速变化的光通道,解决了明暗变化剧烈的问题,解决了隧间桥明暗变化频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22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43018.6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隧道有害气体监测装置,涉及气体监测领域。隧道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箱组件、提升组件、有害气体监测组件、盖门组件和联动开盖组件。联动开盖组件驱动盖门组件翻转打开,同时,提升组件通过螺纹传动原理,驱动有害气体监测组件逐渐伸出窗口,使其裸露于外界环境中,进行隧道内有害气体的监测,反之可收回有害气体监测组件和盖门组件,盖门组件的关闭和打开均通过驱动有害气体监测组件的驱动元件进行驱动,无需另配盖门组件的驱动元件,简化电路,而且联动开盖组件内通过蜗轮蜗杆进行直接驱动盖门组件,而蜗轮无法驱动蜗杆,使其具有自锁的效果,减少盖门组件被人为翻开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7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52322.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省遵义公路管理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高原山区路基病害监测养护装置,涉及路基养护技术领域。高原山区路基病害监测养护装置,包括侧底板、固定支架、侧转轴、传动调节组件和吸水养护组件,所述传动调节组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丝杆,所述一号丝杆通过表面的螺纹啮合连接有承载支架,通过侧底板两侧的车轮带动装置进行移动,再启动传动调节组件带动烘干机和吸水滚筒进行高度上的升降调节,并且还可以传动推动固定支架以其下端的支撑轮为中心移动的同时还可以呈倾斜或者垂直状,当固定支架倾斜设置于地面时,启动二号电机带动前海绵滚筒和后海绵滚筒紧贴路面进行烘干处理,防止积水对路面长时间浸泡造成其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1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91017.4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00 , E21B3/02 , E21B19/08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路基均匀性压实试验装置,涉及路基压实试验技术领域。路基均匀性压实试验装置包括基板、试验筒、L形安装板、校准压实组件和升降钻孔组件,所述校准压实组件包括收集环,所述试验筒中部设置有安装套,所述收集环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上输送孔,本发明通过旋转把手带动试验筒和钻头以轴承为中心旋转,当钻头移动至基板的试验孔上方时,启动升降钻孔组件可以带动钻头深入试验孔对地基进行钻孔,再配合夹块可以对路面钻孔废料进行拿取露出地基部分,随后将试验砂石导入试验筒内,再通过校准压实组件可以对砂石输送至地基部分进行压实试验检测,并且还可以将试验筒下端对准试验孔,提高压实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09582.8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F5/00 , E02D29/045 , E02D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盖板涵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与水泥固化土组合结构盖板涵及其施工方法。一种钢与水泥固化土组合结构盖板涵,通过基础的钢结构形成基础空腔,并通过墙身的钢结构形成墙身空腔,使得能够通过钢结构和水泥固化土形成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的基础和墙身;基础和墙身的钢结构既作为模板,能够浇筑水泥固化土,又作为永久结构的一部分,不需要拆除,节省了拆模工序,简化了施工安装工序,能够减少人工成本,有利于缩短工期;而水泥固化土相比于混凝土所需水泥更少,减少了水泥水化热,使得墙身和基础能够分别浇筑,无需分层浇筑,施工工期更短;且消耗的水泥少,无需采用钢筋,造价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7949.9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隧道沉降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轨道交通隧道内,根据隧道的结构和地质条件,在拱顶、拱腰、边墙和底板处按照预定间距布置位移传感器;以预定时间间隔采集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对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预处理后的测量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同时结合沉降模型计算沉降量;当沉降值超过预定的沉降安全阈值时,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并生成沉降报告。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因沉降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了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1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391017.4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00 , E21B3/02 , E21B19/08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路基均匀性压实试验装置,涉及路基压实试验技术领域。路基均匀性压实试验装置包括基板、试验筒、L形安装板、校准压实组件和升降钻孔组件,所述校准压实组件包括收集环,所述试验筒中部设置有安装套,所述收集环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上输送孔,本发明通过旋转把手带动试验筒和钻头以轴承为中心旋转,当钻头移动至基板的试验孔上方时,启动升降钻孔组件可以带动钻头深入试验孔对地基进行钻孔,再配合夹块可以对路面钻孔废料进行拿取露出地基部分,随后将试验砂石导入试验筒内,再通过校准压实组件可以对砂石输送至地基部分进行压实试验检测,并且还可以将试验筒下端对准试验孔,提高压实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59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60284.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与交通工程区域相关的环境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输入的环境数据进行清洗、归一化、特征选择与预处理;灾害预测模块,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灾害预测模型,通过灾害预测模型对实时输入的环境数据进行灾害预测,并输出预测结果;预警决策模块,根据灾害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并触发预警;报警执行模块,根据预警信号执行相应的应急响应操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灾害应对与处理。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提供精确的灾害监测与预警,提升了灾害应对效率和公众安全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