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5688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448154.7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A24B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烟丝中再造烟叶比例测定方法,A:利用图像采集系统分别采集各个再造烟叶图像;B:对获取的多张再造烟叶图像进行预处理;C:分别获取再造烟叶的图像特征并计算再造烟叶的特征数据量;D:建立特征数据库;E:采集待测烟丝各组分图像;F:对待测烟丝各组分图像进行预处理;G:计算待测烟丝各组分图像中待测烟丝特征数据量并进行相关度计算,根据相关度计算结果对再造烟叶组分进行分析识别;H:由分拣系统分拣出待测烟丝中的再造烟叶;I:分别称量由并计算待测烟丝中再造烟叶组分比例。本发明能够实现烟丝中再造烟叶组分的快速、准确、自动化测定,提高测定效率与准确性,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6263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042841.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滤棒测量台、滤棒中各分段料棒长度无损测量设备及方法,无损测量设备包括滤棒测量台、成像装置和控制器,滤棒测量台包括承载装置及其光密封外壳,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用于平放滤棒的承载槽,该承载槽的下方设有导光沟槽,该导光沟槽的底部沿导光沟槽长度方向设有强光线性光源,该强光线性光源焊接在PCB电路板上;本发明主要采用光线透射法,使用高亮光源照射滤棒,由于不同滤棒段对光线的吸收强度不同,使用成像的方法捕捉经过透射衰减的光强,不同滤棒段对应的图像灰度值不同,通过图像测量各灰度段的长度,即获得滤棒各段料棒的长度,从而实现无损测试复合滤棒各分段滤棒长度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530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228530.7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IPC: G01N25/22
Abstract: 一种检测低引燃倾向卷烟引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温度传感器定点插入卷烟烟支的轴向中心处,点燃卷烟后,静燃,记录热电偶的温度数据,等待温度经历最高温变化后,停止试验,对温度变化数据进行分析,读出检测过程中的某段数据,计算在这段过程中的平均升温速率,该数据与ASTM E2187--09或ISO 12863-2010方法的检测结果全长燃烧比例间存在相关性,利用该相关性,计算得到全长燃烧比例,并以此全长燃烧比例数据作为评价低引燃倾向卷烟引燃性能的依据。该发明的优点是:检测时间短,检测一个样品的时间为10~15分钟;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好,明显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检测费用低,低于5元,检测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6263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42841.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滤棒测量台、滤棒中各分段料棒长度无损测量设备及方法,无损测量设备包括滤棒测量台、成像装置和控制器,滤棒测量台包括承载装置及其光密封外壳,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用于平放滤棒的承载槽,该承载槽的下方设有导光沟槽,该导光沟槽的底部沿导光沟槽长度方向设有强光线性光源,该强光线性光源焊接在PCB电路板上;本发明主要采用光线透射法,使用高亮光源照射滤棒,由于不同滤棒段对光线的吸收强度不同,使用成像的方法捕捉经过透射衰减的光强,不同滤棒段对应的图像灰度值不同,通过图像测量各灰度段的长度,即获得滤棒各段料棒的长度,从而实现无损测试复合滤棒各分段滤棒长度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32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448179.7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烟丝中叶丝比例测定方法,A:利用图像采集系统分别采集各个叶丝图像;B:对获取的多张叶丝图像进行预处理;C:分别获取叶丝的图像特征并计算叶丝的特征数据量;D:建立特征数据库;E:采集待测烟丝各组分图像;F:对待测烟丝各组分图像进行预处理;G:计算待测烟丝各组分图像中待测烟丝特征数据量并进行相关度计算,根据相关度计算结果对叶丝组分进行分析识别;H:由分拣系统分拣出待测烟丝中的叶丝;I:分别称量由并计算待测烟丝中叶丝组分比例。本发明能够实现烟丝中叶丝组分的快速、准确、自动化测定,提高测定效率与准确性,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53542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45052.1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IPC: G01N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卷状膜料拉伸特性检测装置及卷装膜料拉伸特性检测方法。其中卷状膜料拉伸特性检测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第二卷绕轴,第一、第二卷绕轴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卷状膜料拉伸特性检测装置还包括供膜卷以平行于卷绕轴的方向设置到水平面下方的膜卷支架,膜卷支架设置在机架设有第一卷绕轴的一端,机架设有第二卷绕轴的一端设有用于对绕过第二卷绕轴的膜料施加垂直于膜卷轴向的可变拉伸负载的加载装置,卷状膜料拉伸特性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膜料上相应标记沿垂直于膜卷轴向的方向的位置变化进行检测的检测基准。上述装置能够实现膜料拉伸特性的检测,并保证两卷绕轴之间的平行度,避免膜料出现扭曲变形,安装调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45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91816.9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成像技术的烟丝组分识别方法,利用烟丝的不同组分之间的差异,基于光谱成像技术,在指定的激发光源照射下,利用光谱成像系统采集烟丝辐射出的荧光所成的图像,根据不同组分的烟丝在荧光图像上表现出的特征差异进行不同组分烟丝的识别,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烟丝组分自动化测定识别,极大地提高了测定效率与准确性,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本发明不涉及任何化学试剂,不会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530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8530.7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IPC: G01N25/22
Abstract: 一种检测低引燃倾向卷烟引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温度传感器定点插入卷烟烟支的轴向中心处,点燃卷烟后,静燃,记录热电偶的温度数据,等待温度经历最高温变化后,停止试验,对温度变化数据进行分析,读出检测过程中的某段数据,计算在这段过程中的平均升温速率,该数据与ASTME2187-09或ISO12863-2010方法的检测结果全长燃烧比例间存在相关性,利用该相关性,计算得到全长燃烧比例,并以此全长燃烧比例数据作为评价低引燃倾向卷烟引燃性能的依据。该发明的优点是:检测时间短,检测一个样品的时间为10~15分钟;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好,明显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检测费用低,低于5元,检测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3496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410753720.5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卷状膜料平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卷状膜料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卷绕轴和用于检测膜料上不平整区域的尺寸的膜料测量装置,所述卷绕轴分为相互平行的第一卷绕轴和第二卷绕轴,第一卷绕轴和第二卷绕轴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卷状膜料平整度检测装置还包括供膜卷以平行于第一卷绕轴的方向设置到所述水平面下方的膜卷支架,所述膜卷支架设置在机架设有第一卷绕轴的一端,机架设有第二卷绕轴一端设有用于对绕过第二卷绕轴的膜料施加垂直于膜卷轴向的拉伸负载的加载装置。上述卷状膜料平整度检测装置容易保证两卷绕轴之间的平行度,避免现有技术中卷绕轴的多重卷绕对膜料造成的影响,进而避免膜料出现扭曲变形,安装调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45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491816.9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成像技术的烟丝组分识别方法,利用烟丝的不同组分之间的差异,基于光谱成像技术,在指定的激发光源照射下,利用光谱成像系统采集烟丝辐射出的荧光所成的图像,根据不同组分的烟丝在荧光图像上表现出的特征差异进行不同组分烟丝的识别,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烟丝组分自动化测定识别,极大地提高了测定效率与准确性,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本发明不涉及任何化学试剂,不会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