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解铝的光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1655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58476.5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新能源利用以及电解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解铝负荷特性的光伏接入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电解铝负荷电气拓扑和主要电气元件;基于电解铝负荷电气拓扑和主要电气元件进行电解铝负荷建模获得电解铝负荷模型;基于电解铝负荷模型实施及电解铝负荷响应的一次调频分层控制;基于所述一次调频分层控制接入光伏电源。本发明通过开展分布式光伏直流接入电解铝供电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光伏电解铝直流微电网,将分布式光伏直流接入电解铝直流母排,由光伏发电直接向电解槽供电,实现电解槽与光伏直流互联供电,并研究铝产业柔性直流配电关键技术,对大容量分布式光伏接入下直流微网电能直供电解铝系统的技术可行性进行验证。

    一种断路器控制系统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317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247874.6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控制系统,采集同一条输电线路的输送电压和管理所有断路器电压和实时更新的电力输送流程与详细过程数据,在所述同一条输电线路接上电压大小信息采集传感器,且未向不同等级电力管理部门发出断路器电压大小信息监测信号时,实时采集所述电力输送断路器电压管理人员实时的电压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控和管理所有断路器电压、实时更新的电力输送流程与详细过程数据和实时的电压监测数据确定所述不同等级电力管理部门当前评估到的电压传输标准;本发明通过排除该电压监测数据干扰,可以使得评估结果更准确。

    一种碳排放数据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42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235929.1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排放数据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计算方法应用于至少两个用电设备,计算方法通过分别获取每个用电设备的实时功率参数并代入直角坐标系中分别计算并汇总得到总消耗电量指标,再根据预设比例因子计算总消耗电量指标的碳排放量指标。本申请利用数学模型的可溯源性和直观性,仅需根据某一时间节点或者获取节点即可从数学模型中直接获取总消耗电量指标和碳排放量指标,且数学模型会持续记录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形成一个或多个函数,实现了每个用电设备的持续监测和记录,各个体量的用电设备都可通过本申请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和汇总,且可细化到具体区域的每一个用电设备,使得碳排放量的计算准确。

    一种光伏电解铝直流微电网动态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54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44443.5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电解铝直流微电网动态仿真建模方法,包括:确定大规模分布式光伏作为主要电源,其他新能源作为辅助电源直接向电解槽供电的情况下,研究精确高效模拟输出动态外特性的等值模型;基于主要电源和辅助电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对所述等值模型进行优化;将电解铝系统作为典型冲击负荷,确定负荷外特性及系统结构,建立符合电解铝特性的模型;综合所述优化后的等值模型以及符合电解铝特性的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光伏、电解铝系统、直流微电网的环节,实现光伏电解铝直流微电网高效、准确、适用性广的建模仿真。实现了电解系列与光伏直流互联供电以及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提高了电解铝行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能效水平。

    一种保护柜直流微电网远程监控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5986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281661.5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柜直流微电网远程监控平台,所述平台提示方法将直流微电网平台实施阶段当中的继电保护管理阶段整理为多个电力保护模型采集监控信息库,然后在各个电流预测监控信息库发生数据跳变时将其电流监控值与对应的监控信息库平台提示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设定,并在电流预测监控信息库的电流监控值超过对应监控信息库平台提示预设电流阈值时发出相应的报警提示;本发明中的一种保护柜直流微电网远程监控平台能够对电流预测实施前的各个继电保护管理阶段进行报警提示,从而能够提升对直流微电网平台实施的继电保护管控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