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汽余热循环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1883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810265660.0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乏汽余热循环系统,乏汽余热循环系统包括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能量分离装置、热网机组和控制装置,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的蒸汽进口与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蒸汽出口相连,能量分离装置具有进汽口、冷端出口、热端出口,进汽口与蒸汽出口相连,第一换热器与冷端出口相连,第二换热器与热端出口以及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蒸汽出口相连,且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与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相连,控制装置被构造成可控制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在直接循环模式与可调供热模式之间切换运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乏汽余热循环系统的结构简单、可以在不同的热负荷条件下精确调节,实现热供应量的稳定调节以及供电量的稳定供给。

    多级热泵式双罐熔盐储能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7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1910514549.5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级热泵式双罐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包括:高温熔盐罐、低温熔盐罐、高温防冻液罐、低温防冻液罐、压缩机、第一热泵、低温熔盐泵、高温熔盐泵、透平、第二热泵、高温防冻液泵、低温防冻液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发电机,通过选择性开启高温熔盐罐、低温熔盐罐、高温防冻液罐、低温防冻液罐、压缩机、第一热泵、低温熔盐泵、高温熔盐泵、透平、第二热泵、高温防冻液泵、低温防冻液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发电机中的一个或多个,将电能与热能相互转换。本发明能够实现风电或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稳定输出,具有平衡电力供需作用,能够实现大规模储能,发挥储能调峰优势,解决可再生能源储能问题。

    冷热电联供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11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92682.8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储能发电循环子系统,卡琳娜循环子系统,以及蓄热子系统,蓄热子系统包括余热换热器、蓄热装置和蓄热换热器,其中蓄热装置通过余热换热器与储能发电循环子系统相连,储能发电循环子系统中的工质通过余热换热器与蓄热装置内的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以便通过储能发电循环子系统中的工质的余热加热蓄热介质,蓄热装置通过蓄热换热器与卡琳娜循环子系统相连,蓄热装置内的蓄热介质通过蓄热换热器与卡琳娜循环子系统中的工质进行热交换以便通过蓄热介质加热卡琳娜循环子系统中的工质。本发明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能回收储能发电循环子系统内的余热,提高了效率、系统发电量、储能密度、安全性和经济性。

    储能发电循环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8550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15426.3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发电循环系统,储能发电循环系统包括:储热装置、储冷装置、驱动机构、压缩机、第一换向阀、第一换热器、中间换热器、透平、发电机、第二换向阀、第二换热器;压缩机的出气端、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路、透平的进气端、中间换热器的第一路分别与第一换向阀相连,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路与中间换热器的第一路相连;透平的出气端、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路、压缩机的进气端、中间换热器的第二路分别与第二换向阀相连,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路与中间换热器的第二路相连;储热装置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路相连,储冷装置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路相连。本申请的储能发电循环系统,系统中气态工质为闭式循环,可以帮助降低压缩机压缩比、透平的膨胀比。

    应用于注射系统的预压式脉冲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0925306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567463.X

    申请日:2017-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注射系统的预压式脉动缓冲器,包括:外筒体、稳流件、入口导流管和出口导流管。外筒体内设有可变形的膜片,膜片与外筒体的内表面配合形成相互间隔的液体腔室和气室,外筒体上具有连通液体腔室的入口和出口;稳流件设在液体腔室内并隔开液体腔室的入口和出口,稳流件上具有过孔;入口导流管连接液体腔室的入口;出口导流管连接液体腔室的出口。根据本发明的应用于注射系统的预压式脉动缓冲器,能够适用于背压改变工况、有效吸收注射回路压力波动。

    单罐闭式循环储能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10514557.X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单罐闭式循环储能发电系统,包括:熔盐、防冻液罐、压缩机、第一/二换热器、透平、熔盐上/下分配器、低温熔盐泵、高温熔盐泵、熔盐斜温层、防冻液上/下分配器、高温防冻液泵、防冻液泵、防冻液斜温层、发电机及多个阀门,通过选择性开启由熔盐罐、防冻液罐、压缩机、第一/二换热器、透平、熔盐上/下分配器、低温熔盐泵、高温熔盐泵、熔盐斜温层、防冻液上/下分配器、高温防冻液泵、防冻液泵、防冻液斜温层、多个阀门及发电机中的多个,将热能与电能相互转换。本发明能够实现风电或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稳定输出,具有平衡电力供需作用,能够实现大规模储能,发挥储能调峰优势,响应可再生能源储能需求。

    溶液配送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体回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682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710582134.2

    申请日:2017-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配送装置和具有其的循环流体回路系统,溶液配送装置包括:壳体、活塞、气源和控制器,壳体限定出密闭腔体,活塞沿轴向可活动地设在壳体内且与壳体内壁之间密封配合,活塞将密闭腔体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具有适于注入待配送溶液的进液口,且下腔室通过配送管路与循环流体回路系统连通,其中,上腔室的体积V1和下腔室的体积V2之间满足:V1/V2≥100,气源通过接管与上腔室连通,控制器分别与气源和上腔室相连,控制器根据循环流体回路系统中的压力控制气源向上腔室内提供气体以形成气体预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溶液配送装置具有流量可控和运行可靠等特点。

    应用于注射系统的预压式脉冲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092530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710567463.X

    申请日:2017-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注射系统的预压式脉冲缓冲器,包括:外筒体、稳流件、入口导流管和出口导流管。外筒体内设有可变形的膜片,膜片与外筒体的内表面配合形成相互间隔的液体腔室和气室,外筒体上具有连通液体腔室的入口和出口;稳流件设在液体腔室内并隔开液体腔室的入口和出口,稳流件上具有过孔;入口导流管连接液体腔室的入口;出口导流管连接液体腔室的出口。根据本发明的应用于注射系统的预压式脉动缓冲器,能够适用于背压改变工况、有效吸收注射回路压力波动。

    利用塔筒的储能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569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23623.4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塔筒的储能装置,储能装置设置于塔筒的筒体,筒体设置在支撑基面上,筒体包括容纳腔和位于筒体上方且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部,储能装置包括:盖板,盖设在开口部处;重物,沿竖直方向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电动发电机,设置于盖板上且与重物连接,以使电动发电机作为电动机驱动重物向上运动,或者在重物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使电动发电机利用重物的重力做功以作为发电机发电。本发明的储能装置在实现储能发电的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已关停的电厂的冷却塔拆除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种基于高低温储热和逆向有机朗肯循环储电的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4367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34348.6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低温储热和逆向有机朗肯循环储电的储能系统,包括:水蓄热装置(1)、水泵(3)、高温热泵蒸发器(4)、节流装置(5)、压缩机(8)、高温热泵冷凝器(9)、储热工质泵(17)、高温罐(18)以及低温罐(19),所述水蓄热装置(1)、所述水泵(3)以及所述高温热泵蒸发器(4)的供热侧依次经管道串接构成第一回路;所述高温热泵蒸发器(4)的取热侧、所述压缩机(8)、所述高温热泵冷凝器(9)的供热侧以及所述节流装置(5)依次经管道串接构成第二回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系统,可以将水蓄能、外部过剩电源通过逆向有机朗肯循环转化为高温罐中存储的热能,适用范围广,储能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