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7631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147114.7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 G06Q10/0637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风电功率的历史数据对预设时段内的风电功率进行场景预测和区间预测,得到风电功率在预设各时段的代表场景集合和区间预测结果;2)在预设时段内,根据得到的区间预测结果对同一时段内的代表场景集合进行筛选;3)将筛选后的各预设时段的代表场景按时序连接,得到考虑了时间相关性的日风电功率序列,根据所述日风电功率序列,进行风电功率的预测。本发明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减少计算量,计算效率高,因而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风电功率的预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31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147114.7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风电功率的历史数据对预设时段内的风电功率进行场景预测和区间预测,得到风电功率在预设各时段的代表场景集合和区间预测结果;2)在预设时段内,根据得到的区间预测结果对同一时段内的代表场景集合进行筛选;3)将筛选后的各预设时段的代表场景按时序连接,得到考虑了时间相关性的日风电功率序列,根据所述日风电功率序列,进行风电功率的预测。本发明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减少计算量,计算效率高,因而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风电功率的预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111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959022.9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中压侧直流出线的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端交流系统、送端换流站、受端交流系统、受端交流站以及控制系统;所述送端换流站通过送端换流母线与所述送端交流系统相连,通过高中压直流电缆或高中压直流输电线路与所述受端换流站相连;所述受端换流站通过受端换流母线与受端交流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以直流输电线路运行损耗最小为目标对所述高中压直流电缆或者高中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流指令值进行实时计算,并通过所述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对所述高中压直流电缆或者高中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流进行调节。本发明可以用于分期建设的跨海直流联网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11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59022.9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中压侧直流出线的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端交流系统、送端换流站、受端交流系统、受端交流站以及控制系统;所述送端换流站通过送端换流母线与所述送端交流系统相连,通过高中压直流电缆或高中压直流输电线路与所述受端换流站相连;所述受端换流站通过受端换流母线与受端交流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以直流输电线路运行损耗最小为目标对所述高中压直流电缆或者高中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流指令值进行实时计算,并通过所述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对所述高中压直流电缆或者高中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流进行调节。本发明可以用于分期建设的跨海直流联网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6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81678.0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根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交直流系统的初始情况,获得交直流系统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初始状态参数包括初始有功功率;步骤2):设定功率提升指令值,计算交直流系统稳态参数,步骤3):基于整流侧触发角和送受端交直流系统电压,修正功率提升指令值,并进入步骤2)迭代计算交直流系统稳态参数的变化;直到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和整流侧触发角均满足预设要求,得到直流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其中,直流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是指最终直流功率提升指令值和交直流系统的初始有功功率之间的差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64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810981678.0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根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交直流系统的初始情况,获得交直流系统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初始状态参数包括初始有功功率;步骤2):设定功率提升指令值,计算交直流系统稳态参数,步骤3):基于整流侧触发角和送受端交直流系统电压,修正功率提升指令值,并进入步骤2)迭代计算交直流系统稳态参数的变化;直到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和整流侧触发角均满足预设要求,得到直流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其中,直流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是指最终直流功率提升指令值和交直流系统的初始有功功率之间的差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4476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10157811.1
申请日:2009-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晶闸管器件强迫换流控制方法的用于供电系统的双路电源快速切换的电力设备。包括检测单元(1)、计算和判断检测单元(2)、触发单元(3)与工作电源(4),关键是主切换电路(5)分别与检测单元(1)和触发单元(3)连接,主切换电路(5)还与主电源(6)、备用电源(7)和负载(8)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损耗小,造价低,对已知的敏感负荷不会造成影响,给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电能质量及供用电环境的改善带来积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95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322920.4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的断路器混合配置方法及装置,其包括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直流电抗器、机械式快速开关和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位于送端换流站线路侧,每个送端换流站的输出端都经过第一直流电抗器连接一由第一、第二两个机械式快速开关串联构成的第一支路;两第一支路之间并联一由第三、第四两个机械式快速开关、第一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串联构成的第二支路;位于受端换流站线路侧,每一受端换流站输入端都连接第二直流电抗器一端,由第二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与第五机械式快速开关串联构成的第三支路连接第二直流电抗器另一端;两第三支路之间并联一由第三、第四两个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串联构成的第四支路。本发明可以广泛在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网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95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22920.4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的断路器混合配置方法及装置,其包括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直流电抗器、机械式快速开关和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位于送端换流站线路侧,每个送端换流站的输出端都经过第一直流电抗器连接一由第一、第二两个机械式快速开关串联构成的第一支路;两第一支路之间并联一由第三、第四两个机械式快速开关、第一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串联构成的第二支路;位于受端换流站线路侧,每一受端换流站输入端都连接第二直流电抗器一端,由第二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与第五机械式快速开关串联构成的第三支路连接第二直流电抗器另一端;两第三支路之间并联一由第三、第四两个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串联构成的第四支路。本发明可以广泛在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网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27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906443.0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风能HVDC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预先建立的发电机组模型、风电场模型和HVDC线路模型搭建电力系统模型;基于电力系统模型,计算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风险。本发明增加了风电场对HVDC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的评估,扩大了原有标准的应用范围,更符合当前电网的实际情况,实现了在考虑HVDC输送大规模风能情况下,对该复杂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次同步振荡的初步评估,可有效分析大型风电基地和HVDC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的可能性,对实际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