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4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44272.3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IPC: G06F18/21 , G06F18/241 , G06F18/2431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变电站主设备健康状态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选取用于评估变压器、GIS等主设备健康状态的评价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出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到主观权重;采用熵权法计算不同指标的权重,得到客观权重;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综合权重;基于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计算各个指标表征的健康指数;通过各个指标的健康指数计算设备运行健康指数;引入环境信息、运行过程突变因素等修正因数对设备运行健康指数进行修正,得到动态健康指数;通过设备动态健康指数的值对设备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本发明使得大型变电站主设备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大型变电站主设备状态评价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1915.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装备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式PT监测模拟的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将三个电磁式PT设置于柜体内,试验方法包括:获取三个电磁式PT的监测值;将三个监测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当监测值超过标准值倍数后产生警报;其中,当三个电磁式PT均产生警报时,判定三个电磁式PT接地故障,或,三个电磁式PT自身产生故障;当至少一个电磁式PT产生警报时,判定该电磁式PT自身产生故障,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电磁式PT状态,更加贴合实际情况,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1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89672.3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组合电气设备故障定位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气体绝缘组合电气设备的首端和末端安装传感器,获取首末两端测点的暂态电压波形以及电压行波传播速度;基于暂态电压波形,分别获取首末两端测点暂态电压首次因绝缘击穿发生变化的时间,进而获得变化时间差;基于暂态电压波形,分别获取首末两端测点暂态电压第一个方形半波的时间;结合电压行波传播速度,利用变化时间差与首末两端测点暂态电压第一个方形半波的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获得故障点距首端高压套管端部的距离。本发明给出了完善的故障定位计算方法,解决了故障点距测点较近时缺少部分数据而无法准确计算故障点位置的问题,可以应用于任意故障位置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43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729985.5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备构网能力的多端柔性互联装置控制方法,多端柔性互联装置包括n个VSC,n个VSC的交流侧对应与多条配电网馈线相连,n个VSC的直流侧经过一直流电容连接至直流母线,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对n个VSC中任一VSC1进行直流母线电压同步构网控制;S20,获取直流母线电压和VSC1的运行状态,当VSC1并网运行时,对其余VSCi采用定有功功率和定无功功率控制,i=2,…,n,用于实现配电网间的柔性互联;当VSC1离网运行且直流母线电压跌落至设定值时,对最大供电裕度馈线所连接的VSC采用定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用于稳定直流母线电压。本申请能够在实现柔性互联的基础上独立构建微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189167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0394.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8/23 , H02J3/00 , H02J3/38 , G06F18/2321 , G06F18/23213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序相关聚类融合的风电‑负荷场景构建方法及装置,基于时间序列的风速‑风功率转换函数构建风电‑负荷初始数据集,对风电‑负荷初始数据集进行降噪预处理,再进行一阶有序聚类,由典型负荷场景的时序分段结果对风电数据进行划分,对划分后的风电数据进行二阶聚类,最终完成典型风电‑负荷场景的构建。本发明挖掘了风电接入的电网源荷出力特性的典型场景特征,降低风功率计算误差的同时,提高场景构建的典型性;并且可以为后续求解不同典型风电‑负荷场景下综合无功优化策略集,构建各场景无功优化模型,以提高模型收敛性、准确性以及场景泛化能力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21058.4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功率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具体涉及无线配电中低压大容量无线变换装置及能量路由控制方法,该装置发射和接收端谐振补偿网络、逆变器及接收侧变换器及大功率电磁耦合机构构成,发射端包括三个互相解耦的线圈,矩形线圈及两个呈正交排布的双扭型线圈,接收端由两个呈正交布局的圆形线圈构成。发射和接收端补偿网络分别采用LCC及多重频率谐振DCC网络,实现发射端线圈及负载侧输出恒流。能量路由管理控制包括多端口功率流流向控制、功率流幅值控制及接收端角度偏移调控。该装置克服了配电中低压变换器与有缆接入的物理制约,实现了交流/直流/高频负荷多向能量路由协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33044.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武汉大学
Inventor: 丁国成 , 吴兴旺 , 杨海涛 , 吴杰 , 谢一鸣 , 张晨晨 , 胡啸宇 , 李坚林 , 黄伟民 , 谢佳 , 郭佳欢 , 王洪菲 , 石玮佳 , 王志鹍 , 阮江军 , 董旭柱 , 邓永清
IPC: G06F30/27 , G06F18/27 , G06N20/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的外壳测温点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变压器多物理场仿真分析模型;S2、收集变压器多物理场仿真分析模型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S3、基于变压器多物理场仿真分析模型提取流经绕组热点区域和外壳区域的主流线,选取热点温度反演检测模型热点温度反演特征测温点;S4、分析热点温度反演检测模型热点温度反演特征测温点有效性;S5、建立基于外壳特征测温点的绕组热点温度反演检测模型;在精准计算绕组热点温度反演检测模型的基础上,对绕组热点温度进行准确定位和计算,可为变压器复杂运行工况下热点温度的监测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32292.8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48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灵敏度的交流微电网群联络线功率调控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考虑可调设备节点的灵敏度,设置参调设备顺序、计算调节功率,以灵敏度从大到小逐一增加参调设备,以较小的调节功率实现联络线功率灵活调控,提高柔性配电系统可控水平;优先调节储能设备功率,降低柔性配网弃光率;提出光伏选择准则,以减少柴发越限经济区间的概率,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本发明仅需提前计算出调控联络线对于各参调设备节点的灵敏度,计算量小,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58046.8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GIS隔离开关接触电阻研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GIS隔离开关接触电阻反演计算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开展GIS隔离开关的电磁场‑流场‑温度场多场耦合仿真分析;分析GIS隔离开关接触电阻、触头温度、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之间的关系;建立GIS隔离开关接触电阻反演计算模型,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模型参数;开展GIS隔离开关接触电阻反演计算模型的误差分析,验证GIS隔离开关接触电阻反演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根据GIS隔离开关相对易测量的温度和电流,间接得到GIS隔离开关难以测量的接触电阻,根据接触电阻的大小可以判断动触头与触指之间的接触状态,对于预防GIS隔离开关接触故障、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71245.7
申请日:2023-12-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DC‑DC变换器及控制方法,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隔离式DC‑DC拓扑电路、两个FSBB和控制器;隔离式DC‑DC拓扑电路的副边的两个半桥分别复用在两个FSBB中;控制器用于控制各个有源桥臂的两个有源开关互补导通。通过两个交错并联的FSBB,对输出电压进行宽范围调节,在保障高效地传输能量的情况下实现宽范围调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