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980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03503.0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属电网运行调度领域。其针对区域内配电网,确定整个配电网拓扑结构,确定配电网节点类型;构建一个以多端口电能路由器为核心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模型,为该模型设定一系列参数;以牛顿法为基础,进行潮流计算;计算得到整个含多端口电能路由器的交直流配电网的潮流,同时得到每个节点的电压;进而可以求得线路损耗和多端口电能路由器损耗。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潮流计算方法不能应用于包含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的新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问题;针对不同电压等级交直流配电网换流环节采用了新型的区域内电能路由器进行电能路由,实时信息流控制功率流。可广泛用于电网运行调度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潮流计算领域。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潮流最优化控制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98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03504.5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潮流最优化控制算法,属配电调控领域。根据配电网结构图确定区域间配电网互联的线路并编号;设定以线路分类的二维矩阵,关联线路编号与线路上的功率流动值;应用模糊评价理论,设定配电网运行优劣性评价标准;初始化粒子群的速度和位置;判断每条线路的功率流动值是否在边界范围内;对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得到配电网运行标准评价值,并将该值与之前获得的评价最高值进行对比。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已知的多个交直流混联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能够快速及时地计算最优功率流动值,实现整个配电网的实时潮流最优化控制,使得整个配电网处于最优化状况运行,建设更加利于整个配电网整体性能的输电线路。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潮流最优化控制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980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703504.5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潮流最优化控制算法,属配电调控领域。根据配电网结构图确定区域间配电网互联的线路并编号;设定以线路分类的二维矩阵,关联线路编号与线路上的功率流动值;应用模糊评价理论,设定配电网运行优劣性评价标准;初始化粒子群的速度和位置;判断每条线路的功率流动值是否在边界范围内;对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得到配电网运行标准评价值,并将该值与之前获得的评价最高值进行对比。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已知的多个交直流混联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能够快速及时地计算最优功率流动值,实现整个配电网的实时潮流最优化控制,使得整个配电网处于最优化状况运行,建设更加利于整个配电网整体性能的输电线路。

    一种基于龙卷风形成原理的片式散热器强化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80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81521.7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龙卷风形成原理的片式散热器强化换热装置,所述片式散热器包括散热片、上集油管和下集油管,所述装置包括遮光板、挡风结构和导风结构;所述遮光板与片式散热器的散热片平行,固定于上集油管和下集油管之间;所述挡风结构包括固定在片式散热器底部的挡风板以及粘贴于下集油管与挡风板相连处的密封条带;所述导风结构固定于每一散热片的两侧,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翼、导风薄膜和尾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强化换热性能、适应性强、安装简单,成本低和结构稳固等优点。

    基于开环结构TMR传感器的电缆电流修正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8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73035.4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开环结构TMR传感器的电缆电流修正测量方法,包括:S1,将TMR传感器S1、S2安装在开环机械结构上;S2,获得电缆电流所激发的磁场在传感器S1、S2位置处的磁场强度矢量,并通过矢量运算,获得沿传感器敏感轴方向的磁场强度分量;S3,获得仅关于传感器S1所引入的未知数的数学方程;S4,求解步骤S3所建立的非线性数学方程,获取电缆电流值;S5,判断所得电流值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若满足则进行存储,否则继续进行最优化计算;S6,达到样本容量N后,剔去不合理的电流值;S7,采用插值多项式拟合样本电流值,最终求出平均电流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计算出电缆电流值等优点。

    一种采用时域波形拟合的局放脉冲源分离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6619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38197.9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时域波形拟合的局放脉冲源分离方法,步骤如下:S1、对试品进行试验获取脉冲波形‑时间序列数据,即脉冲群;S2、对脉冲群进行存储形成原始数据,调用PRPD or TARPD谱图显示,查看原始脉冲群是否异常混叠;S3、调用三参数波形拟合算法对脉冲群包含的所有时域波形进行波形拟合,形成特征参数分布3D空间;S4、针对特征参数分布3D空间,利用Sub‑3D空间子脉冲群提取对应的子脉冲群;S5、对子脉冲群进行检查其包含的典型时域波形,进行PRPD or TARPD谱图显示,查看子脉冲群提取结果,完成局放脉冲源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计算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一种局部放电耦合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25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21985.8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放电耦合装置,包括:测量电阻、并联电感器、测量电容、过电压保护器P1、过电压保护器P2、局放脉冲输出端、AC试验电压输出端以及接地端;测量电阻与测量电容串联,接地端连接测量电容;并联电感器与测量电阻并联,局放脉冲输出端和AC试验电压输出端连接并联电感器的两端;过电压保护器P1与测量电阻和测量电容并联;过电压保护器P2的第一端连接至并联电感器的第二端与AC试验电压输出端之间,过电压保护器P2的第二端连接至测量电容的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一体化、方便使用等优点,实现了局放脉冲和试验电压完全分离输出的耦合装置,避免了传统试验回路需要安装高压分压器,体积小、费用便宜。

    一种用于高负载变压器的快速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55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81519.X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负载变压器的快速散热装置,该装置包括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包括上集油管、散热面板和下集油管,所述装置还包括中间扰流板、底部风机以及固定在散热器主体顶部的顶部快速散热组件;所述顶部快速散热组件固定在包括环路热管和散热翅片,用于降低顶层油温;所述底部风机安装在散热器主体的顶部,通过底部送风来降低温度;所述中间扰流板布置在相邻散热面板间的通道中部,通过扰动空气来强化换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快速散热、结构简单和适用性强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