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3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96298.6
申请日:2024-12-31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质量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随机噪声向量;基于生成网络,根据随机噪声向量,确定初始电能质量数据;基于目标判别网络,判断初始电能质量数据是否真实,得到判断结果;基于判断结果,调整生成网络中的参数,得到目标生成网络;基于目标生成网络,根据随机噪声向量,生成目标电能质量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生成的电能质量数据在细节上与真实数据存在差异,导致生成的数据不够准确真实,使得用于预测或电能质量监测时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96297.1
申请日:2024-12-31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质量仿真建模方法、装置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调度系统中存储的电网拓扑结构数据;基于预设的仿真软件的数据格式,将电网拓扑结构数据转化为目标脚本数据;获取电气设备对应的基础参数和负荷数据,其中,负荷数据中包括在预设时段中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将负荷数据转换为仿真软件所需的负荷曲线数据;基于目标脚本数据、基础参数和负荷曲线数据,建立电能质量仿真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无法直接融合不同类型、不同来源、不同数据文件格式的数据,忽略上述因素直接使用这些数据导致构建的电能质量仿真模型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66186.4
申请日:2024-11-20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谐波补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从电力系统的负载端采集负载电流信号,其中,电力系统中设置有混合滤波器,混合滤波器包括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获取直流控制器依据有源滤波器的直流侧输出电压信号和参考电压信号确定的指令电流信号,并依据指令电流信号和负载电流信号确定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流的参考补偿值;依据参考补偿值控制混合滤波器输出用于补偿谐波电流的补偿电流;在输出补偿电流的过程中,持续比对参考补偿值和补偿电流的值,并依据补偿结果对补偿电流进行调整。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在电力系统内单独使用有源滤波器或无源滤波器导致的谐波消除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69596.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J3/01 , H02M7/5395 ,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流跟踪补偿方法、装置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测电网的负载侧的电流,得到负载电流信号;将负载电流信号输入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得到指令参考值;基于指令参考值,利用复合控制器与脉冲宽度调制器生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其中,复合控制器由比例积分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构成;利用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碳化硅半导体开关生成目标补偿电流,其中,目标补偿电流用于对电网中产生的谐波进行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对谐波进行跟踪补偿控制过程中,仅仅利用PI控制器生成PWM信号,谐波电流的跟踪补偿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6184.5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谐波抑制调控方法、装置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综合优化目标,以及综合优化目标对应的目标函数;确定综合约束条件;依据综合优化目标建立搜索空间,并确定初始化的预设种群中的各个个体在搜索空间中的位置;依据位置和目标函数确定初始化的预设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个体适应度,并依据个体适应度迭代更新预设种群中的各个个体在搜索空间中的位置;依据综合约束条件和个体适应度在迭代更新后的预设种群中确定目标个体,并依据目标个体确定配电网系统的优化方案。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无法对配电网系统进行多目标综合优化导致的配电网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69579.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电网的目标节点接入n台充电桩后,将目标节点接入消谐设备,并检测目标节点接入消谐设备后的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其中,消谐设备包括:有源电力滤波器;基于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评估是否对消谐设备的消谐策略进行调整,其中,消谐策略用于表示对目标节点产生的谐波进行控制的策略。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过程中存在大量谐波,影响对充电桩的供电质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18179.5
申请日:2024-09-20
Inventor: 宋欣雨 , 张哲 , 王辰 , 梁子俊 , 赵俊杰 , 张鹏程 , 赵远 , 刘昊 , 刘晗 , 茂旭 , 张国春 , 刘英顺 , 杨峻宇 , 季雨 , 薛泽 , 张杰 , 王德崇 , 贾东强 , 杨博 , 吴宇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锁相环的光伏发电系统多电能质量协同提升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采集光伏发电系统三相并网点的电流信号处理得到并网点的电流基波分量和电流谐波分量,并确定基波无功功率;根据并网点的电流谐波分量和所述基波无功功率分别确定谐波抑制所需容量和无功补偿所需容量;获取光伏发电系统的剩余容量,进行优化算法确定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最优补偿系数;将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最优补偿系数传输至光伏逆变器控制算法完成光伏发电系统多电能质量协同提升,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延迟大,控制响应速度慢,需要锁相环,以及电能质量治理目标协同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8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4851.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则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高阻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目标配电网的电压信号;确定多个时刻的电压信号的相位对应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将正弦值和余弦值与对应时刻的电压信号相乘,得到正弦因子和余弦因子;将正弦因子和余弦因子分别输入预先确定的乘法器,使得正弦因子和余弦因子与指定滤波器系数相乘,得到基波相量实部和基波相量虚部,其中,指定滤波器系数与电压信号的频率关联;根据多个时刻各自的基波相量实部和虚部,确定累积基波相量;根据累积基波相量,对目标配电网进行高阻故障检测。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方法计算累积基波相量运算量较大且耗时较长,导致配电网高阻故障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513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78943.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30/0201 , G06F17/16 , G06Q50/06 , H02J3/28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账户参与方案及其分别对应的电力运行参数;基于多个账户参与方案分别对应的电力运行参数,确定多个账户参与方案分别对应的储能配置结果和辅助服务参数;基于多个账户参与方案分别对应的储能配置结果和辅助服务参数,确定多个账户参与方案分别对应的评价指标;基于对应的评价指标,确定多个账户参与方案分别对应的评分结果;基于多个账户参与方案分别对应的评分结果,确定目标储能配置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针对单一方案进行储能优化配置的方法,存在的方案选取准确性低、储能配置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57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47216.8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供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主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电压值,并基于上述第一供电电压值确定上述主供电电源的第一工况,其中,上述第一工况用于表征上述主供电电源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获取备用电源的备用供电电压值,其中,上述备用电源包括:发电机设备和储能设备,上述备用供电电压值包括:上述发电机设备对应的第一备用电压值和上述储能设备对应的第二备用电压值;基于上述第一工况和上述备用供电电压值,控制备用电源供电。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协同供电方法存在响应速度慢,运维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