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74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46811.8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约束的电网强度提升方法,方法包括:将风电场接入部分进行两机等效或三机等效,计算等效后的各个参数;基于风电机组两机等效或三机等效的各个参数构建等效后风电机组机端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约束;以机组运行成本和风电弃风惩罚成本为目标,建立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约束的电网强度提升模型,采用求解器对电网强度的提升模型进行求解;当发现风电机组机端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小于1.5时,场站发出控制指令根据求解的结果降低风电机组出力,增加火电机组出力,使风电机组机端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满足要求。本发明保证了新能源并网点和新能源设备机端可以具备合理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70671.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穿越行为差异的大型光伏电站动态等效控制方法,包括:计算标幺值形式下每台光伏单元的故障前输出有功功率、故障前机端电压、故障期间的机端电压、故障期间机端电压跌落程度;基于光伏单元故障前有功功率、故障前机端电压、故障期间的机端电压和故障期间机端电压跌落程度对光伏电站内光伏单元进行划分,将具有相似故障穿越行为单元划分进同群中;分别计算每群光伏单元的聚合参数,建立每群光伏单元的等值模型,获取整个光伏电站的等值模型;将光伏电站等值模型接入欲分析网架模型,研究故障场景下大规模光伏接入对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具体影响。本发明为电力系统的高精度仿真和安全生产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61613.3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电力系统暂态计算方法,方法包括: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指标进行处理,获得暂态过电压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内在联系;从时间角度出发,基于系统静态特征、动态特征进行输入特征集的构建,静态特征包括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指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暂态电压稳定计算模型,建立输入特征与暂态电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暂态电压的计算,并辨识系统薄弱节点。本发明实现了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快速、准确评估,有效减少了样本集冗余程度,同时提升了暂态电压稳定计算模型的关键特征提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5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905537.6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储能调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储能火电机组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租赁的多储能总充放电功率进行优化,并确定新能源场站参与双边交易的申报功率,还公开了一种多储能火电机组优化调度系统,包括:市场交易功率优化模块,用于确定新能源场站参与双边交易的申报功率,以及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对单一储能的充放电行为进行优化,实现多储能整体参与电力市场收益最大化;使新能源场站可自主申报调峰交易信息,提高了新能源场站的调峰积极性;对新能源中标功率和火电机组可调用功率不断迭代,实现了新能源场站和火电机组的最优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48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905889.1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调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源网荷广义储能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源‑荷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模型以源侧租赁储能运行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下层模型以净负荷方差最小化为目标;S2、根据上层模型生成储能配置结果并传递给下层,还公开了一种源网荷广义储能系统优化调度系统,包括:源‑荷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其用于最大化源侧租赁储能的运行净收益和最小化系统的净负荷方差。通过优化后的净负荷确定深度调峰需求,以系统调峰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调峰出清,确保了调峰交易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使各市场主体能够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参与调峰交易,提升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1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94133.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8/231 , G06F18/213 , G06F18/2431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分层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拓扑分区、特征量选取、数据等值降维、利用分层均值聚类算法对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分层聚类;选取典型运行方式;本发明将专家知识纳入数据驱动方法对运行方式的识别框架中,通过建立系统主导运行特征序列,利用分层聚类方法对运行方式数据集进行划分,形成基于聚类中心为代表的运行方式分类集,然后基于新能源渗透率、负荷水平等差异筛选各类别内具有边界运行特性的运行点,经校验后可为方式部门制定电网运行规则,保障电网运行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5537.6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储能调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储能火电机组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租赁的多储能总充放电功率进行优化,并确定新能源场站参与双边交易的申报功率,还公开了一种多储能火电机组优化调度系统,包括:市场交易功率优化模块,用于确定新能源场站参与双边交易的申报功率,以及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对单一储能的充放电行为进行优化,实现多储能整体参与电力市场收益最大化;使新能源场站可自主申报调峰交易信息,提高了新能源场站的调峰积极性;对新能源中标功率和火电机组可调用功率不断迭代,实现了新能源场站和火电机组的最优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4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5889.1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调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源网荷广义储能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源‑荷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模型以源侧租赁储能运行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下层模型以净负荷方差最小化为目标;S2、根据上层模型生成储能配置结果并传递给下层,还公开了一种源网荷广义储能系统优化调度系统,包括:源‑荷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其用于最大化源侧租赁储能的运行净收益和最小化系统的净负荷方差。通过优化后的净负荷确定深度调峰需求,以系统调峰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调峰出清,确保了调峰交易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使各市场主体能够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参与调峰交易,提升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32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161694.8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考虑灵活性资源的多级电网协调鲁棒调度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概率优化调度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构建输配微电网鲁棒优化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为最小化发电成本和最大化新能源消纳;构建所述输配微电网鲁棒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输电网约束、配电网约束、微电网约束和输配微电网的边界耦合约束;将所述输配微电网鲁棒优化调度模型转化为确定性模型,对所述确定性模型求解,以得到所述输配微电网的调度优化结果。本公开可充分挖掘配微网侧灵活性资源的调控能力,促进全网新能源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32363.8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群监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集成分布式光伏电站群发电状态信息;集成可控太阳能板能量转换效率信息,结合光伏电站群发电自然环境信息、光伏组件额定参数、电池储能信息、阴影覆盖率参数,生成不同功率可控太阳能板能量转换计算、可控太阳能板角度动态调整结果;集成光伏电站群单位时间故障率信息,生成不同光伏电站群单位时间故障率计算模型能量转换计算、可控太阳能板角度动态调整结果,结合不同光伏电站群单位时间故障率计算模型能量转换计算、可控太阳能板角度动态调整结果进行动态光伏发电监控,本发明解决了光伏电站群监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保证了发电的效率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