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90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37678.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25 , G06F18/2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设备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设备异常检测方法及其系统,包括采集变电站设备中变压器的每个预设目标区域的特征训练数据;根据特征训练数据生成状态评估系数;对状态评估系数进行分析,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突发性运行故障;基于预设目标区域实测波动数据值与突发性故障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突发性故障信息;本发明通过基于实测负载数据和实测高次谐波数据生成的实测负载趋势图和实测高次谐波趋势图,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确定突发性运行故障原因,从而能够对变压器快速判断并确定发生变压器突发性运行故障的原因,提高了变电站设备异常排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44046.5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标识指引的变电站可视化巡检平台,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变电站可视化巡检平台由变电站巡检线路生成单元、设备边缘数据采集单元、服务器和可视化平台组成。本发明中,将一座变电站内部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配置一套远程智能巡检系统,统筹网络通道资源和所需智能分析算法等因素,并利用巡检机器人、视频采集模块和红外传模块联合自动巡检技术,对变电站内部实现远程巡检和故障检测,减少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和作业安全风险,同时提高巡检的覆盖面、实时性和准确性,区域型远程智能巡检系统在变电站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为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带来了显著的益处。
-
公开(公告)号:CN118644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48920.X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变电站火灾监测系统,包括:获取Q个电气设备的运行声音信号;基于运行声音信号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前兆;预估异常前兆的结束时间,并将摄像装置持续对准异常设备在目标监测区域中的位置,以在结束时间前持续采集异常设备所在目标监测区域的实际监测场景图;根据实际监测场景图判断是否发生火灾;当发生火灾时,则根据异常信息和图像识别结果及时进行安全告警;本发明可避免不必要监控资源和计算资源的浪费,同时有利于提高识别结果准确度,并有利于降低火灾安全事件误报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3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80984.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局部放电强度的检测系统,涉及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局部放电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频谱图构建模块、深度分析模块和变压器局部放电预警模块:局部放电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在待检测的变压器的各个易放电部位预设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变压器的工作状态,获取n个局部放电强度检测信号,n=0、1、2、3……N,N为自然数,并将n个局部放电强度检测信号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局部放电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n个局部放电强度检测信号进行预处理,并通过深度自编码器对预处理后的n个局部放电强度检测信号进行分解和重构,获取n个局部放电强度检测信号的特征参数集Mn。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105034.6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残差收缩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变电站设备寿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和多物理场技术,获取数据;(2)融合多传感器数据,构建数据集;(3)对多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并划分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4)构建结合残差收缩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预测模型;(5)训练最佳预测模型;(6)测试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残差收缩网络能够针对数据集的噪声等级设置不同的阈值,可以很好的增强有效信息,减弱无效的噪声干扰信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筛选出更能反映变电站设备在全寿命周期内退化过程的特征量,提取信号中隐藏的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可以充分利用具有时间相关性的退化历史数据,得到变电站设备性能退化时的状态变化过程,提高了剩余寿命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267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56324.6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6/36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40/30 , G06F40/2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的变电站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的监控信息;将变电站的监控信息输入构建的基于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的多模态语义模型,输出故障类型及对应的预防措施,用于变电站智慧巡检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本发明实现了对整个变电站的综合、有效监控,同时可以对各个分散的子系统和设备进行综合监控,实现各个子系统的整合和联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8511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99637.3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IPC: G06V20/17 , G06V20/64 , G06V20/40 , G06V10/143 , G06V10/40 , G06V10/75 , G06V10/764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工程的无人机智能验收方法及系统,涉及输电工程验收技术领域,包括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连接有工程采集模块、输电处理模块、智能分析模块以及综合验收模块;对输电视频数据进行帧像转换,获得工程预处理图像,设置多边约束准则对工程预处理图像进行约束截取和分类提取,获得图像权重特征序列;对图像权重特征序列进行模式转换和截断,获得图像权重切片;对验收标准数据进行同态置换和动态修正,获得修正验收集,根据修正验收集对工程待验切片进行项目匹配和判定,获得合格验收节点和异常验收节点;大大提高验收速度,缩短验收周期,提高了输电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32310.X
申请日:2022-09-1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IPC: G01N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导线接续管故障永磁吸附X射线检测系统,它包括:摄像头子系统、照明灯子系统、充电子系统、运动控制板子系统、壳体子系统、激光发生子系统、驱动轮子系统、主控箱系统、遥控器系统、X射线无损检测系统,运用X射线探伤检测,检测系统搭载光子探测器CCD代替投影成像仪,光子探测器CCD探测X射线光子的量子效率更高,与投影成像仪相比更能清楚观察到损伤部位,节约人工、快捷高效,解决了传统检测死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133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1132318.6
申请日:2022-09-1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导线及接续部分带电旋转绝缘包覆填充系统,它包括:驱动系统、图像采集系统、红外测温报警系统、绝缘包覆系统、绝缘水冷系统、主体结构、接续管绝缘化系统,采用绝缘材料挤出包覆的方式,使架空输电导线带电绝缘化,绝缘材料送料装置简单,螺旋送料,绝缘材料连续性强,整体性好,绝缘材料覆盖均匀,散热能力强,配备有红外温度传感器与图像监控传输装置,能够实时得知绝缘包覆质量,及时做出报警,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42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1132310.X
申请日:2022-09-1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IPC: G01N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导线接续管故障永磁吸附X射线检测系统,它包括:摄像头子系统、照明灯子系统、充电子系统、运动控制板子系统、壳体子系统、激光发生子系统、驱动轮子系统、主控箱系统、遥控器系统、X射线无损检测系统,运用X射线探伤检测,检测系统搭载光子探测器CCD代替投影成像仪,光子探测器CCD探测X射线光子的量子效率更高,与投影成像仪相比更能清楚观察到损伤部位,节约人工、快捷高效,解决了传统检测死角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