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27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18123.5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8/25 , G06F18/2411 , G06F113/04 , G06F119/02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过程参数的输电线路覆冰舞动预警方法,其技术特点是:选取易发生导线覆冰舞动的输电线路并气象因素特征量与等值覆冰厚度量;对气象因素特征量与等值覆冰厚度量进行关联处理得到赋予灰色关联度值的关键气象参数;将关键气象参数结合过程参数构建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将待预测的数据输入到检验后的预测模型中得到线路的覆冰程度,结合气象因素与预测覆冰程度对导线可能发生覆冰舞动的情况进行预警。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覆冰程度预测结果,并利用覆冰程度预测结果结合气象因素对可能产生的输电线路覆冰舞动危险进行预警,保证了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597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14968.2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20/52 , G06V10/20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覆冰类型特征图像识别方法,利用搭设在输电线路的摄像机拍摄不同类型覆冰的原始图像,并将原始图像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不同类型覆冰的原始图像进行读取和预处理,获取预处理图像特征值;将预处理图像特征值作为输入层,对应覆冰类型作为输出层,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识别训练;最终将待识别覆冰类型的图像特征信息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对其覆冰类型进行识别。本发明通过利用MATLAB对于不同类型覆冰原始图像进行转化并提取多个纹理特征值,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于输电线路覆冰图像进行特征识别,以此来判断相应的覆冰类型,有利于提高输电线路覆冰状态的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12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04959.X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IPC: G06T7/00 , G06T3/40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处理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其技术特点是:通过红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相应易覆冰线路的红外图像;信息处理站接收红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红外图像,将其输入到已经训练好的基于改进SRGAN模型的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训练模型之中,得到边界更为明显的线路导线红外图像;将提升分辨率后的红外图像与未覆冰状态下线路导线的红外图像进行对比,并计算线路导线覆冰形状和覆冰厚度;若覆冰形状和覆冰厚度超过安全覆冰阈值则将相关信息发送给信息交互中心,实现输电线路覆冰的监测功能。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对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进行监测与预警,预防输电线路覆冰灾害的发生,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92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01610.2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B膜界面沉积改性的BOPP薄膜储能特性提升方法,属于电容器金属化介质薄膜技术领域。对BOPP薄膜进行表面处理;将1,3,5‑三(4‑氨苯基)苯与2,5双(辛氧基)对苯二甲醛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将制得的两种溶液混合,然后滴加铺散在LB膜拉膜机槽中的超纯水表面,静置至溶液挥发;设置LB膜拉膜机滑障速度压缩;滴加冰乙酸使其铺散在LB膜拉膜机槽中的超纯水表面,静置反应;设置LB膜拉膜机滑障速度压缩形成二维共价有机框架LB膜;将二维共价有机框架LB膜转移至BOPP薄膜表面沉积形成复合薄膜。本发明通过在BOPP薄膜上沉积一层分子排列紧密有序的二维有机框架LB膜,抑制电场畸变与界面电荷注入,提升薄膜击穿强度,实现介质薄膜储能密度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28739.8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Inventor: 曹建梅 , 杜宝帅 , 樊志彬 , 姜波 , 李忠磊 , 张猛 , 杜伯学 , 刘鑫 , 王晓明 , 闫风洁 , 李文静 , 张李鹏 , 朱耿增 , 吴亚平 , 米春旭 , 王倩 , 王维娜 , 高智悦 , 姚硕 , 于丰杰 , 田辉 , 于天洋 , 闫芝成 , 舒圣程 , 杨岳清 , 张海燕 , 宗立君 , 张振岳
IPC: G06F30/20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F18/21 , G06F17/10 , G06F119/0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权重分析的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评估方法及系统,本使用实验测试、历史数据采集等方式,获取电缆绝缘的相关绝缘性能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处理后,利用有序二元比较的方法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数据的权重占比进行分析,通过对两种权重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一种通过综合权重对材料老化状态进行评估的模型,该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对材料老化状态进行客观分析,同时根据所获取特征数据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所得的分析结果根据实际运行经验进行修正。该方法可以综合工程应用实践经验以及材料客观性能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该评估模型可以简单准确可靠地反映出材料的老化状态,为高压电缆绝缘的状态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882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527104.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全面反映交联的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酯化醚化的竞争性反应机制角度构建环氧树脂交联结构;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单体分子模型并构建包含一定数量单体分子的无定形态结构;(2)标记关键反应基团中的C、O原子为反应原子;(3)基于“距离截断原则”设计交联脚本,包含起始反应半径Rmin、醚化加入半径Reth与终止反应半径Rmax;(4)基于环氧酸酐交联过程中醚化酯化竞争反应机制设计交联规则;(5)使用脚本对无定形态结构进行交联获得最终的交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271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61661.5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颗粒接枝电压稳定剂的聚乙烯击穿场强提升方法,包括:1)纳米颗粒脱水缩合;2)SDA羧基活化;3)SDA接枝;4)改性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本发明能够在提升电压稳定剂耐迁出能力的同时,使纳米颗粒表面被有机基团修饰,将所获得的电压稳定剂接枝的纳米颗粒掺杂入聚合物基体材料中,则能够使基体材料的电学性能获得纳米颗粒和电压稳定剂的双重提升,并且这种提升具有稳定性;能够获得击穿场强显著提升的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提升绝缘材料的电学性能,并有利于保证绝缘材料的长期运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82573.5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气体绝缘变电站用多维功能梯度绝缘子设计方法:基于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以DC‑GIS用绝缘子为优化模型,以优化沿面直流电场分布和控制表面损耗为目的,采用枚举法选取不同的表面非线性电导率参数,最终获得非线性电导率参数的最优分布;以优化沿面交流电场分布为目的,采用迭代法选取不同的体介电常数分布,最终获得体介电常数的最优分布。本发明直流气体绝缘变电站用多维功能梯度绝缘子设计方法,实现DC‑GIS用多维功能梯度绝缘子表面非线性电导率和体介电常数分布优化,最终设计出多维功能梯度(MFGM)绝缘子,实现DC‑GIS暂‑稳态电场协同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871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1097496.5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涂层非线性电导盆式绝缘子成型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制备非线性电导涂料,将环氧树脂基体、固化剂和碳化硅粉末,按照树脂体系:碳化硅的质量比=100:x,其中,x取值范围在30~90,加入真空混料罐中,搅拌均匀;然后非线性电导涂层构筑;最后盆式绝缘子基体浇注。本发明跟以往先浇注绝缘子,再喷涂层相比,这种方式涂层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表面更光洁。
-
公开(公告)号:CN1172643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64593.0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局部组装三维导热网络的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制备方法,包括:1)无机材料预处理;2)三维导热网络的形成;3)三维网状3DBN结构的提取;4)聚合物基料预处理;5)电缆绝缘材料制备。本发明实现了对PP导热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协同调控,所制备的高导热PP基复合材料更适用于高压、大容量直流输电电缆绝缘,绝缘层温度梯度降低,电场分布更加均匀,有益于电力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高导热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的性能检测,证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