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1345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01126.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桥型MMC的中压直流配电网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有源侧MMC闭锁,无源侧MMC启动到热备用状态;步骤2、将限流电阻接入换流站中的MMC充电回路;步骤3、将有源侧换流站中的MMC与直流母线之间的直流断路器闭合;步骤4、将有源侧换流站中的MMC与交流系统之间的交流断路器闭合;步骤5、切除接入MMC充电回路中的限流电阻;步骤6、将有源侧换流站MMC解除闭锁并切换到定电压工作模式;步骤7、将无源侧换流站中的MMC与直流母线之间的交流断路器闭合;步骤8、完成直流配电网的启动,进入稳定运行。本发明控制简单,易实现,且整个直流配电网启动过程无大的冲击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07979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1201124.5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配电网改进主从控制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带死区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器;步骤2、设定其中一个MMC换流站为主站,工作模式为恒压控制模式,设定其他MMC换流站为从站,工作模式采用步骤1的带死区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器的控制模式。本发明能够在通信故障时实现运行模式的无缝切换和确保直流电压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797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201124.5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配电网改进主从控制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带死区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器;步骤2、设定其中一个MMC换流站为主站,工作模式为恒压控制模式,设定其他MMC换流站为从站,工作模式采用步骤1的带死区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器的控制模式。本发明能够在通信故障时实现运行模式的无缝切换和确保直流电压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66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79727.1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幅值比的有源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恒功率控制方式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进行故障特性分析,确定故障条件下DG输出短路电流和系统输出短路电流间的相位关系;步骤2、从故障点和故障区段相对位置关系的角度,分析含分布式电源的有源配电网的故障特性;根据不同位置关系,分析被保护区两端短路电流幅相关系;步骤3、利用保护区段端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信息,提出利用相位信息调整幅值比约束的保护方案,设定基础保护判据和改进保护判据,整定判据参数。本发明能够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提供更加有效、灵活的差动保护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75137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26249.8
申请日:2019-09-27
Inventor: 张章 , 徐晶 , 徐科 , 夏冬 , 张梁 , 张雪菲 , 李娟 , 崔荣靖 , 刘英英 , 杨帆 , 刘冬梅 , 祁彦鹏 , 王世举 , 罗涛 , 胡源 , 迟福建 , 王哲 , 李桂鑫 , 孙阔 , 赵长伟 , 杨德博 , 李广敏 , 梁海深 , 王庆彪 , 周建伟 , 曹骁勇 , 吴在军 , 谢兴峰 , 黄仁志 , 吕家乐 , 王璐瑶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配电网拓扑结构设计评估方法及装置,涉及直流配电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直流配电网供电方式以及电网负荷,基于直流电网供电方式以及电网负荷,确定变换器类型以及直流电网网络拓扑;于直流电网网络拓扑以及电网负荷确定变换器数量;基于变换器数量以及直流电网网络拓扑确定直流配电网络拓扑;基于直流配电网络拓扑构建评估层次模型并基于构建评估层次模型,评估层次模型包括指标层、目标层以及方案层,对每一个目标层以及指标层建立评价矩阵;对的评价矩阵进行一致性检查和判断,并计算加权系数;基于加权系数对直流配电网络拓扑进行评分。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对直流配电拓扑是否合理提供评价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649126.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电力电子DC‑DC变换领域,公开一种基于谐振电感电压的LLC谐振变换器同步整流方法,包括:实时测量LLC谐振变换器谐振电感Lr电压VLr和系统输出电压Vo;根据系统控制器发出PWM波控制开关管Q1\Q4和Q2\Q3的控制信号VQ1和VQ2边沿时刻的VLr电压值,VLr跳变时刻前后的电压值判断LLC谐振变换器工作模态;根据电路工作模态测量P态持续时间TSTA_P和N态持续时间TSTA_N;使用判断的LLC谐振变换器工作模态和测量的P态持续时间TSTA_P和N态持续时间TSTA_N,在系统输出电压稳定,以及模态持续时间稳定的条件下,输出同步整流信号VS1和VS2。原理简明,解决了常用基于电流同步整流带来的体积庞大和成本高的问题,也避免了传统基于整流MOS导通电压测量法的抗干扰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47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1302515.9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MMC型直流配电网的故障测距方法,故障测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故障测距模块;构建左侧测距模块放电回路;构建右侧测距模块放电回路;电流信号变换;故障距离计算。本发明利用等效原理和零输入相应原理,将测距模块中的电容、电感、电阻与直流线路自身阻抗等效结合得到等效RLC串联电路并最终推导出测距公式,原理简明;相比于传统的单端测量方法,双端测距模块配合非同步放电方法能有效避免线路电感和测距模块电感之间产生振荡对测距过程造成影响,使结果更精确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MC型直流配电网由于线路较短、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引起的故障区域定位效果和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6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459752.6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直流配电网换流站的非线性下垂控制方法,包括:构建包含主换流站和从换流站的多端环状直流配电网结构,其中,主换流站采用恒压控制方法,从换流站采用非线性下垂控制方法;构建修正的非线性函数;基于换流站有功容量和直流配电系统稳态运行时所允许的直流电压最大偏差,构建非线性下垂系数的最大值;构建非线性下垂系数。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应用到采用主从控制的直流配电网的从换流站,使得从换流站具有提高系统直流电压的动态调节性能,在直流配电网遭受大扰动时无需通信就能快速调节有功功率,保证直流配电网直流电压的稳定,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461961.4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直流配电网换流站的虚拟电容控制方法。包括:基于电容充放电时的功率和能量平衡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瞬时功率的积差调压方程,实时计算维持换流站直流侧直流电压稳定所需要提供的有功功率;将提出的控制方法应用到采用主从控制的直流配电网的从换流站,当系统处于稳态时,可保证系统稳态运行时功率分配精度;当直流配电网遭受大扰动和发生运行模式切换时,虚拟电容可以快速给直流配电网提供惯性支撑,提高直流电压动态调节性能,保证直流配电系统直流电压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2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615248.2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91 , H01M8/0662 , H01M8/06 , B01D5/00 , C02F1/28 ,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尾排水收集净化装置及控制方法,装置包括:沿流体运动方向设置的:尾排入口,对燃料电池尾排气进行收集;冷凝内管,与尾排入口连通,对燃料电池尾排气进行冷凝;集水腔,集水腔与冷凝内管连通,对尾排气冷凝后的尾排水进行收集;过滤腔室,过滤腔室套设于冷凝内管外,且与集水腔连通,过滤腔室内设置有活性炭层和EVOH纳米纤维膜层,分别对铁离子和铬离子进行吸附净化,过滤腔室对集水腔中的尾排水进行过滤后排出,且过滤过程中对冷凝内管内的尾排气进行冷凝。本发明中,通过在循环路径中对尾排水进行部分重金属离子去除,达成为尾排水与净化目的,且减小尾排水收集过程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