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0316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1308514.8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WM的直驱式风机的简化方法及系统,所述简化方法包括:识别直驱式风机系统的原始模型中的组成部件;以机侧受控电压源和机侧受控电流源替换模拟原始模型中的机侧变流器、以网侧受控电压源和网侧受控电流源替换模拟原始模型中的网侧变流器、以及为原始模型中的直流母线增设直流卸荷保护电路,形成简化系统模型。本发明通过利用机侧受控源和网侧受控源模拟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极大的简化了风机系统,提升了系统仿真验证效率,并且在系统模型中保留了直流母线,有效还原了风机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过压、过流等瞬时状态,保障了系统模型的有效性,再有通过设置直流卸荷保护电路提高了系统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50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08514.8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WM的直驱式风机的简化方法及系统,所述简化方法包括:识别直驱式风机系统的原始模型中的组成部件;以机侧受控电压源和机侧受控电流源替换模拟原始模型中的机侧变流器、以网侧受控电压源和网侧受控电流源替换模拟原始模型中的网侧变流器、以及为原始模型中的直流母线增设直流卸荷保护电路,形成简化系统模型。本发明通过利用机侧受控源和网侧受控源模拟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极大的简化了风机系统,提升了系统仿真验证效率,并且在系统模型中保留了直流母线,有效还原了风机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过压、过流等瞬时状态,保障了系统模型的有效性,再有通过设置直流卸荷保护电路提高了系统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526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83790.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9C64/106 , B29C64/209 , B29C64/227 , B29C64/2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器人,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两个滑动板、支撑板和打印头组件;支撑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其顶部两侧的挡板,挡板顶部设有固定板,两个滑动板通过Z轴运动组件沿竖直方向对称滑动设置在两个挡板之间,支撑板通过Y轴运动组件沿水平滑动方向滑动设置在两个滑动板之间,打印头组件设置在支撑板上方;本发明将打印头组件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Z轴运动组件和Y轴运动组件,打印头组件的行程为滑动组件和连接板的两倍,使得打印头组件在Z轴和Y轴的打印行程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61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15248.5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制冷剂闪蒸喷雾冷却系统及方法,包括工质循环单元、分布冷却单元、压力调节单元和故障应急单元;所述动力循环区为制冷剂在系统管路中的循环与流动提供动力;所述分布冷却单元包括热负载冷却腔,每个热负载冷却腔中均含有喷嘴,所述制冷剂由喷嘴喷出,在热负载表面完成闪蒸;所述压力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每个热负载冷却腔内背压,从而控制热负载冷却腔内闪蒸温度;所述故障应急单元用于在监测到压缩机异常停止时开启,短暂时间内维持热负载冷却腔内降温。本发明采用分布式腔体对不同热需求的芯片进行独立冷却,通过调整制冷剂入口阀和气化膨胀阀开度控制对其分配的冷量,最终系统拥有较强的冷却能力和较高的控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853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055869.X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9C64/386 ,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30/17 , B29C64/393 , B29C64/20 , B33Y50/00 , B33Y50/02 , B33Y30/00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方法及3D打印装置,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该变刚度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通过三维软件建立变刚度螺旋纤维复合材料曲面蜂窝夹层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S02:根据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应力分布;S03:确定曲面蜂窝夹层结构的确定曲面蜂窝夹层结构的低螺旋度区、中螺旋度区和高螺旋度区以及低螺旋度层、中螺旋度层和高螺旋度层;S04:确定复合螺旋结构纤维束中各纤维束的自旋角度以及整个复合螺旋结构纤维束的螺旋度。本发明的变刚度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方法,通过设计纤维自旋角度和纤维螺旋度编译纤维不同力学特性,实现复杂环境要求下复杂结构3D打印一体化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774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41542.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极小曲面复合网格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内部具有多个连通孔道,不同方向连通孔道内部沿深度方向穿插直线线条,直线线条通过组合形成晶格结构,进而形成多向晶格复合极小曲面超结构;制造方法是先制造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将连续纤维干丝按照设定路径穿入到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内部连通孔道,形成不同的网格复合极小曲面超结构形式,获得超结构预制体;再将超结构预制体在树脂溶液中浸渍,清理表面残留的树脂溶液;最后将超结构预制体进行固化;本发明实现复合材料极小曲面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具有结构承载性能好、兼顾结构性能与功能、增材制造成形极小曲面结构Z向性能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28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23588.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冷剂闭式喷雾耦合微通道散热循环系统及调节方法,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出口经过油气分离器出气口与第一恒温水槽与换热器机组连接,第一恒温水槽与换热器机组出口通过气化量调节阀与第一气液分离器入口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出液口通过液态制冷剂压力调节阀与第二恒温水槽与换热器机组连接,第二恒温水槽与换热器机组通过制冷剂充注球阀与喷雾腔和微通道连接,入口管路分别安装喷雾流量调节阀和微通道流量调节阀,喷雾腔放置在气浮平台上,其出口依次连接视液镜、腔体压力调节阀、集液腔、低压段球阀、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出气口连接压缩机入口;喷雾腔内具有发热元件。本发明实现了对发热元件进行多面冷却和温度均匀性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382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43825.9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9C64/209 , B33Y30/00
Abstract: 一种熔腔压力温度原位监控可拆卸防溢连续纤维3D打印头,包括由加热块下部、加热块左部和加热块右部通过第一螺栓连接组成的分体式加热块,加热块下部、加热块左部和加热块右部连接后内部形成熔腔;加热块左部和加热块右部上面与隔热块相贴合;加热块下部下面连接有喷嘴;加热块下部与压力传感器、加热棒、热电偶连接,实现原位温度、原位压力监测;加热块左部和加热块右部均包含有防溢结构,加热块左部和加热块右部连接后形成连续纤维进料口;加热块左部通过螺纹连结喉管,作为树脂基体进料口;本发明实现3D打印头原位温度、原位压力实时监控,减少树脂基体材料上溢现象,提升打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015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46908.8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188 , B29C64/20 , B29C64/336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2
Abstract: 一种基于原位二次熔融的多材料挤出成形增材制造方法及装备,根据不同材料的熔融温度和多材料模型的CAD数据,确定不同材料的打印次序及打印路径,分别按照多材料模型的CAD数据沉积成形在3D打印平台上的对应区域;将具有最低熔融温度的低熔融材料最先在3D打印平台上沉积成形,形成纯材料层;将具有较高熔融温度的高熔融材料通过第一喷头直接在纯材料层上沉积成形,第一喷头距离3D打印平台的高度比第二喷头打印低熔融材料时的高度稍低,从而在第一喷头所经过的路径形成二次熔融区域,即:纯材料层与第一喷头接触区域将重新被融化,从而嵌入高熔融材料;重复实现多材料增材制造的高强度一体化成形;本发明具有高界面强度,不会产生开裂、剥离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3512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68414.9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2F10/20 , B29C64/118 , B33Y10/00 , B33Y70/10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属丝连续纤维3D打印工艺的电子元件制备方法,先根据电子元件的具体功能、应用场景、导电线圈区域的形状,确定金属丝连续纤维的打印路径分布图;金属丝连续纤维为导电金属丝外裹绝缘材料而成,根据电子元件的功能需求,确定导电金属丝和绝缘材料;结合3D打印机的成形精度,确定绝热基底材料,分别得到金属丝连续纤维的轨迹走向,以及金属丝连续纤维和绝热基底材料配比,导出3D打印代码;最后将3D打印代码导入复合材料3D打印机中,采用连续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实现对电子元件的一体化制造;本发明可打印铜丝、金丝、银丝等熔点较高金属,实现复杂形状三维金属电子元件的快速制造,推动增材制造在传感器PCB板等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