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6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85967.2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的MPC‑PI层次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技术领域,建立包含惯量控制的电力系统动态模型,包括发电机、负荷、可再生能源及其交互关系,确定系统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在MPC‑PI模式下,上层MPC负责对PI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实时优化;在MPC‑PI模式中,下层PI控制器需要具备Anti‑Windup机制,以防止由于系统约束或非线性效应造成的积分饱和现象;当系统状态变化较大或出现饱和现象时,Anti‑Windup机制将通过调整PI控制器的积分部分,避免过度积累误差,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95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848511.9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的电力系统惯量控制方法及设备。构建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动态模型,描述其转速和转子角度的变化,并通过控制输入功率和电压实现频率与转矩的动态调节。本发明建立了电力系统的泛模型,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对VSG进行建模,并通过多步预测实现对未来输出的预估。这一预测能力使得系统能够在变化的负荷和发电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本发明采用在线优化算法,动态调整控制输入增量与加权参数,以优化系统性能。本发明通过动态建模和实时优化控制,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应对频率和电压的波动。其多步预测功能使得系统能够提前预判电力需求,从而优化控制策略,提升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60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58106.3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过监测和分析变压器运行时的声音信号,利用改进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和循环神经网络(RNN)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布置传声器阵列采集变压器运行时的声纹信号,并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干扰。随后,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提取信号的频谱特征,并通过梅尔滤波和离散变换构建特征参数数据集。这些特征数据集被输入到RNN网络中进行深层信息感知和学习,从而实现变压器不同运行状态的智能辨识。RNN网络的诊断运算过程利用了其处理序列数据的优势,通过内部状态的更新和激活函数的作用,提高了故障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005621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830415.7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节点电量比对的线损分段计量监测仪,包括:总机和多个分支数据监测单元;其中,所述分支数据监测单元包括:电流测量单元,用于监测采样点的电流;电压测量单元,用于监测采样点的电压;数据处理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流测量单元和电压测量单元连接,用于将所测量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控制单元和总机连接,用于将所处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总机;停电上报模块,用于将采样点的停电信息发送至工作人员;供电单元,用于对所述分支数据监测模块供电。该线损分段计量监测仪通过分段监测的方式,能够对多个计量箱和/或箱变进行线损监测,减少排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845732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989235.3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该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包括:推车本体,推车本体的装载板上设置有装运盒,装运盒内设置有引线收纳槽、蓄电池安装槽和高杆试验线夹插槽,引线收纳槽内装载有至少一个引线收纳盘,蓄电池安装槽内安装有供电蓄电池,高杆试验线夹插槽内竖直插入设置有高杆试验线夹。该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将引线收纳盘、供电蓄电池和高杆试验线夹集成在推车本体上,通过推车本体能够方便的将引线收纳盘、供电蓄电池和高杆试验线夹进行整体运输,减少了试验前准备工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14845647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753214.1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试验快速检测装置,该继电保护试验快速检测装置包括:供电单元和起检测作用的检测装置本体;检测装置本体包括:与供电单元电连接的多个用于检测硬压板投退的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均引出有与所需检测的硬压板两端相连的两个接线端口。该继电保护试验快速检测装置对多个硬压板投退情况不间断检测,操作便捷,通过同时测试多个硬压板的投退,有效缩短工作时间,降低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试验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891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44660.5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系统及其装置,涉及电缆故障定位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故障定位方法括接收行波波头突变信号,并对行波波头突变信号进行分频,获取对应的时钟数据,由处理器对时钟数据进行修正获得时钟修正值;其中,时钟修正值触发锁存器,锁存器锁存卫星上行波波头突变信号到达的时间值,时钟修正值是经过处理器进行误差修正后的;确定时钟修正值和基站时钟信号值的相位差,获得时钟修正值和基站时钟信号值的偏差序列,计算出授时值,确定电缆故障位置,还包括运行上述方法的系统以及执行该方法的装置。本发明通过两种监测时钟确定最终授时值,解决了输电网时钟不同步,导致输电网故障定位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03136.5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
IPC: H02G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井道电缆适应性敷设固定装置,涉及电缆敷设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敷设机构,敷设机构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转向机构,敷设机构包括第一防护壳,第一防护壳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PLC控制器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且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一PLC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敷设机构,可以固定在井道的内表壁,再把电缆固定在敷设机构的末端,此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一PLC控制器的配合使用,就可以远程操控敷设机构,同时本装置是通过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在井道的内表壁,井道底部的淤泥并不会影响敷设机构的前进,这样就能方便把电缆敷设在比较狭小的井道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3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303136.5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
IPC: H02G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井道电缆适应性敷设固定装置,涉及电缆敷设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敷设机构,敷设机构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转向机构,敷设机构包括第一防护壳,第一防护壳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PLC控制器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且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一PLC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敷设机构,可以固定在井道的内表壁,再把电缆固定在敷设机构的末端,此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一PLC控制器的配合使用,就可以远程操控敷设机构,同时本装置是通过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在井道的内表壁,井道底部的淤泥并不会影响敷设机构的前进,这样就能方便把电缆敷设在比较狭小的井道内。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57988.X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蛇形环自锁承重的智能电杆吊点运输装置,涉及吊运作业技术领域,包括承重环,所述承重环的外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挂接牵引绳的挂接机构,所述承重环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腔和锁紧腔,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承重环沿电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锁紧腔内设置有用于对承重环进行定位锁紧的锁紧机构;所述承重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驱动机构和锁紧机构进行控制调节的控制单元;本发明通过设置带有驱动机构的承重环,利用其自动爬升到电杆顶部固定后,为牵引绳提供挂点,使得装置在进行爬升动作时,可通过牵引绳获得牵引力,增加了负重,提高了装置位移控制的灵敏度,增加了平台上下作业时的效率和可操控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