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8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21824.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纤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参量C4F7N气体光纤法珀传感器灵敏度解调系统及方法,属于C4F7N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技术领域,解对多参量C4F7N气体光纤法珀传感器灵敏度进行解调问题,采集多参量C4F7N气体光纤法珀传感器的反射光谱,截取反射光谱的一个包络,将包络的反射光谱信号与多倍频模板函数进行互相关运算,提取多倍频互相关曲线的包络,标记波谷位置;将传感器置于待测气体中,提取多倍频互相关曲线的包络,标记波谷位置,两次处理后包络波谷位置进行比较,判定谐振峰漂移方向;判别前后的两个相同阶次的谐振峰对应的波长大小,从而实现敏度解调;仅需一个包络的波长范围就可解调出传感器的腔长,降低了对光源的带宽的要求,能够自动解调传感器灵敏度,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04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5029.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7D49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六氟化硫制备氯吡格雷的方法,其以甲醇和(S)‑(2‑氯苯基)‑6,7‑二氢噻吩[3,2‑C]吡啶‑5(4H)‑乙酸为原料,以碱性物质为添加剂,在六氟化硫、光催化剂和光照存在的条件下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氯吡格雷。本发明的方法中,在光催化条件下活化SF6并利用SF6分解产物实现羧酸的酯化反应制备得到氯吡格雷;其中SF6的分解产物作为缩合试剂,该方法有效活化SF6这一温室气体,并充分利用SF6分解产物实现羧酸酯化制备得到氯吡格雷,将SF6变废为宝;该方法所需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简便、绿色节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86023.8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SF6/N2混合比测量装置的石英晶振故障判别方法及系统,属于绝缘灭弧介质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判别SF6/N2混合比测量装置的石英晶振故障的问题;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建立石英晶振振动频率标定范围计算公式,从而得到标定区间,比对实时获得的石英晶振振动频率数据,如果实时数据处于标定区间内,则说明石英晶振无损伤;如果数据不在标定区间内,则说明石英晶振存在损伤;本发明利用成熟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多次筛选,选择不同学习函数、训练算法及激励函数,弥补了测量数据中,精度不足及诸多微小误差的影响,消除了人工分析中,数据处理上人为主观误差排除,训练出更优质的神经网络模型,更贴合实验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9542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85387.2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巡检机器人轨迹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调整控制器参数,设计最佳控制器和设计最佳全局路径规划器,并结合B‑样条路径平滑器,以验证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优点。并使自主性移动机器人顺利从起点到终点,追踪平滑路径,顺利避开障碍物,到达目的地,完成全局路径规划的任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控制能力较差、自适应能力偏弱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0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81868.6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1G29/00 , B82Y40/00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氧化铋纳米薄片、制备方法及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制备甲酸盐中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五水合硝酸铋溶于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氯化钾,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白色溶液,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氯氧化铋纳米薄片;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五水合硝酸铋质量的25‑65%。本发明所述氯氧化铋纳米薄片的制备方法,调控了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常温常压下一步合成,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可以进行放大,利于投入工业化生产。所得到的氯氧化铋纳米薄片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性能优良,得到甲酸盐选择性高,效率高并且毒性低,可持续。
-
公开(公告)号:CN11372388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026729.2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合肥大多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87 , G06Q10/04 , G01F1/00
Abstract: 一种电气设备六氟化硫回收再利用管控系统,涉及SF6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设备管理模块用于记录各类型设备的基础详情信息、投运状态以及在库状态,形成管理台账;物料管理模块用于对SF6各个流转环节进行管理,记录各环节处理的业务数据,构建出六氟化硫大数据库;检修管理模块用于记录SF6设备检修中所用气体的数量以及创建正常和临时的巡检计划;库存管理模块用于对SF6进行集中的定额库存管理、回收气体再生报废处理及周转库调拨管理;核算模块用于掌握各环节的气体损耗情况;预测模块用于预测下一年度的SF6新气购置量、气体回收量、净化气需求量及回用量;本发明提高了SF6回收再利用率、以及物料量核算和预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22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54674.7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泰普联合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IPC: B01D5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适用于SF6净化设备的全自动净化处理流程选择装置,包括进气主管、第一检测单元、第一电化学检测单元、储气罐、第一缓冲罐;所述进气主管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罐的进气口,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并联所述进气主管,所述第一电化学检测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主管,另一端连接储气罐;依次连接的多个能够单独或组合开启的能够处理不同杂质气体的净化处理模块、出气主管;位于第一个的所述净化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罐,所述出气主管连接位于最后一个净化处理模块。本发明还公开适用于SF6净化设备的全自动净化处理流程选择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从而实现一套设备能够处理含有一种或多种任意成分的杂质气体,提高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2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68281.2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2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纤光声传感的气体绝缘设备中气体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紫外光源的发散光汇聚、准直以后入射到光线阵列中,光纤阵列连接多组光声传感器,每组光声传感器与光纤阵列之间设置一个光开关,每组光声传感器布置在气体绝缘设备的不同位置;通过切换光开关接通对应通道的光声传感器,测得对应通道的声音信号;采集不同通道的声音信号并发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内置LabVIEW程序,对不同通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测量得到不同通道对应的声音信号幅值从而反演出气体浓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气体分布式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21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99041.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N9/36
Abstract: 基于气体替代法的二元混合气体混气比测量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检测技术领域解决如何采用气体替代法测量二元混合气体的混气比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测量混合绝缘气体密度的原理,采用气体替代法进行混合绝缘气体混气比的测量,可满足现有的二元混合气体的混气比测定,也可实现全量程(0%~100%)、高精度、线性、常压与带压测量,同时也能满足其它非绝缘的二元混合气体的混气比检测,适用范围广,通过直接使用纯组分气体参与测试,组分的选取灵活,同时无需配制标准气体,测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7247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43139.0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16C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氟化硫气体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对六氟化硫气体损耗的管控方式仍停留在人为的阶段性勘测,其勘测数据具有滞后性和较大的误差性,而且数据不直观,不利于工作人员研究的问题,尤其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气体管控过程中气体损耗模型研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变量计算模块、潜在因素模块、模型表达模块、推理分析模块、数据定损模块和管控终端;本发明,将坐标系直观的模型方式和具体的数据输出方式相结合,通过多种处理方式和全面化的数据分析,进而更加准确、综合的对六氟化硫气体的损耗进行分析,在方便对六氟化硫气体更好的监控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六氟化硫气体管控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