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16973.5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储能配置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基于跟踪负荷曲线和平准化配比的新能源场站储能配置计算模型,考虑了实际中新能源‑储能联合出力曲线与负荷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本发明旨在研究在理论上的新能源‑储能之间的最优配比,而不是最佳容量,如果仅需要得出新能源之间的最佳配比,只需要给定负荷曲线和新能源出力的标幺值,只考虑曲线形状特征,因此在输入数据方面的要求更为宽松;本发明综合考虑储能投资成本与供应曲线偏差成本之间的权衡,为电力系统制定最优的风光储容量配比,降低新能源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带来的调峰压力,降低新能源的出力波动,并促进了新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5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6561.9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北大学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10/0639 , G06N7/01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济周期与电力消费周期的动态交互影响分析方法、产品,涉及电力消费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经济周期的代表性指标数据和电力消费周期代表性指标数据,获得经济周期和电力消费周期;以经济周期和电力消费周期为变量,构建TVP—VAR模型;基于贝叶斯推断方法设定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结合经济周期和电力消费周期数据样本得出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基于MCMC方法,通过迭代过程从后验分布中抽取模型参数,获得最终模型参数,并得出最终评估模型,用于预测分析经济周期与电力消费周期的时变交互关系。本发明揭示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的长期动态关系,有助于根据经济周期走向实时调整电力供给,从而满足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电力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84036.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结合源网荷储区域给定数据序列周期的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和负荷的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据此分别构建和训练用于预测的季节性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GM(1,1),进而对两种预测数据通过加权平均获取未来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功率和负荷的最终预测结果;构建考虑逆变器提供辅助服务的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模型,将预测数据输入到协同调度模型中,得到初始调度方案;最后采用改进的树种优化算法对源网荷储中配网及能源优化进行调度。本发明通过优化配网安全调度以达到市场交易总成本最小化,从而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3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561124.2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配电系统弹性提升的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属于配电系统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面向配电系统弹性提升的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方法;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根据配电系统所拥有的设备、负荷,配置相应的测量装置,用来测量系统光伏,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储能资源的资源总量、出力上下限情况,实时获得负荷情况,并将上述测量数据信息传输到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决策各设备的出力情况;将决策出力情况传输到各设备控制器;各设备控制器控制设备出力,达到减少重要负荷损失的效果;本发明应用于配电系统应急资源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984307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194127.1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家庭的能源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力信息采集终端、智慧能源管理应用平台服务器和控制终端。电力信息采集终端包括电器设备用电波形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器设备用电波形采集模块采集各用电设备的用电波形,通过通信模块将电力信息上报给应用平台服务器;智慧能源管理应用平台服务器包括电器设备波形分析模块、电量计算模块、信息发布模块和数据库模块,在透过波形特性判断用电设备种类的基础上并获取下属设备用电量,形成能效分析数据库,实现用户对历史用电信息、用电排名、电价政策和需求响应、能效分析等信息的查询;通过手机、PAD、PC机等终端向用户发布家庭电器能耗情况,为用户节约电费和购买电器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1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6571.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电量‑经济耦合度的测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获取不同地区的电量子系统和相应经济子系统分别涉及的指标信息;对电量子系统和相应经济子系统分别涉及的指标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电量子系统涉及的各指标的指标权重和经济子系统涉及的各指标的指标权重;根据不同地区的电量子系统涉及的各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相应地区的电量子系统综合评价价值;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子系统涉及的各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相应地区的经济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基于不同地区的量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和相应地区的经济子系统综合评值,确定相应地区的电量‑经济耦合度测度值。该方法提高了对电量系统和经济发展之间关联程度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31513.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H02J3/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论的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S2、模拟N‑1故障情形、S3、基于熵值法的脆弱性评估、S4、综合脆弱性评估、S5、线路排序与脆弱线路识别;本发明利用信息熵的概念来评估和识别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脆弱线路。信息熵作为衡量系统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工具,能够有效反映系统在能量分布和网络结构上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详细计算了在正常运行和N‑1故障情形下的系统潮流,包括各条线路的电流流量和各个节点的电压以及各个气节点气压。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53974.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农村能源转型的农村综合能源网的规划方法及终端,基于所述农村综合能源网典型结构,对其中的能源供应设备、能源转换设备和能源存储设备的数学模型进行构建,此外还构建了考虑农业生产的调控负荷模型、建立了包含系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能源效率等维度的农村综合能源网规划多目标函数、设定了能源网规划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从而形成农村综合能源网规划优化模型,并对每种设备的容量进行迭代,当迭代收敛时得到最优容量,将所述最优容量代入所述农村综合能源网规划优化模型生成规划方案。相比于孤立地规划电网、热网,更有利于实现不同能源间的有机协调和多能互补,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4105.8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济结构与电力能源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的分析方法、产品,包括:确定经济结构子系统和电力能源结构子系统初步指标;对初步指标的影响值进行估算,重新筛选确定修正后指标;根据修正后指标分别计算经济结构得分和能源结构得分;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用于计算经济结构子系统和电力能源结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解析修正后指标,并确定影响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基于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耦合影响因素生成最终评估方案。本发明用于辅助厘清经济结构与电力能源结构之间的动态演进发展关系,认清电力在推动给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3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61124.2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配电系统弹性提升的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属于配电系统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面向配电系统弹性提升的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方法;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根据配电系统所拥有的设备、负荷,配置相应的测量装置,用来测量系统光伏,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储能资源的资源总量、出力上下限情况,实时获得负荷情况,并将上述测量数据信息传输到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决策各设备的出力情况;将决策出力情况传输到各设备控制器;各设备控制器控制设备出力,达到减少重要负荷损失的效果;本发明应用于配电系统应急资源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