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06922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44057.0
申请日:2017-09-30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H02J3/14 , H02J13/0006 , H02J2003/14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需求响应的用户侧智能用电终端,终端接收切负荷信息、用户侧实时用电信息以及家用设备切断优先级,终端的处理器内存储有需求响应程序,当接收到切负荷信息时,需求响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用户侧实时用电信息,计算用户实时功率值;步骤2,判断实时功率值与期望功率值之差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如果是,则转至步骤3,如果不是,则结束;步骤3,发出将切断优先级最高的当前用电家用设备切断的切断指令,转至步骤1。本发明帮助用电线路在用电高峰期实现自动平衡,避免出现故障,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削峰填谷,有效减少电量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5760969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58126.0
申请日:2016-03-18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可控负荷主动响应的智能楼宇电价响应用电方法,包括(1)建立可控负荷主动响应下的三层电力市场结构,并根据用户负荷的主动响应制定电价形成的策略;(2)基于可控负荷主动响应模式,建立智能楼宇的用电方法和敏感负荷的电价竞价方法。本发明建立了基于可控负荷主动响应的智能楼宇电价响应用电方法,为楼宇/用户提供了主动参与电力市场的方法,通过负荷与市场间的互动对各负荷进行协调控制和优化调节,减小了用户的电力消费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7608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197294.0
申请日:2016-03-31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CPC分类号: G06Q10/06315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居民用电负荷分布式管理系统及方法,首先根据调度部门下发的分时电价对本用户的用能情况以自身费用最低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的用能规划反馈给调度部门;其次调度部门将各个用户的负荷需求相加得到该时刻的总负荷并将其下发给第一个家庭负荷管理系统;该家庭负荷管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总负荷重新调整自身负荷,调整后的总负荷在各个家庭负荷管理系统间传递,直至所有用户自身负荷调整完毕;然后所有用户全部调整后的总负荷再次在用户间传递,完成一次新的负荷调整;最后迭代在满足预先给定条件的情况下结束,得到最终的居民负荷安排结果;本发明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两个单目标优化问题,以较小的数据量实现优化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772653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610654302.X
申请日:2016-08-10
IPC分类号: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88 , F24F110/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楼宇用电调控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建立智能楼宇主要用电设备及中央空调所属建筑物的热力学模型,并构建中央空调的电功率与制冷量之间函数拟合关系;基于轮控的方式调控中央空调下的各空调终端,求得智能楼宇对应的最大可削减负荷值;在日前电力市场中,建立基于电力公司、负荷聚合商及智能楼宇三方互动的调度框架。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为负荷聚合商参与日前电力市场进行投标提供依据;在电力公司层面和负荷聚合商层面根据节能效果最大化进行优化调度,在充分挖掘智能楼宇需求响应潜力的同时保障了相关调度部门和用户的节能效果,进而保证了智能楼宇用电稳定而可靠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03444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88031.1
申请日:2018-06-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业楼宇会议室智能用电鲁棒优化方法,针对商业楼宇中的会议安排优化问题,优化目标是在满足会议要求的约束下减少会议室用电的电费开支。考虑与会者参与会议的时间段和会议室的电耗特性等约束条件,将商业楼宇会议室智能用电问题构造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问题。基于确定性电价预测,建立了商业楼宇会议室智能用电的确定性MILP优化模型;基于概率性电价预测,建立了商业楼宇会议室智能用电的鲁棒MILP优化模型。最后,本文进行了算例数据仿真分析,验证了提出的MILP模型用于求解商业楼宇会议室智能用电问题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7920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21468.1
申请日:2016-12-08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C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Q30/0625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市场份额与增值服务投资成本的购售电策略优化方法。确定影响售电公司市场份额大小的各类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市场份额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到用户效用的评估结果;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市场份额模型;最后根据条件风险价值法(CVaR)建立计及市场份额大小与增值服务投资成本的购售电模型。本发明为售电侧开放后建立的售电公司提供了计及市场份额影响的购售电模型,售电公司可以根据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力度,调整公司的营销策略,制定最优的购售电策略以及电力营销增值服务投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所占的市场份额,同时规避风险,提高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760947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072402.1
申请日:2016-02-02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分析气象环境对电网负荷的影响因素的方法,首先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基于大量历史数据,剖析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与负荷特性变化的关联度,得到对负荷变化产生主要影响的气象因素。然后为了量化分析主要气象因素对负荷影响的程度,采用支持向量回归的方法得出日特征气象因素、实时气象因素对负荷变化的灵敏度模型。同时,考虑到温度的累积效应对负荷特性变化的重要影响,研究温度累积效应对负荷的影响规律,得到温度累积效应修正公式。负荷预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问题,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研究了气象因素对电网负荷的影响,最大程度减少由气象因素造成的负荷预测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74101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46258.4
申请日:2016-01-22
申请人: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Y02E40/76 , Y04S10/545 , G06Q10/06315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用户需求响应评估方法,其步骤为,首先研究智能电网中通讯系统的交互机制,建立智能电网框架下的信息双向交互系统的结构模型,确定信号交互方式;其次研究长期稳态需求响应特性,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需求响应评估模型;然后研究短期动态需求响应特性,利用条件概率分布理论,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需求响应评估模型;最后分别对长、短期需求响应中的待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本发明可为智能电网优化和控制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如电力调度以及电价制定方面的随机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48758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34474.7
申请日:2016-01-19
申请人: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G05D27/02
CPC分类号: G05D2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需求侧设备智能交互装置,属于电力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它包括主机通讯板、计量模块、采集模块、柜体及柜体内部的中央控制器、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报警模块和通信模块,中央控制器分别与主机通讯板、计量模块、采集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报警模块、通信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报警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供电电源连接,供电电源采用工频电源,通信模块与削峰主站双向连接,柜体内还设置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在保障人员舒适、设备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避免浪费,削峰效果显著,管控有效,稳定可靠,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311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710395362.9
申请日:2017-05-27
IPC分类号: H02J3/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能替代设备的监控装置和监控装置的应用装置,监控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模块、接口模块、测量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策略模块;测量模块测量电能替代设备的电工参数,接口模块获取运行参数,通信模块将事件信息或电价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下发控制命令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控制命令转换为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输给电能替代设备。本发明能够避免配变过载引起的低电压使电能替代设备无法正常启动;且能够对电能替代设备用电量单独计量计费,避免用户恶意侵占政府补贴,还能够响应需求响应系统主站削减高峰负荷以及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并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