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28926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206396.0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气象因素的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考虑多重气象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用于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解决现有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技术的缺点,加入区域实际气象因素等影响,充分发挥预测模型的优势。选择满足精度要求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分别考虑三种气象因素处理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最后通过预测精度的比较,为区域居民电力负荷及区域总负荷预测选取适当的方法。考虑气象因素后的模型相比于单一Elman神经网络模型,不同场景下的预测精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98724.3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优化配置过程为三个步骤:(1)分析CCHP系统冷能流、热能流、电能流以及燃气流的流动方向与交互方式,提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2)考虑风光等间歇性分布式能源,构建具有不确定性及随机性的数学模型,与其他能源进行多能互补,实现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3)将生命全周期总投资成本最低作为目标函数,优化求解获取最佳容量,并与传统综合能源系统配置对比,验证该方法的优越性。本发明考虑风光等间歇性分布式能源,构建具有不确定性及随机性的数学模型,与其他能源进行多能互补,实现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将生命全周期总投资成本最低作为目标函数,优化求解获取最佳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2892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06396.0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气象因素的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考虑多重气象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用于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解决现有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技术的缺点,加入区域实际气象因素等影响,充分发挥预测模型的优势。选择满足精度要求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分别考虑三种气象因素处理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最后通过预测精度的比较,为区域居民电力负荷及区域总负荷预测选取适当的方法。考虑气象因素后的模型相比于单一Elman神经网络模型,不同场景下的预测精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68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48649.4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子阳 , 陈嵘 , 高翔 , 王欣怡 , 晏阳 , 袁简 , 胡航 , 陈永明 , 李静 , 侯超 , 王昊炜 , 王晨辉 , 钱康 , 朱东升 , 黄治 , 郑杨 , 郦芳菲 , 张占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计算模块,包括运行监控模块、用户能效分析模块和用户收益分析模块,运行监控模块安装于居民用户侧,用户能效分析模块和用户收益分析模块部署于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平台一侧;运行监控模块与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平台的用户能效分析模块、用户收益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本发明适用于能源市场交易,实现对居民用户用能的实时监测,能够支撑需求响应、能源交易等功能,支持用户侧光储系统、双向充电桩的各类商业交易模式,为居民用户提供有效的能效提升建议,充分发挥用户侧能源资源价值,为电网侧提高柔性调控容量,为能源市场化交易提供基础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0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52873.X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Q30/0202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出行特性与交通流量的加氢站优化布局方法,方法包括:从实际交通流量出发,基于bass扩散模型对未来氢燃料汽车保有量进行预测,通过公共平台获取氢燃料汽车的轨迹数据,对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用户的出行特性,构建氢燃料汽车能量补给需求模型,形成加氢站选址基础网络;结合需求补给模型和城市交通网络模型,形成以氢燃料汽车用户加氢需求为导向,以加氢站运营商投资运营成本和用户加氢成本之和最小的目标函数,构建充电站最优选址模型,使用改进的无惯量反向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使得结果能跳出局部最优,找到全局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8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66388.0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植被空间变化的天然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方法和系统,通过构建模型从网格尺度区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空间变化,在此基础上,分解下垫面参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别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贡献率,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气候变化对研究区域的天然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域的天然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对天然径流变化进行准确归因。可更科学地得出在任意空间尺度上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本发明提高了天然径流变化归因的准确性,同时完善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河川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归因方法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5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49524.5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K9/62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网格划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技术领域,首先采用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的能源网格划分方法形成初始网格布局,其次采用考虑负荷特性的能源网格修正方法形成最终网格布局,最后通过基于专家权重的模糊理想决策方法选出最优能源网格数量方案,通过该方法对能源网格进行划分,可以有效降低每个网格的冷、热、电负荷峰谷差率以及网格整体的负荷峰值,进而降低综合能源站及其管网的容量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1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5348.8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氢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对风电功率信号进行分解、重构得到风电功率直接并网分量和储能平抑分量;以风电功率储能平抑和混合储能系统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电‑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并确定所述电‑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的运行优化约束集,得到电‑氢混合储能优化配置策略;设置电‑氢混合储能的互补机制;基于电‑氢混合储能优化配置策略和互补机制,对风电场系统进行时序模拟仿真,并计算电储能利用率和氢储能利用率;结合模拟仿真结果和电/氢储能利用率,得到电‑氢混合储能优化配置结果;本发明能够提高电储能和氢储能的利用率和耦合程度,为地区储能规划提供参考,提高了储能配置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8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66388.0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植被空间变化的天然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方法和系统,通过构建模型从网格尺度区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空间变化,在此基础上,分解下垫面参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别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贡献率,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气候变化对研究区域的天然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域的天然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对天然径流变化进行准确归因。可更科学地得出在任意空间尺度上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本发明提高了天然径流变化归因的准确性,同时完善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河川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归因方法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44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34533.X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32 , H02J3/36 , H02J3/06 , H02J3/14 , H02J3/16 , H02J3/24 , H02J1/10 , H02J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控制架构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架构包括高低压转换工频隔离变压器,STS瞬态切换装置,交流母线;PCS装置,所述PCS装置用于进行双向的AC或DC的能量变换,并网模式下有功或无功的调节;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为PCS装置的直流输出,所述直流母线上连接有各种直流负荷;光伏板;风机;电动汽车充电桩,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通过双向DCDC连接至直流母线,通过直流母线的能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微网互联系统;本发明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的稳定性,无论是并网亦或是离网模式下,PCS装置只进行交流侧的有功无功需求调节、离并网切换、调频等交流侧需求功能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