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拉姆角场编码的铁磁谐振过电压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25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44223.7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格拉姆角场编码的铁磁谐振过电压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原始电压通道信号,将原始电压通道信号中的过电压时间序列转换为二维电压时序图像,其中二维电压时序图像包括零序电压时序图像以及相电压时序图像;对零序电压时序图像以及相电压时序图像进行特征识别,使输出零序电压特征图像以及故障相电压特征图像;对零序电压特征图像以及故障相电压特征图像中的特征进行加权融合,使得到融合特征图像;根据融合特征图像,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类型进行识别。基于格拉姆角场将过电压时间序列转为二维图像,能体现时间关系,并且将零序电压特征图像以及故障相电压特征图像进行特征融合,提高了分类准确性。

    一种输电塔-台系统的弹性模量灵敏度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7870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302677.X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塔-台系统的弹性模量灵敏度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输电杆塔节点信息、无人机平台信息;确定输电塔-台系统的弹性模量与荷载参数;分别计算无人机平台支撑构件的参数灵敏度、无人机平台构件参数灵敏度、输电杆塔构件的参数灵敏度;将无人机平台支撑构件的参数灵敏度、无人机平台构件参数灵敏度、输电杆塔构件的参数灵敏度加和,计算得到输电塔-台体系的弹性模量灵敏度;基于输电塔-台体系的弹性模量灵敏度和弹性模量变化计算输电塔-台体系的频率变化。本发明分析方法填补了目前缺乏输电线路无人机平台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空白,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输电线路无人机平台的灵敏度分析计算。

    基于背包算法的换相开关型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488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53038.4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背包算法的换相开关型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换相开关将台区负荷分割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固定负荷,另一部分是可调整负荷;(2)分别获取台区A、B、C三相固定负荷与台区所有负荷之和的1/3的差值,得到三组与相别对应的目标值IREFA,IREFB,IREFC;(3)采用背包算法将所有可调整负荷集合G分成最接近三组目标值的三组子集合,分别分配到台区对应的相别上,使台区整体三相负荷与台区所有负荷之和的1/3差距最小。本发明采用线性规划算法,无需进行大量方程组计算,算法简单实用。本发明以实际需求为基础,排除几种无需进行调整的情形,有效提高了换相开关分机的切换次数,提高了装置整体寿命。

    一种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电压暂降程度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62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39913.8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电压暂降程度的评估方法,步骤如下:A.获取配电线路所在10kV母线的系统阻抗;B.获取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的类型和短路电流大小;C.分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两种情况分别对电压暂降程度进行评估;D.得到评估结果。本发明能同时充分考虑到配电线路自身的特点,通过短路类型和短路电流大小结合配电线路导线型号和系统阻抗等信息,评估配电线路不同类型故障导致的10kV母线电压暂降程度。本发明能对配电线路故障引起母线电压暂降的程度提供较为精确的估计结果,同时结合典型参数,计算典型数据供查表或绘制便利和直观的图形,为电力相关技术部门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提升处理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一种配电网管控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6051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063037.7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配电网管控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系统调控运行技术领域。该方法及装置在接收到的配电数据不满足预设定的条件时生成主动工单,并向任意一个与该主动工单的类型匹配的用户终端发送主动工单,以使用户终端依据主动工单反馈现场处理信息,并依据接收到现场处理信息的时间以及重新接收到的配电数据对主动工单进行追踪监控;从而依据配电网运行的各种不同问题分类形成主动工单,实现对配电网的主动管理;同时,还通过对各类主动工单进行追踪监控,实现了对配电网运维项目的闭环管控,提高了配电网运维管理效率,提升了配电网运行水平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