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36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5553.2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接地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电力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接地材料在目标电流值条件下,通流加热测试过程和自然冷却测试过程中的第一温度变化记录数据;根据第一温度变化记录数据确定待测接地材料的比热容和发射率;分别获取待测接地材料在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设定电流值条件下,温升过程和冷却过程对应的第二温度变化记录数据;根据各电流值对应的第二温度变化记录数据,分别计算温升过程和冷却过程对应的阶段导热系数,并根据各阶段导热系数确定材料导热系数。本发明能够提升接地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88556.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的电压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该配电网为柔性直流互联配电网,该配电网包括多个母线节点,每个母线节点上均连接一个分布式电源;每个分布式电源关联一个上层协同控制器和下层本地控制器,上层协同控制器和下层本地控制器加载于相应母线节点的智能网关上,该方法包括:各母线节点对应的上层协同控制器基于上层控制策略,将各母线节点的额定电压值设为基准电压值,并对各母线节点的电压值进行调控,使各母线节点的电压值收敛到各母线节点对应的基准电压值;各母线节点对应的下层本地控制器基于下层控制策略,对各母线节点收敛后的电压值进行修正。本发明能够解决新能源规模化接入的配电网电压值越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56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19550.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 G01R31/00 , G01R19/00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接地防腐材料冲击散流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预埋方式构建新型接地防腐材料的试验样品和常规接地导体材料的对照样品构成的冲击散流性能测试系统,进行冲击散流测试,得到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的测试数据,进行参数计算,得到散流电容比、散流电导比、整体冲击散流比、导通电感比、导通电阻比和整体冲击导通阻抗比等评价指标,针对各评价指标以及权重,确定新型接地防腐材料冲击散流性能的性能等级,实现冲击散流性能测试。该测试过程无需等待建筑完成,无需复杂设备,接线简单,安全风险较小,减小新型接地防腐材料的测试难度,以较小成本实现新型接地防腐材料冲击散流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40946.0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配电网电压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配电网多层级节点电压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动态潮流方程、调控电流、变压器的运行模态和变压器档位切换条件;基于变压器档位切换条件,得到变压器档位切换策略;基于配电网动态潮流方程、调控电流和运行模态,得到最优功率调节策略;基于变压器档位切换策略和最优功率调节策略,得到配电网多层级节点电压控制方案。本申请有效利用了电网可调节资源,减小了电压治理设备配置成本,并实现了分布式电源规模化接入下配电网电压的综合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8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2791.0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子豪 , 秦梁栋 , 李洪涛 , 刘洋 , 安佳坤 , 檀晓林 , 郭伟 , 范文奕 , 赵子珩 , 曹媛 , 秦莹 , 侯若松 , 郝志方 , 赵阳 , 齐晓光 , 朱士加 , 范炳昕 , 韩胜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净负荷密度的供电区域类型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供电区域的分布式能源数据和负荷相关规划数据;基于分布式能源数据和负荷数据,得到所述目标供电区域在一个饱和年内的最大净负荷密度和最小净负荷密度;根据所述最大净负荷密度和所述最小净负荷密度,确定所述目标供电区域的供电区域类型。该方法通过净负荷密度来确定供电区域类型,能够避免区域内分布式电源出力对供电区域类型造成的干扰,满足差异化场景划分要求,提高供电区域类型的划分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4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12447.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nventor: 郭伟 , 王涛 , 井天军 , 贺春光 , 安佳坤 , 刘洋 , 赵子豪 , 赵子珩 , 范文奕 , 檀晓林 , 赵阳 , 郝志方 , 侯若松 , 曹嫒 , 秦莹 , 冯孜恺 , 窦春霞 , 张占强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能源规划配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储热耦合系统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非集中供暖的目标地区的供暖期热负荷数据和分布式光储热耦合系统的设备数据;基于分布式光储热耦合系统的设备数据,构建电‑热耦合模型;基于供暖期热负荷数据,以分布式光储热耦合系统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年综合费用最小为上层目标,年运行成本最小为下层目标,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电‑热耦合模型,得到分布式光储热耦合系统中的各设备容量的优化配置结果。本申请能够在配置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供暖期热负荷数据,确保了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供暖需求,通过用双层规划模型确定在不同场景下分布式光储热耦合系统的容量配置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3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35748.X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家盛 , 陈宇 , 张倩茅 , 齐晓光 , 徐田丰 , 朱天曈 , 刘洋 , 王宁 , 张丽洁 , 田家辉 , 赵凯林 , 谢婉莹 , 闫佳璇 , 王骆 , 陈柏屹 , 屈越 , 颜湘武 , 贾焦心 , 邵晨
IPC: H02J3/00 , H02J3/24 , G06Q50/06 , G06F17/10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惯量安全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同一时间下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频率;其中,节点对应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或负荷设备;基于各节点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频率,确定电力系统的系统整体惯量;获取多个系统惯量安全边界值;多个系统惯量安全边界值根据预设的故障集中多个等级的故障数据确定,预设的故障集根据电力系统确定;根据系统整体惯量和多个系统惯量安全边界值,确定系统整体惯量的安全状态。本申请能够准确确定系统整体惯量,并基于多个系统惯量安全边界值实现对系统整体惯量准确的安全评估,得到安全状态,以使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安全状态制定预防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8174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07549.4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44 , H02M7/5395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光伏阵列逆变器、光伏逆变器压解耦控制方法,属于光伏逆变器控制领域。该双光伏阵列逆变器包括:压解耦模块、逆变模块和控制模块;压解耦模块包括第一压解耦模块和第二压解耦模块;第一压解耦模块和第二压解耦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一个光伏阵列连接;第一压解耦模块和第二压解耦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压解耦模块和第二压解耦模块中分别包括两个IGBT开关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压解耦模块的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和并网点电压,确定压解耦模块的当前工作模式;根据当前工作模式调整压解耦模块中的四个IGBT的工作状态。本发明能够使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相位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7808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47318.4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能耗建筑物的能源设备规划方法及装置,属于能源系统及配电系统规划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历史天气数据、预测天气数据和能源设备的投资成本、最大候选装机容量、运行参数;根据投资成本和最大候选装机容量构建上层模型;根据历史天气数据和预测天气数据,构建中层模型;基于运行参数和中层模型构建下层模型;基于上层模型、中层模型和中层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确定能源设备的规划策略。本发明能够达到在实现低能耗建筑时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能源系统整体安全性,同时减少大量可再生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77584.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混合储能的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属于综合能源配电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配置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置模型,待配置综合能源系统内包含混合储能装置,配置模型包括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和潮流运行模型;基于待配置综合能源系统的约束条件,对多维效用并合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确定混合储能的最优配置;约束条件包括潮流运行约束条件,冷热负荷平衡约束条件、设备出力约束条件以及混合储能装置多周期运行约束条件;多维效用并合目标函数是基于待配置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运行成本、碳排放量、混合储能装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潮流功率损耗、节点电压偏差和馈线负载平衡度为目标构建的。本发明可以实现混合储能装置的最优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