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82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28391.2
申请日:2021-03-02
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供电柜,包括机柜和安装于机柜中的AC‑DC转换器、交流输入空开、直流输出空开以及电流监测控制单元;AC‑DC转换器通过交流输入空开连接外部交流电源,其直流输出端连接直流输出空开;AC‑DC转换器的直流输出端连接正极线路、负极线路以及中性点线路,所述中性点线路接地;电流监测控制单元安装于AC‑DC转换器的直流输出端与直流输出空开之间;电流监测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电流传感器和连接于AC‑DC转换器直流输出线路上的断路器;电流传感器采集AC‑DC转换器直流输出端的电流以及漏电流,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断路器的开断切换。本发明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能够直接对负载进行稳定的直流供电,减少线损。
-
公开(公告)号:CN1137430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236803.7
申请日:2021-03-03
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河北雄安许继电科综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转电弧的断路器分析的方法及装置,以磁流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将真空电弧视为流体,建立全电离气体的双温磁流体动力学模型,并建立了笛卡尔坐标系下的真空电弧控制方程。构建真空电弧真空区域的三维模型,并进行网格剖分。根据双温磁流体动力学模型求得电弧等离子体的各项流动参数和电磁参数,对比研究在电极旋转在不同转速情况下对电弧的流动参数以及电磁特性参数的影响。建立阳极触头的三维模型,利用之前得到的仿真结果作为热源,分析电极极板在不同能流密度的情况下温度以及相变的情况,对比研究电极旋转在不同转速情况下对阳极热过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882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184312.3
申请日:2022-12-30
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雄安思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津 , 祝金会 , 曹晓波 , 马涛 , 侯磊 , 郭天鸿 , 赵劭康 , 付龙 , 庞凝 , 杨鑫 , 连浩然 , 李娜 , 杨旭升 , 王冰 , 韦磊 , 蒋承伶 , 马洲俊 , 王仕俊 , 程紫运 , 梁魁 , 田传波 , 童波
IPC分类号: H02J3/46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能源站的协同优化调度的方法,对于能源的配给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案,包括:步骤S1:构建了多能源系统的功能结构图;步骤S2:对能源转换设备与能源集线器模型进行建模;步骤S3:构建多能源站系统模型。本发明可以通过将不同能源站的功率信息与能源交互信息输入模型,实现多能源站间的协同优化调度,同时把污染成本与维护成本考虑入调度中,进一步实现对于能源调度中的资源合理配置,缓解污染问题,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能源供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7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0556105.0
申请日:2020-06-17
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雄安综合能源科技分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直流终端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用户的智慧物联低压直流配电终端。该配电终端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气模块和通讯模块;电气模块包括AC/DC变换器;通讯模块包括有线通讯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本发明的面向用户的智慧物联低压直流配电终端针对性强,完美适配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和智慧物联家居系统,整体设计简洁小巧、使用范围广泛,通讯模块兼容有线通讯协议与无线通讯协议,通过有线通讯与无线通讯的自由搭配,能够实现多类设备的友好接入。设备整体安全可靠,是基础直流配电与智慧物联的创新性应用,在直流技术日益发展的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95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409036.5
申请日:2021-04-16
IPC分类号: H02M3/335 , H02M7/5387 , H02M1/088 , H02M1/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型多支路变换器,包括两个输入并联输出并联的直流变换器;每个直流变换器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压源、输入电容、逆变电路、隔离电路、整流电路、输出电容和负载;逆变电路和整流电路的由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控制单元中采用无电流传感器和均流控制方案,抑制变换器并联过程中的电流不均衡,具有了低成本、软开关、高可靠性、高效率和隔离方案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078977.7
申请日:2020-10-10
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河北雄安许继电科综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综合能源管理的空气源热泵节能系统与控制方法,系统组成包括室内外温度变送器、综合能源终端模块、用户侧智慧用能模块、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服务器、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储能装置和空气源热泵。系统基于历史信息、实时信息、温度预测信息以及电价机制对空气源热泵后续运行的时长、能耗、冷热生成量及费用做出预测,用户基于预测信息制定实际需求计划,系统基于预测信息和用户需求,调控储能装置和空气源热泵运行,使空气源热泵尽可能利用储能装置中的低谷电和平段电,减少高峰电的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211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1172763.6
申请日:2020-10-28
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河北雄安许继电科综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MU的输电线路故障选线系统及方法,从PMU读取故障开始后的暂态电流数据比较故障初始阶段暂态电流相位,如果相位连续变化小于90°,则为母线故障,否则为馈线故障;基于暂态电流数据求取每条馈线的暂态能量作为主特征量,计算每条馈线的平均电流幅值差作为辅助选线第二特征量;计算每条馈线的故障可信度,故障可信度最高的馈线为故障馈线。兼具暂态高频能量计算法和平均电流幅值差法的优点,使得权重的确定更加合理。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可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电力系统中。无需对目前电网进行任何改造,即可对大量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大幅度提高了该方法的实际可操作性,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9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09036.5
申请日:2021-04-16
IPC分类号: H02M3/335 , H02M7/5387 , H02M1/088 , H02M1/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型多支路变换器,包括两个输入并联输出并联的直流变换器;每个直流变换器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压源、输入电容、逆变电路、隔离电路、整流电路、输出电容和负载;逆变电路和整流电路的由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控制单元中采用无电流传感器和均流控制方案,抑制变换器并联过程中的电流不均衡,具有了低成本、软开关、高可靠性、高效率和隔离方案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314019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21224330.6
申请日:2020-06-29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外高功率密度直流供电柜,包括机柜,在机柜内设有AC‑DC转换器、直流输出空开,交流输入空开、直流过电保护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AC‑DC转换器分别与直流输出空开以及交流输入空开电气连接,AC‑DC转换器与直流过电保护装置、避雷器依次电气连接;直流过电保护装置连设于AC‑DC转换器和直流输出空开之间,在机柜底部设有天线,天线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对负载进行稳定的直流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10667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0016337.7
申请日:2020-01-08
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CC‑S型MC‑WPT系统的磁耦合机构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设定线圈半径、传输距离、线圈匝数作为待优化参数;S2:以系统输出功率、传输效率和系统总谐波畸变率为目标函数,并基于步骤S1中的待优化参数和系统中其它电路元件参数确定各个目标函数的表达式;S3:确定约束条件;S4:基于NSGA‑Ⅱ优化算法确定待优化参数的优化结果。该方法以线圈半径、传输距离、线圈匝数作为决策变量,以系统传输效率、传输功率与总谐波畸变率为目标函数,采用NSGA‑II实现了系统磁耦合机构几何参数的最优化,并验证了其应用在LCC‑S型MC‑WPT系统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