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9040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0021769.X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储能系统SOC的快慢速调频资源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在AGC系统中建立主控制区;在主控制区中建立发电机组与储能系统控制模型,并划分快速调频组与慢速调频组;从SCADA系统中获取实时量测数据;计算原始区域控制偏差;根据原始ACE并考虑储能系统SOC、最大允许充/放电功率计算快速调频资源储能系统控制指令;对慢速调频组的ACE控制信号进行修正与滤波处理,并计算慢速调频组的调节需求;生成各控制对象的控制指令;对各控制对象的控制指令进行校验与修正,并下发至场站端。本发明通过增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调频的机会与深度可降低常规慢速发电机组的调节动作,减少了常规发电机组的机械磨损、提高了其发电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9595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711213899.5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荷电状态的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集控调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实时监测电网频率f,当电网频率f超过调频死区(fdn,fup)后,根据频率偏差△f计算有功功率调节量△P;B、根据分布式储能系统各自的荷电状态SOC,对全部分布式储能系统进行分组;C、当f>fup时,计算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指令,并根据荷电状态修订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指令参考值;D、当f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40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21769.X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储能系统SOC的快慢速调频资源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在AGC系统中建立主控制区;在主控制区中建立发电机组与储能系统控制模型,并划分快速调频组与慢速调频组;从SCADA系统中获取实时量测数据;计算原始区域控制偏差;根据原始ACE并考虑储能系统SOC、最大允许充/放电功率计算快速调频资源储能系统控制指令;对慢速调频组的ACE控制信号进行修正与滤波处理,并计算慢速调频组的调节需求;生成各控制对象的控制指令;对各控制对象的控制指令进行校验与修正,并下发至场站端。本发明通过增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调频的机会与深度可降低常规慢速发电机组的调节动作,减少了常规发电机组的机械磨损、提高了其发电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9595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213899.5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荷电状态的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集控调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实时监测电网频率f,当电网频率f超过调频死区(fdn,fup)后,根据频率偏差△f计算有功功率调节量△P;B、根据分布式储能系统各自的荷电状态SOC,对全部分布式储能系统进行分组;C、当f>fup时,计算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指令,并根据荷电状态修订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指令参考值;D、当f
-
公开(公告)号:CN1077692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1200061.2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点储能协调分布式电源的调频能力评价方法,适用于多点储能分散接入配电网中,协调区域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引起的配电网频率波动的调节能力评估方法。通过计算区域电网的负荷偏差、分布式电源功率偏差,首先基于负荷和分布式电源的超短期功率预测计算区域配电网的净负荷最大偏差,继而计算多点储能调节容量上下限及功率调节速率限值和区域电网与外部电网功率交换容量限值,最后计算区域电网的调频容量充裕度,即区域电网调频能力评估结果。本发明可有效、准确评估多点储能对区域配电网的调频支撑能力,并进一步评估区域配电网的调频可用调节容量的充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76923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200061.2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点储能协调分布式电源的调频能力评价方法,适用于多点储能分散接入配电网中,协调区域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引起的配电网频率波动的调节能力评估方法。通过计算区域电网的负荷偏差、分布式电源功率偏差,首先基于负荷和分布式电源的超短期功率预测计算区域配电网的净负荷最大偏差,继而计算多点储能调节容量上下限及功率调节速率限值和区域电网与外部电网功率交换容量限值,最后计算区域电网的调频容量充裕度,即区域电网调频能力评估结果。本发明可有效、准确评估多点储能对区域配电网的调频支撑能力,并进一步评估区域配电网的调频可用调节容量的充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83478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32180.0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波电抗器多次换向失败时的暂态温度场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实体建模的方式建立油浸式平波电抗器三维几何模型;B:对油浸式平波电抗器进行产热分析;C:对油浸式平波电抗器进行散热分析;D:确定温度场仿真计算的边界条件;E:计算正常工况下平波电抗器稳态温度场;F:将求得稳态温度场结果作为故障暂态模型的初始值,然后加载故障电流,采用分步长的方法,计算出故障后温度场随时间的分布,完成基于平波电抗器多次换向失败时的暂态温度场仿真。本发明能够为查明平波电抗器瓦斯继电器误动的原因和为平波电抗器的瓦斯校验整定值设置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91881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225255.8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负荷数据进行处理的优化方法,通过计算聚类的有效性指标,在聚类数搜索范围内给出最优的聚类数目k,克服了传统的k-means算法不能给出最佳聚类数的缺点,当PFS值最大,对应的聚类数k达到最优,则选取k类输出即对历史负荷数据分成k类处理,从而得到最佳负荷历史数据的处理方法;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在聚类数搜索范围内,聚类中心稳定且对各聚类结果进行聚类有效性指标的计算,选择对应的PFS指标数值最大的聚类数作为最佳聚类个数,故相比于之前的聚类算法有很大的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48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410719500.0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铱控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斯继电器油流流速采集系统,流量监控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电量采集和记录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量采集和记录装置的电压信号输入端、电流信号输入端、油温信号输入端和变压器内部压力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电压信号输出端、电流信号输出端、油温信号输出端和变压器内部压力信号输出端。本发明能够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本体与油枕间管道中的绝缘油流进行流速测量,同时实时记录进线出线电压电流值、油温值和变压器内部压力值,设备可在线长期运行,其监测记录数据可作为故障时查找原因的依据,重瓦斯动作时刻记录的流速值为重瓦斯整定值校验提供参考依据,并进行较为准确的重瓦斯整定值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599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290713.0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报文仿真测试与关联分析系统及仿真方法,包括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和信息记录仿真及分析系统,SCD文件解析模块,解析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配置读取模块,提取出相关测试用例所需要的基本配置信息;模板及用例管理模块,用来收录并管理测试用例及针对测试用例的标准响应模板;智能装置接口仿真模块,仿真发送符合IEC 61850规范的相关报文。本发明采用基于报文响应模板的智能测试结果分析的方法将人工智能引入到对结果的快速分析中,利用系统的报文仿真能力,灵活地设计测试实例,智能组织并实现测试条件,极大地提高了测试及分析的效率及准确性。
-
-
-
-
-
-
-
-
-